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子怡
租賃作為現代企業重要的運營手段之一,可以幫助企業更加快捷的獲取資產達到融資目的。我國的航空業是租賃業務發展最快的行業。在國際會計準則的變化與推進下,我國最新的租賃準則與國際租賃準則在大方向上趨于一致,航空業應該及時根據新的租賃準則調整自身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方式,預計會產生的影響,盡早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舊租賃準則在服務與租賃這兩項業務中沒有劃分明確界限,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就很難區分,可能會低估企業負債。在新租賃準則中,完善了租賃的識別與確認,即出租方為了換取合同約定的對價,在一定時間內讓渡資產使用權給承租方,租賃業務的重點在于資產的控制權和使用權屬于出租方還是承租方。另外針對租賃業務與非租賃業務的區分部分,新租賃準則也要求不同業務適用于不同準則。
在舊租賃會計準則的規定中,承租方的租賃業務是“兩租分離”的狀態,也就是要區分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才能進行會計處理。但在新租賃會計準則中,最核心的變化就是承租人的會計處理從“雙重模型”調整為“單一模型”,租賃業務不需要分類區分,假設所有租賃業務(除低價值租賃業務和短期租賃業務以外)均有融資性質并選擇“使用權模型”進行計量,確認其它一切租賃業務的資產和負債,計入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科目。
對租賃期后的重估選擇權以及變更合同等內容,在原有租賃準則中并未進行明確規定,然而新租賃準則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改進了承租人的后續計量,又增加了對續租、購買、不行使終止租賃的選擇權進行重估的要求,另外承租人在發生一些特殊情況時也可以行使對應的選擇權利,進一步規范了租賃期后的會計處理方法。
新租賃準則明確了售后回租的概念,強調匹配收入準則,它主要是指企業先出售自制或者外購的資產,再將其從購買方手中租回使用。售后回租業務在新準則的要求下同樣不必區分是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通過收入準則來判斷業務過程是否是銷售行為。
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新準則中對于租賃業務的相關信息的列報和披露做出了要求,例如需要單獨列示“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等,不管對于出租方還是承租方,都增加了許多新規定,完善了原有租賃會計準則當中的不足和漏洞,體現了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原則。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航)于1988 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國唯一享有“載旗”榮譽飛行的民用航空公司,主營業務為航空運輸,2004年先后在香港和倫敦上市,2006 年在上海上市。2017 年國航成為中國第一個國際星空聯盟成員,同年作為國內唯一入選的民航企業,先后獲得“世界品牌500 強”、“中國500 最具價值品牌”等榮譽。隨后,連續12 年榮列“世界品牌500 強”,并成為2018年唯一入選品牌價值榜的中國航空公司,目前國航已經成功躋身世界航空運輸企業的第一梯隊。
實施新租賃準則后,2019 年國航實現營業收入1361.81 億元,利潤總額91.05 億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航空業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根據中國國航2020年的年報就可以看出,各項數據都呈現斷崖式下跌,2020 年營業收入跌至695.04億元,利潤總額為-184.75億元,像國航這種大型航空企業2020年每天的虧損都是千萬元至億元不等,由于本文的研究內容是以新租賃準則的實施為背景,以國航為例分析對我國航空業的影響,因此在下文中不再對2020 年受疫情影響的數據做過多描述,表1 是國航2018 年至2020 年主要的營運數據以及變動情況。

表1 2018-2020年國航資產負債情況表 單位:億元
自2019 年以來,國航在資產負債表中也是應新租賃準則的要求,采用單一模式進行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將“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分開列示。由于新準則下會計處理方式的變化,一方面2019 年度國航的資產總額比上期增長了505.38 億元,漲幅20.74%,其中流動資產248億元,只占國航總資產的8.43%,側面反映出企業資產變現能力不強,使用權資產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為39.7%,雖按規定入表,但不等同于租賃資產,主要指企業租賃使用的飛機等固定資產。另一方面負債增加了497.18 億元,漲幅34.73%,其中包含865.86 億元的租賃負債,可以看出國航的總資產和總負債都漲幅明顯,且負債增長幅度要超過資產的增長幅度,說明國航在新準則實施后的財務狀況整體上是變差的,償債能力也因此下降,加之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嚴重總資產減少,總負債增加,這對國航的財務指標產生巨大影響。總之新租賃準則的實施會使企業資本結構發生改變,并且加大財務風險,有可能會使國航的信用評級下降,融資受限。
從表2可以看出,新準則對國航利潤表影響最大的科目是“營業成本”和“財務費用”。國航2019年的營業成本下降了18.86億元,降幅1.64%,2020年又下降了376.15 億元,降幅33.22%。財務費用在2019 年增加了8.93 億元,但在2020 年又下降至1.79 億元,由于新準則要求確認資產和負債,租賃負債采用實際利率攤銷法計算得出的利息費用要計入財務費用當中,導致租賃期間內的財務費用也出現了“前高后低”的規律。由此就會進一步影響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那么在新準則實施的最初幾年,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相比于舊準則會有所下降。最終導致國航的經營業績下滑,會導致國航的企業利潤出現低迷的情況,因此如何在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實施過渡期內保證期前利潤的產生是國航乃至整個航空業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表2 2018-2020年國航營收情況表 單位:億元
新租賃準則對國航現金流量表的影響主要是現金流量結構發生改變。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22.03%,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減少幅度達到33.71%,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下降了13.41%。不管是舊租賃準則還是新租賃準則,因為每年的租賃費用大致相同,所以總的現金流量表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舊準則要求將租金計入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而新準則是要求“兩租合一”,將所有租賃支出列為融資活動現金流出。因此,在新租賃會計準則實施的過渡期內,只需要將經營租賃業務的現金流進行重新分類。從表3可以看到,2019年度國航因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額減少,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增加,從而反映出國航良好的持續經營能力,削弱了企業資本結構發生改變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升了國航的企業價值。

表3 2018-2020年度國航現金流量情況表 單位:億元
根據國航2018 年至2020 年的年報顯示,在2018年共引進飛機50架,自購飛機5架,融資租賃34架,經營租賃11架,退出飛機21架,2018年飛機合計684架,平均機齡6.73年。在2019年共引進飛機48 架,其中自行購置1 架,融資租賃27 架,經營租賃20 架,退出飛機18 架,2019 年共有飛機699架,平均機齡6.96年。2020年共引進飛機14架,其中自購飛機1架,融資租賃11架,經營租賃2架,退出飛機6 架,截至2020 年末,國航共有飛機707架,平均機齡7.74年。
一方面是對融資租賃業務的影響:融資租賃實質上與自行購置相差無異,最終都是可以獲取飛機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從表4 可以看到國航2018-2020年的飛機融資租賃占比在上漲且高于經營租賃,國航采用融資租賃的原因就是租賃期滿便能合理擁有所租賃的飛機,并且能夠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和SPV 保稅區政策。另外從付現成本的角度來看,融資租賃也是低于其他兩者的。在新準則的影響下,較低的財務成本,便能讓企業提前擁有飛機的所有權,相信國航融資租賃的比例也會逐年增長,在原有規模上繼續擴大該業務引入飛機的數量。

表4 國航2018-2020年機隊組成情況
另一方面是對經營租賃業務的影響:在舊租賃準則下,航空企業普遍都會以經營租賃引入飛機,主要原因是經營租賃能夠實現“表外融資”,相較于融資租賃,雖然經營租賃業務所享受的政策優惠較少,但是不需要入表,一定程度上可以隱藏財務狀況美化報表。在新租賃準則的規定下,該優勢便不復存在,可航空業又具有巨大的資金需求,因此借款成本較低的銀行貸款就成為了大部分企業的融資途徑,從上表可以看到國航經營租賃的比例雖然有下降趨勢,但是礙于資金來源,未來幾年的經營租賃比例可能不會太低。
根據表5,我們對新舊準則影響下國航的財務指標做如下分析:
第一,國航的償債能力和負債水平變弱。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代表了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新準則并不會對企業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產生影響,因此這兩者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資產負債率的卻是銀行以及投資者們非常看重的償債能力指標,在2019 年發布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中航空運輸業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值為64%,根據表5可以看到新準則實施后國航的資產負債率為65.55%,上漲了6.81%,2020 年受疫情影響更是達到了70.50%,資產負債率的上升會影響到國航的信用評級,對企業融資造成一定影響,使其融資成本上升,融資難度加大。這也會直接加大國航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風險管理造成不利影響。

表5 新舊租賃準則下國航財務指標的變化情況
第二,國航的營運能力指標下滑。根據表中列示的三種營運能力指標來看都有所下滑,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的下滑說明國航的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周轉速度均有所減慢,要注意預防壞賬損失的發生。另外存貨的流動性較弱,變現能力較差,國航也應該多注意存貨的管理能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總資產周轉率的下滑表示國航利用飛機等固定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的效率有所降低,由于固定資產在航空運輸業企業中的資產占比較大,因此進一步會影響到國航的盈利能力。雖然新準則下總資產周轉率只下降了0.06,但航空運輸業受疫情沖擊較大,2020 年總資產周轉率僅為0.24,因此國航需要盡快提高盈利水平以減輕營運能力的下滑幅度。
第三,國航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在新準則要求下,經營租賃需要入表,在企業總資產增加,凈利潤下降的變化下,導致國航的盈利能力指標均下滑,說明企業運用資產獲取收益的能力變弱。但是根據《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中航空運輸業凈資產收益率的指標值來看,平均值3%,優秀值5.8%,國航在新準則的影響下即使下降了1.02%,也是高于行業優秀值的。由此可見,國航盈利能力指標的下降并不會對銀行以及投資者對國航進行評判產生過多影響。
在“雙新”背景下,我國航空業應該及時調整自身租賃業務的處理方式,盡早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以中國國航為例,針對新舊租賃準則的變化對其財務報表以及財務指標的影響,延伸至整個航空業,正確看待我國航空企業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以下應對措施,減少我國航空企業受到的負面影響。
在新租賃準則的影響下,航空業企業的重要財務指標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例如資產負債率的上升會影響到國航的信用評級,對企業融資造成一定影響,企業原本依賴的融資方式都有可能受到阻礙。租賃作為現代企業重要的運營手段之一,可以幫助企業更加便利更加快捷的獲取到資產達到融資目的,提供給企業一條全新的融資道路。因此在實行新準則后,企業要及時評估可能存在的債務風險,盡快提高盈利水平以減輕營運能力的下滑幅度,擴大企業融資渠道,提升融資能力。
企業經營的最大目的是獲取商業利潤,創造經濟價值。在國航運營過程中,其收入的增長低于成本的增長,就會出現可獲得的利潤大幅縮水的現象,從而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降低盈利能力。因此就需要精細化運營,從各個環節入手降低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例如不斷調整航班安排,降低航空材料損耗,簡化服務項目等。通過對成本管理的精準把控,可以有效減少財務運作成本,同時又提高了經營效率,達到穩健積累資本,擴大經營規模的目的,提高企業經營的續航能力,并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在改善企業營運能力方面,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各項資產的占比,要預防壞賬損失的發生,根據企業自身的營運情況以及所處的經濟環境,及時調整業務內容和銷售結構,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提高資產利用率,防止出現大部分資產閑置的情況,要注意存貨流動性的強弱,提高變現能力,加強對存貨的管理能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新租賃準則實施會進一步凸顯航空公司資產結構存在的問題,按照新規定有兩種情況是不需要入表的:第一是租賃期在12個月內的短期租賃;第二是資產價值小于35,000元的低價值租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航空需求也在日益增長,航空企業引進飛機的途徑分為自購、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但在舊準則下大多企業都是選擇經營租賃飛機。目前從航空業整體現狀以及付現成本兩個方面看,航空企業選擇融資租賃是最為合理的,其次是經營租賃,最后是自購,企業也要根據不同時期的航空需求以及發展計劃,調整飛機的租購比例。
一是新租賃準則中明確了服務與租賃這兩項業務的劃分與界定,因此企業可以通過設計業務結構或調整合同條款等途徑,由單一的租賃模式向“租賃+服務”的混合模式轉變,也可以在既定的業務合同中明確租賃和服務的價格,以此達到控制入表金額的目的。
二是航空企業可以盡可能地簽訂短期租賃協議,因為航空業具有季節性的特點,不同時期航空需求也不同。在新準則下,承租人對一年期以內的租賃業務可以選擇不確認資產和負債,繼續依照舊準則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即在租期內平均分攤租金,選擇短期租賃就可以有效幫助企業改善因淡季、旺季而產生的利潤差異問題。
三是多家航空企業可以聯合成立一家行業性質的租賃公司,以此達到整合租賃供應商資源的目的,形成完整的行業性租賃業務體系,以最佳方式租入所需資產,增加企業收益,不僅降低了租賃費用還降低了新租賃準則帶來的不良影響。
最后,處理租賃業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準則的深度理解以及高水平的會計實操,航空企業應注重對專業租賃行業的人才持續培養及引進。對內需要通過評估進行人才盤點并細化分類,定期進行專業培訓,保證人才的良性循環;對外則需要引進高素質專業人員,能夠及時處理好租賃業務,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是新租賃準則的影響還是新冠疫情的沖擊,我國航空業無疑遭受了巨大打擊,在“雙新”背景下就更能體現出納稅籌劃的重要性。納稅籌劃的重點在于減輕財務負擔,避免造成非必要的費用,使企業資源更加合理地配置。針對航空企業,可以利用固定資產的折舊、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以及稅收優惠和所得稅率進行納稅籌劃,在制定納稅籌劃方案時,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方案要有靈活性,可以根據內外部因素變化及時調整,幫助我國航空業企業改善財務狀況。
我國航空業不僅受到新租賃準則變化的影響,還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因此在“雙新”背景下的航空企業,經過兩年的過渡期應該充分了解到新租賃準則的實施對自身的影響以及潛在的風險。這就需要企業加強與準則制定機構以及相應監管部門的聯系,及時溝通反饋新租賃準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相關部門清晰地了解到新準則的實施對我國航空企業的影響,同時幫助航空企業更好地適應準則變化及時做出調整,以及優化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模式,防范因急于改善企業經營業績可能引致的剛性膨脹思維,并及時評估企業潛在的一切因內外部因素可能導致的風險,時刻做好風險評估活動。使新租賃準則能夠更具有實際意義,從而促進我國租賃業務發展,并規范市場保證行業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