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橋博,金偉佳,周 琿
(1.紹興文理學院大腦、心智與教育研究中心,浙江紹興,312000;2.紹興文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浙江紹興,312000;3.金華市環城小學教育集團第二小學,浙江金華,321000)
感覺統合能力是兒童較早開始發展的基本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感覺統合能力不斷發展,并促使其有效地學習與生活。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yres最早提出感覺統合的概念,認為感覺統合是人腦將各種感覺器官傳入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并做出正確的應答,使個體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中能和諧有效運作的能力。[1]Schaaf等人繼而提出感覺統合整合多種感覺系統信息,涉及視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本體感覺等,是身體與周圍環境通過大腦整合進行信息交互的過程。[2]感覺統合能力與兒童學業成就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楊志武等人的研究顯示,小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與感覺統合失調存在對應關系。[3]多項研究也證實了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與學業成就之間的密切關系。[4-5]然而,Parham采用追蹤研究法,分別考察了6—8歲、10—12歲的兒童,發現6—8歲的兒童感覺統合表現與同期學業成就顯著相關,并且可以預測之后的學習成就,而10—12歲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與同期學業成就沒有顯著關系,提出中低年齡段可能是兒童感覺統合能力與學業成就關系最密切的時期。[6]但是,Parham的研究沒有詳細探討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與不同學科之間的具體關系。對此,本研究以小學中低年齡段的兒童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探討小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與具體學科學業成就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以浙江省紹興市某小學一至三年級共401名學生(6—9歲)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實收385份有效數據,回收率為96%。其中,一年級135人(占總人數33.7%),二年級112人(占總人數27.9%),三年級138人(占總人數34.4%);男生204名(占總人數50.9%),女生181名(占總人數45.1%)。
本研究已征得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以及兒童本人的知情同意。研究對象均為義務教育正常招生對象,無智力障礙、肢體障礙及其他心理或生理疾病。本研究已由校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兒童感覺統合發展評定量表
本研究運用兒童感覺統合發展評定量表對兒童感覺統合能力進行綜合測量。此量表由北京醫科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從臺灣奇德兒腦力開發聯盟引進并修訂,適用于6—11歲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測量。測量內容包括大肌肉及平衡、觸覺過分防御、本體感不佳及身體協調不良、學習能力發展不足或協調不良、大年齡的特殊問題五個維度,共計58個問題。選項采用五級評分,包括“從不”“偶爾”“有時”“經常”“總是”,“從不”為最高分,“總是”為最低分。量表由家長根據兒童的行為表現進行打分,各維度分數之和為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總分。在本研究中,量表的信度克隆巴赫系數為0.951,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2.學業成就
本研究同時收集參與調查的小學生在本學期期末的語文、數學學業成績,學生的學業成就為語文成績與數學成績標準分的均值。語文、數學的試卷滿分都為100分。學生成績及信息嚴格保密。
數據收集工作在小學校園中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統一進行測評。測驗的主試均為經過專門培訓的在校本科生。班主任協助組織班級有意向參與研究的學生家長,在放學時間統一開會說明情況并由家長根據兒童的平時表現如實填寫。
本研究使用SPSS 26.0進行數據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統計、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
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一至三年級小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均值為253.6(滿分為290),表明中低年級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總體狀況良好,如表1所示。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一至三年級小學生的總體感覺統合能力以及平衡能力、觸覺敏感度、本體感、學習能力、特殊活動各維度均沒有顯著性差異,表明中低年段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趨于穩定。
為了考察中低年級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是否存在性別差異,本研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兒童感覺統合能力得分在性別維度的差異,結果如表2所示。在性別因素上,中低年級感覺統合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F(1,379)=6.632,p=0.01],說明性別因素對兒童感覺統合能力存在顯著的影響。此外,兒童感覺統合能力在性別與年級維度的交互作用無顯著差異[F(2,379)=6.632,p=0.216>0.05],一至三年級女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得分均顯著高于男生。

圖1 一至三年級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的性別差異

表1 一至三年級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的現狀分析

表2 性別和年級因素對感覺統合能力影響的方差分析
此外,本研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比較一至三年級小學生的平衡能力、觸覺敏感度、本體感、學習能力、特殊活動維度的性別差異。結果顯示,本體感、特殊活動維度均存在顯著性別差異(p<0.01),平衡能力、觸覺敏感度、學習能力維度不存在顯著性性別差異,如表3所示。

表3 一至三年級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的性別差異比較(M±SD)
為了探索學業成就與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通過相關分析發現,感覺統合能力總分與語文成績、數學成績、學業成就總分均呈顯著相關,如表4所示。其中,感覺統合能力的五個維度與數學成績呈顯著相關,本體感和學習能力兩個維度分別與語文、學業成就呈顯著相關。在此基礎上,本研究進一步對不同性別小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感覺統合能力做了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男生的數學成績、總學業成就與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及總分呈顯著正相關,男生的語文成績與感覺統合能力總分及觸覺敏感度、本體感、學習能力、特殊活動維度顯著相關,與平衡能力維度相關不顯著。女生的語文成績與感覺統合能力總分及各維度相關不顯著,數學成績分別與感覺統合能力總分及平衡能力、本體感、學習能力維度呈現顯著相關,學業成就總分與本體感、學習能力維度呈現顯著相關。結果說明,女生的數學成績與感覺統合能力的平衡能力、本體感、學習能力維度密切相關,女生的學業成就總分與本體感、學習能力維度密切相關。

表4 感覺統合能力不同維度與語文、數學、學業成就在性別上的相關性
為進一步了解感覺統合能力對一至三年級小學生的學業成就的影響,本研究以學業成就得分為因變量,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為自變量,分別對男生和女生進行回歸分析。如表5所示,感覺統合能力的學習能力維度對一至三年級男生的學業成就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學習能力維度和特殊活動維度能顯著預測一至三年級男生的數學成績。因此,提高一至三年級男生的學習能力和特殊活動能力可以顯著提升其數學成績,提高其學業成就。
如表6所示,感覺統合能力的本體感、學習能力維度對女生的學業成就總分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除了本體感和學習能力兩個維度,特殊活動維度能顯著預測女生的數學成績,但僅有學習能力維度對女生的語文成績有顯著的預測作用。結果表明,提高女生的本體感和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女生的學業成就,提高女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提升其語文成績。表6的結果還顯示,提高女生的特殊活動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女生的數學成績。

表5 一至三年級男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與學業成就的回歸分析

表6 一至三年級女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與學業成就的回歸分析
本次研究發現,一至三年級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較為穩定,不存在年級間的顯著差異。該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較為一致。例如,李紅雨研究小學6—9歲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發現,6—9歲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相對穩定,他們的感覺統合能力不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7]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較早,嬰幼兒階段快速發展,小學初期會減緩發展速度。[8-9]因此,小學初期,不同年級學生的總體感覺統合能力及各維度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感覺統合能力與一至三年級小學生的學業成就存在顯著相關。感覺統合能力各維度與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密切相關,本體感和學習能力兩個維度與語文成績顯著相關。來松海認為,平衡能力、觸覺敏感度、學習能力和本體感等維度與小學生數學成績有顯著關聯,而學習能力與語文成績有密切關系。[10]與來松海的研究不同,本研究發現,本體感與語文成績相關也顯著。可能原因是,小學生早期的語文學習主要是學習語音發音、文字書寫等,使本體感在語文學習中參與更多。小學初期,兒童小肌肉運動控制能力發展較慢,手指、手腕運動不夠靈活、協調,導致一年級小學生剛學寫字時經常出現把本子戳破等現象。[11-12]
關于感覺統合能力與數學成績的關系,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一致,認為平衡能力、觸覺敏感度等維度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關聯密切,感知—身體運動等促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13]例如,王炫懿分析小學數學具身教學研究時認為,身體運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業成績。[14]Surahmi認為,具象手勢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數學符號和數學思想。[15]除此之外,數學學習還需要感知—觸覺的整合。例如,通過實際物品,如蘋果、木棒等,教師能幫助小學生認識數字。[16]
分析感覺統合能力與不同性別小學生的學業成就的關系發現,感覺統合能力的學習能力、特殊活動維度會顯著影響男生的數學成績,感覺統合能力的平衡能力、本體感、學習能力維度會顯著影響女生的數學成績,而本體感和學習能力維度會顯著影響女生總的學業成績。特殊活動涉及兒童實際使用工具的活動。Maravita研究發現,身體、工具和外部物體之間存在互動,且需要機械和概念動力學等知識與經驗,這些需要多種低水平的感官整合。[17]由此可見,工具的使用和學習中的多感官整合與兒童的學習有緊密關聯。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男生對工具運用等表現出較高興趣,如對魔方、圍棋等物品有一定興趣。[18]這種實際動手操作能有效促進數字的視覺空間操作。[19]
尹可可提出,本體感的發展與兒童對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耳協調及運動協調能力密切相關。[20]本體感失調的兒童表現為學習能力差,在閱讀、聽寫以及語言等方面有障礙。由此說明,本體感中的動作能力與語言的發展也緊密相連。Adani從語言腦區和腦激活的角度提出,女性大腦的功能組織似乎使女性在獲得交流和語言系統方面比男性具有先天優勢。[21]男生和女生的語言發展速度存在差異,因而女生的言語表達等與嘴部動作關聯密切的活動發展更早,并影響語文和數學成績。[22-23]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了一至三年級小學生感覺統合能力與其學業成就存在密切關聯,不同學科的學習受到感覺統合能力的影響不同。在感覺統合與學業成就的關系中,性別差異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