申燕海
2021年4月,湖南某高校工科研究生M墜亡,直接誘因是科研壓力過大,他所在的學院是國家的一流學科建設單位。2021年5月,廣東某高校大四男生W墜亡,此前他已經找到月薪一萬二的工作,而他墜亡的主要誘因是不擅長科研的他找了其他同學做“槍手”代下論文,中間環節出了紕漏,害怕自己無法完成畢業論文且因作弊行為被學校懲罰。H同學是廣東某高校大三學生,長期背負學業壓力的他在2021年秋季的一次科研模擬項目中,作為負責人最后無法按時寫出課題項目申報書,情緒低落、十分痛苦,甚至有不想活的念頭,隨后他被三甲醫院精神科診斷為“抑郁發作”。
作為高校心理咨詢師,筆者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吹饺N科研心理困境現象:第一種是科研脆弱體,看到文獻就怕的學生,于是做個課題組員或者寫個小論文作業就提前崩潰掉了,最后糊弄交差,從此變成科研絕緣體。這種絕緣方式和那些不擅長社交或者社團組織工作的學生的社交恐懼體驗非常類似。第二種是純知識型學霸學生,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科研理所應當擅長才是,最后受挫導致崩潰和誘發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第三種是高創新低耐挫型學生。他們有一定的科研天賦,但是往往不能忍受科研的艱苦和剩余價值盤剝,對于科研民工的認同感很低,最后選擇與科研生涯決裂永不回頭。
第一類學生往往出現在本科階段,舉案例1,小K是大三學生同學,高績點的他在準備考研復習的時候,出現了焦慮情緒,同時在實驗室打雜過程中發現自己對科研完全不擅長,于是開始懷疑自己能否考研成功,并且質疑自己即使到了研究生階段能否勝任科研任務,這些內心搖擺影響了他的考研努力程度,最終導致考研失敗。
第二類學生在本科高年級和研究生一年級階段比較常見。從小到大都是高分通過的學霸小E,高分考入了廣東某高校的研究生,進入實驗室后各種受挫,發現自己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十分欠缺,因為實驗操作不當毀壞了師兄師姐的實驗樣本而被導師訓斥后甚至產生了退學的想法。
第三類學生往往出現在碩士研究生高年級階段或者博士階段。研究生三年級學生小U的動手能力很好、英文也好,邏輯思維也很開闊,算是導師眼中的好苗子,但是因為不滿自己賣力做出的科研成果,被導師分配給其他看來畢業更需要文章的學生,而心生不滿,最終放棄繼續攻讀博士,提前工作。
大學生、研究生群體對科研的畏懼心理有各方面的原因:1、畏懼權威。一部分學生對于學術造詣深厚的導師或教授會心存畏懼,不敢主動聯系導師,缺乏溝通,造成導師對學生的印象有所折扣,師生關系更近緊張或者淡漠。2、對科研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混畢業論文的現象。3、科研創新能力未被充分發掘和提高,科研素養有待提升。科研素養包括與科研相關的知識、研究能力、研究方法、研究習慣、研究態度、以及研究意識、心理素質等等。所有以上因素都會使學生科研科研素養中的各種能力得不到提高,成為培養創新能力的桎梏[1]。4、對科研存在畏難心理,應對科研挑戰的韌性不夠,或者存在完美主義,害怕失敗。
學生時代的科研,往往面臨很多困難、曲折和艱辛。當代大學生、研究生科研壓力困境可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大學低年級階段注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引導,多鼓勵學生通過參加創新社團、小型比賽的方式引導學生提高科研興趣。同時,通過團體心理訓練,提升學生應對科研挑戰的自信心和經受挫折的韌性鍛煉。
二、大二大三階段鼓勵學生提前進入導師課題組,提前適應科研氣氛,學習做一些簡單基礎的任務,獲得成功經驗,提升科研自我效能感。
三、加大學生科研能力培訓,可通過增開科研寫作、統計操作軟件應用等選修課幫助學生解決不會使用科研工具的攔路虎問題,同時拓寬科研思路。
四、師生合力創造好的科研體驗,讓學生熱愛研究,放下對實驗失敗和負面責難、片面評價的心理包袱。
五、鼓勵學生在科研工作中,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允許失敗和多次再嘗試,塑造更近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減少對科研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六、加強對研究生導師的學生管理方式引導,鼓勵導師營造良好的師門文化[2,3]。促進導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在樹立規則和學術權威之外,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導師的人格魅力和對導師培養人才機制的理解。
七、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學生的科研動機,提升科研原動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響應國家號召,將科研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而不是唯數據唯論文唯成果。
八、加強對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過研究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開設研究生心理健康選修課程、在研究生群體中設置心理委員、開展心理團輔等形式對科研學生群體投入更多心理關注,及時疏解科研壓力。
九、加大科研學生群體的積極心理學素養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情緒表達,增加自我快樂幸福感,在科研中化苦為樂,奮斗求樂[4]。通過積極自我塑造、積極行為塑造,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曹洪洋. 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人才培養改革,總第246期,2012:16.
[2]林杰、晁亞群.師門對研究生發展的影響[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
[3]殷忠勇.研究生教育中師生一元關系的理解與構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05):68.
[4]魏澤文,孫亮潔,劉昌偉,王蘇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醫學研究生科研壓力的表現與應對策略[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9(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