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琳,朱洪端,蘇丙杰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德陽 618000)
依據德陽市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德陽市旅游總收入總體呈緩慢勻速增長,2017—2019年3年間呈快速發展,但2020年,受疫情影響,德陽市旅游總收入降至2017年水平(見圖1)。戶外旅游以小團體、親近自然、健康身心等特點,較傳統旅游存在較大優勢。因此,發展戶外旅游是德陽市引導和推動旅游產品創新,促進旅游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式之一。

圖1 德陽市2011—2020年旅游總收入趨勢圖
關于戶外旅游的研究,從數據上來看,2000—2019年這10年間,國外在2000年時僅有16篇,到了2019年上升到了280篇;國內在2009年時發文量最高,達到17篇,此后慢慢呈現出下降趨勢,至2019年僅發文7篇[1]。國內戶外旅游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明顯低于國外且偏少,這與戶外運動進入中國時間較晚,發展速度緩慢有關,特別是運用旅游學科理論來闡述戶外運動的發展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深入。
關于戶外旅游的定義,各學者因自身的學科背景,其研究角度及研究出發點各異,其述說的關鍵詞也不盡相同,主要有自然旅游(nature based tourism)、戶外游憩(outdoor recreation)、戶外休閑(outdoor leisure)和冒險旅游(adventure tourism)[2]。Buckley從旅游學角度,提出了戶外旅游(outdoor tourism)概念表述,把它視為一種旅游活動來探索研究。和戶外旅游概念相似的提法還有戶外自助游、戶外運動旅游等。
從研究內容來看,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戶外旅游基礎研究、戶外旅游開發、戶外旅游產業發展、戶外旅游動機研究、戶外旅游安全監管及戶外旅游設備開發研究等方面。
關于戶外旅游的類別,國內學者趙浩從資源類型、運動內容組合方式、運動難易程度、出行方式、組織方式、商業模式6個角度總結了常見的戶外旅游類別劃分[3];王斯遠將國內戶外探險旅游活動從難易程度上分做9個等級,從1.0最簡單開始到9.0最難,整體分成3大類:休閑體驗級別、中等強度、高等強度[4]。
關于戶外旅游的發展實踐,有少量學者從省域或市縣域范圍探索戶外旅游發展,大多數學者聚焦于具體旅游區開展戶外旅游開發及研究,而四川省僅見江油云鑼山旅游區及峨眉山旅游環線地區戶外旅游發展實踐的研究。
美國學者 Burch認為戶外旅游是一種區別于傳統“休閑觀光”的旅游方式,具有“自然環境下開展、以體育運動為參與方式、最終目的是休閑獲得”的3 大主要特征[1]。可見戶外旅游與常規旅游最大的不同是,它以戶外運動項目作為輔助或附帶的旅游內容,這些戶外運動項目包括滑雪、野營等,某些項目具有專業性要求,危險系數較高,但從2018年全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大會發布的《中國戶外運動大數據報告》中可以看出,戶外人口參與度最高的2個項目其實是危險系數相對較低,非常適合大眾參與的徒步和登山。這就說明戶外旅游具有普及性,并非只有專業的小眾團體才能參與,再加之參與戶外旅游活動可以更加近距離親近自然,且能一定程度上達到鍛煉身心的目的,越來越多旅游者愿意參與到戶外旅游活動中來。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戶外旅游是由戶外運動衍化并延伸而來,是指某些個體或團體選擇徒步、自行車等靈活的出行方式,在戶外水陸空等自然環境中開展,以戶外運動作為輔助或附帶的旅游內容,以休閑、娛樂、愉悅身心為目的,與自然良性互動的健康旅游方式。根據線路要求的難易程度、裝備、經驗、活動項目、人群等方面的不同,本文將戶外旅游分為戶外休閑游、戶外挑戰游和戶外極限游3類。戶外旅游類別劃分如表1所示。

表1 戶外旅游類別劃分
近年來,隨著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大力開展,以及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中國已經有近2億人參與到戶外運動中。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擁有億萬市場量級。世界旅游組織公布全球戶外運動產業正在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成為旅游大市場中增長最快的業態數據。我國戶外運動產業也正以30%~40%的年均速度增長[5]。戶外運動作為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之所以發展迅猛,也與在體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國務院及有關部委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有關,尤其是“全民健身計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而作為戶外運動分類的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等規劃方案的出臺,也進一步說明了發展戶外運動產業的重要性。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6]。同時體育和旅游也積極融合發展,在2016年和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旅游局就先后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戶外旅游作為一種在戶外運動基礎上衍化、延伸而發展起來的,不需要太高的專業技能要求,風險系數相對較小且能夠達到大眾身心鍛煉的目的的新型旅游方式,是契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家“全民健身計劃”要求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人們更加能夠意識到強健身心、增強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待疫情結束后,對健康的需求會激發人們運動熱情的高漲,而戶外運動項目更能夠釋放人們對大自然的渴求,因此,結合了戶外運動和休閑旅游,更加適合大眾參與的戶外旅游也將更受青睞。
擁有裝備智造之都、改革開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麗幸福家園新“四張名片”的德陽,毗鄰省會成都,位于成都平原東北部,東跨龍泉山入川中盆地,西處龍門山脈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市域地貌分為西北山區、中部平原、西南低山丘陵[7],非常適合開展風險系數較小的登山、徒步等戶外運動項目。可利用的戶外旅游資源包括位于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以“五絕四海”聞名的鎣華山風景名勝區;集成片原始森林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植物為一體的九頂山風景名勝區和九頂山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省級森林公園——云湖森林公園、劍南春森林公園、崴螺山森林公園等[8],發展戶外旅游條件充足。
作為中國西部重要工業城市的德陽,由于受成都遮蔽效應及總體定位影響,旅游市場發展一向較為疲軟,而戶外旅游就是“旅游+體育”融合發展的一種較好形式。事實上,德陽市也一直堅持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正在努力打造“一縣一特”特色小鎮建設,如羅江戶外運動、綿竹滑翔傘、廣漢釣魚、什邡山地自行車、中江龍臺武術、旌陽休閑騎游等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積極融入成德一體化產業布局,大力拓展環龍門山、環龍泉山、川陜旅游黃金走廊等適宜于開展體育旅游運動的產業融合,并開展了多種戶外休閑特色活動及項目[9]。這些項目及活動的開展將有利于激活整個德陽旅游市場。
在對德陽市戶外旅游者參與戶外旅游活動的組織方式進行調查時發現,除個人自助游外,通過戶外俱樂部組隊參與活動的占比最高,其次是旅行社組隊、網絡召集及相關行業協會組隊(見圖2)。在這些組織方式中,旅行社屬德陽市文廣旅局管轄,法律明文規定了旅行社的營業資質和法律責任,對參與者具有較好的保障;相關行業協會組織實行自律管理,也會對會員的經營行為和服務質量進行監督;但占比最高的戶外俱樂部組織管理比較混亂,目前德陽對戶外運動俱樂部均缺乏部門的統一管理,俱樂部的鑒定和審核沒有相應標準,實際存在的企業管理形式的俱樂部很少,即使是在政府相關部門注冊過的社會團體很多也以網絡運營為主[10],監管較為困難,更不用說利用社交軟件自發組織的戶外旅游活動,更是難以規范監管。因此,德陽市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既要積極支持戶外旅游的發展,也要在法律框架下構建基本的管理體系或規章制度,設置條件,對戶外運動經營組織者實行資格認定,明確其責任,讓眾多的盈利性或非盈利性戶外俱樂部等組織者,能夠合法合規開展戶外旅游活動,推動戶外旅游良性發展。
任何一種旅游形式想要發展,資源是基礎。參與戶外旅游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與自然良性互動,親近自然,因此德陽市需要梳理出可利用的戶外旅游資源,這些資源不一定是成熟景區,也無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行較大投入,需要合理規劃,避免過度開發,僅需要進行露營地、徒步小道等簡單建設,盡量保持原生態,營造可欣賞自然景觀、舒適輕松而又能帶來新鮮感的環境。如利用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開展野外穿越、輕裝徒步、單車騎行等戶外旅游項目。
戶外旅游者一般自由、隨性,不喜歡被框定在傳統旅游產品中,因此在旅游產品設計時應有別于傳統旅游,不用過分追求食宿標準,行程設計需要有特色,增強體驗感,且與戶外運動項目相關。各戶外旅游組織者應該充分利用德陽市森林資源、山地資源、水體資源及人文資源(注意避開熱點旅游區),依據各戶外運動的季節性特點,找準自身的細分市場,精準定位,差異化產品,開發多季節產品,打造產品品牌。開發產品時既要有適合大眾的輕戶外旅游項目,如徒步、休閑登山,也要有針對小眾化專業戶外旅游項目,如滑翔、攀巖、野外穿越等。
此外,政府還要積極扶持特色、規模企業或組織,打造戶外旅游企業標桿,如經德陽市體育局、德陽市民政局審查、批準的由1999年成立的尖峰俱樂部發展起來的德陽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2020年更名為德陽市登山戶外運動和救援協會)。

圖2 德陽市戶外旅游者參與戶外旅游活動的組織方式
政府要加大對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的宣傳力度,完善政府官方網站,增加戶外旅游特色板塊,利用官方自媒體平臺等對大型戶外旅游活動進行直播宣傳,從而擴大戶外運動及戶外旅游的影響,增強人們對戶外旅游的認知。
目前德陽市各戶外旅游組織者之間由于產品同質化嚴重,但市場有限,故各組織者之間各自為政,相互惡性競爭,在戶外旅游者中造成較為不良的影響。因此,各戶外旅游組織者應協同合作,團結一致,調研周邊戶外旅游者需求,開拓成綿市場,并實行統一營銷,統一招徠,再依據各組織者定位進行統一分配,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無效戶外旅游產品供給過多而又不能滿足戶外旅游者需求的問題。
戶外旅游大多置身野外偏遠地區,又與戶外運動項目相結合。據調查,德陽市有近68%的戶外旅游者是個人自助活動,因此,政府可建立一套自助游信息服務系統,如網站、微信公眾號或開發小程序,更新準確實用的旅游信息,引導游客正確選擇目的地,避免前往高風險地區,同時還能進行戶外的安全防范及自救、求救宣傳教育。
另一方面,組織者組織專業性戶外旅游活動前需要對戶外旅游者的專業能力進行判斷,或是進行專項的技能培訓,方可開展活動。此外,戶外領隊人員也需要持證上崗,并不斷提升專業及職業素養,定期參與技能提升培訓,并需要具備救援知識和能力,根據情況隨身攜帶簡易救援設備。
戶外運動的大眾化發展帶動了戶外旅游的不斷發展,德陽市擁有眾多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如詩如畫的平疇沃野,也有巍峨橫空的雪山森林,又背靠成綿市場,發展戶外旅游具有較大潛力。德陽市應該抓住機遇,積極發展戶外旅游,走出目前面臨的市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