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受到疫情、供應鏈癱瘓和物價飛漲的重創后,全球經濟再因歐洲邊境的武裝沖突走上另一條不可預測的路。
破壞性遠不及新冠疫情
俄羅斯軍隊的直接攻擊導致能源和食品價格飛漲,加劇對通脹的擔憂,并令投資者恐慌。這些情況疊加在一起,將威脅到世界各地經濟的投資和增長。
? 無論影響多么惡劣,其直接影響都遠遠比不上2020年因新冠病毒而首次造成的經濟突然停擺所具有的破壞性。俄羅斯是一個橫貫歐亞大陸的龐然大物,擁有1.46億人口和龐大的核武庫,同時還是維持世界工廠運轉的石油、天然氣和原材料的重要供應國。但與中國不同,俄羅斯只是全球經濟中一個次要角色。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并緊密交織在錯綜復雜的供應鏈中。
意大利人口只有俄羅斯的一半,自然資源也比俄羅斯少,但它的經濟規模是俄羅斯的兩倍。波蘭對歐盟出口的商品都多于俄羅斯。
? 曾擔任奧巴馬總統顧問的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賈森·弗曼說:“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外,俄羅斯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低得驚人。它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加油站。”
當然,對于依賴加油站的人來說,加油站關門可能對他們造成嚴重損害。其結果是,任何經濟損害都會分布不均,一些國家和行業受損嚴重,另一些國家則沒有感覺。
或加劇多國經濟危機
歐洲近40%的天然氣和25%的石油來自俄羅斯,已在飆升的取暖和天然氣賬單的進一步上漲,很可能對歐洲造成打擊。
此外,據聯合國最近的報告,食品價格已經攀升至1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混亂。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供應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占全球小麥出口總量的約四分之一。來自兩國的供應占埃及和土耳其小麥進口總量的70%以上。
這將給土耳其帶來更大壓力。該國已經陷入經濟危機,由于食品、燃料和電力價格飛漲,其國內通脹率正逼近50%。和通常一樣,負擔最重的是最脆弱的群體。牛津大學全球化與發展教授伊恩·戈爾丁說:“窮人將更多收入用于食品和取暖。”
烏克蘭長期以來被稱為“歐洲糧倉”,在它出口的小麥和玉米中,實際上有超過40%運往中東和非洲。人們擔心,中東和非洲進一步的糧食短缺和價格上漲可能引發社會動蕩。例如,黎巴嫩正在經歷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具破壞性的經濟危機之一,該國一半以上的小麥來自烏克蘭。
貿易結構或將重塑
拜登政府正在準備實施的對俄羅斯的一些制裁,比如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或者阻止企業向俄羅斯出售任何含有美制零部件的產品,這些措施會傷害任何與俄羅斯做生意的人。但總體而言,美國遠沒有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歐盟那么脆弱。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亞當·圖澤說:“嚴厲的制裁在重創俄羅斯的同時,可能會對歐洲客戶造成巨大損害。”高頻經濟信息社首席經濟學家卡爾·溫伯格說:“俄羅斯可能會把所有能源和大宗商品的出口轉向中國。”
這場危機也有助于重新評估全球經濟結構和對自給自足的關切。
現在,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正在引發有關擴大能源來源的討論,這可能會進一步使俄羅斯在全球經濟中的存在邊緣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政策高級研究員杰弗里·肖特說:“從長遠來看,這將推動歐洲實現多樣化。”至于俄羅斯,真正的代價“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是腐蝕性的,會使別國與俄羅斯實體做生意變得困難得多,并將阻止投資進入俄羅斯”。
股市上演“黑色星期四”
2月24日,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導彈和空襲后,投資者紛紛尋求避險,拋售股票,黃金和政府債券價格上漲。其中,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和道瓊斯指數期貨均下跌超過2%,亞洲各地股市也大幅下挫,香港恒生指數下跌約3%。
黃金和美國國債價格上漲,這兩種資產通常會在市場承壓時走高。交投最活躍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1.7%,至每盎司1942美元左右;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至1.877%,債券收益率隨價格上漲而下跌。
烏克蘭局勢急劇惡化引發全球股市動蕩:中國股市上證綜指創四周最大單日跌幅;莫斯科交易所也表示,已經暫停所有市場交易;日本股市日經指數創2020年11月20日以來新低;香港恒生指數盤中一度跌幅達3.7%。
亞洲股市的跌勢在歐洲和美國繼續下去,大宗商品價格大幅跳升加劇了對通脹和經濟增長風險的擔憂。歐洲斯托克50指數期貨、德國 DAX指數期貨在早盤交易中下跌超過3.5%,而英國富時指數期貨下跌2%。這波拋盤甚至蔓延至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價格跌破35000美元,為一個月來首見。
(摘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