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這對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為了對環境空氣進行有效監測,應建立標準的監測點布設方案,進而對監測范圍內空氣質量進行實時記錄,為后續的空氣污染治理提供數據支持。
【關鍵詞】 監測;空氣污染;布設分析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2.01.019
Analysis on the Standard Layout Plan of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Points
SHAN Yao-sen
(Nanjing Iron and Steel Co.,Ltd.,Nanjing 210035,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which has an extremely bad impact 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ambient air,a standard layout scheme of monitoring points should be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air quality within the monitoring range should be recorded in real time,so as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subsequent air pollution control.
Key words: monitoring;air pollution;layout analysis
1 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需考慮的因素
1.1 地理環境因素
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時,布設區域地理環境因素對布設工作有著直接影響。不同地理環境的空氣污染物分布情況以及空氣污染情況存在明顯差異,例如,丘陵與平原間差異,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間差異。根據布設經驗,對于地勢海拔較高的地區,無須布設過多監測點;對于平原地區,地勢較低,工業企業分布較為密集,可以在此區域增加監測點布設數量,從而保證污染監測結果準確[1]。另外,風向對于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也存在一定影響,上風口,空氣流通較快,空氣監測結果并不具備較強說服力,可以布設較少數量的空氣監測點;下風口,氣流平穩,應當布設較多空氣污染監測點,從而保證監測的準確性。
1.2 人口因素
人口密度直接影響著當地環境污染情況,因此人口因素對于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也存在一定影響。例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相比西部地區人口更加密集,城市化建設更加完善,工業企業也相對較多,必然空氣污染情況更加嚴重。在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過程中,對于人口密集的地區,應當布設較多的空氣污染監測點,提高環境監測頻率;針對人口較為稀少的地區,可以降低布設密度。
1.3 空氣污染的劃分因素
空氣污染根據污染程度劃分為: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三項污染等級[2]。根據不同污染等級,對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數量以及布設密度進行調整,使環境污染情況與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密度相匹配。同時,對空氣污染監測點的監測頻率也應當做好統計,提高空氣污染監測點的空氣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2 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方法分析
針對不同地區,空氣污染情況不同,在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時,主要分為以下四種布設方法。
2.1 功能分區布設方法
所謂功能分區布設方法,就是根據地區范圍內各個功能區對環境污染的控制要求不同,而對空氣污染監測點進行布設,并對主要污染物含量進行監測。對于鄉村地區而言,工業企業以及居民居住分布較為分散,而在城市中,工業企業分布較為集中。因此,在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時,不同功能分區選擇不同的布設方法。對于重工業區,空氣污染較為嚴重,應當較高密度設置空氣污染監測點;對于居民區,將空氣污染監測點進行平均分布即可。與此同時,當地政府以及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加入其中,制定區域內各項監測內容,并設定污染質量標準[3]。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后,對空氣中一系列有害物質含量進行準確監測并記錄,有害物質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細小顆粒以及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
2.2 網格布點方法
網格布點方法是在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點狀排布法,對監測區域進行劃分時,通常以監測區域地形為依據,將監測區域分為不同的網格點。例如:對某監測區域進行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工作時應用網格布點法,通過x軸與y軸對區域監測空間進行軸線切割,并對此進行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在布設的散點間所形成的封閉的網格區域即為監測區域,進而,對網格區域內地理環境、人口分布、氣候特點以及風向風速等因素進行檢測記錄,并對其進行空氣質量監測。其中,網格的疏密程度應當與監測區域空氣污染情況相匹配。
2.3 扇形布點方法
扇形布點方法是在預監測區域下風口位置規劃出45°角的扇形區域,根據風向對順風區域進行空氣質量監測,因此,在監測范圍內,區域主導風向通常為布局扇形監測點時的軸向,通過確定頂點,并已知扇形角度就可以應用扇形布點方法對監測區域進行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從而保證準確監測各個空氣污染因素[4]。尤其是針對監測區域內工業企業高煙筒所排放的污染物監測,應當在污染物密度較高區域適當增加空氣污染監測點數量,并提高監測設備高度,由于此類污染源排放量大,應當擴大監測范圍,對其所排放的污染物情況進行監測、評價。
2.4 特殊區域的監控方法
在對特殊區域進行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時,需要分析區域內的主導產業,并對其影響環境的因素進行特殊性分析,尤其是結合特殊區域內的地形進行分析。另外,在對全封閉區域進行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過程中,應當保證監測區域全面覆蓋,這樣可以確保監測數據準確性,為環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論支撐。
3 環境空氣污染監測點標準布設方案
3.1 確定監測目標
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時,首先應當明確監測目標。在確定監測目標之后,對監測對象、監測區域、監測方法等依據情況做相應調整,在空氣污染監測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保證監測結果準確性,進而使監測結果在環境空氣污染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環境污染物含量會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時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最適合當地情況的環境空氣監測方法,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應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明確環境監測的重要性,通過專業化規劃保證空氣污染監測工作順利開展。例如:針對較為偏僻的鄉村地區,可以選擇扇形布點方法,全面了解區域內環境污染情況,并對數據進行準確記錄。
3.2 以實際考察結果確定污染情況
在設置空氣污染監測點前,首先明確布設方案,并參照監測區域內點位的空氣污染情況,準確評價空氣污染監測點設置的合理性。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當整理分析城市污染指標,并結合空氣污染監測點現場實際情況,通過設備對區域內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從而對監測區域內空氣污染情況做客觀評價[5]。基于以上操作,可以在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之前,明確區域內空氣源的分布情況,使空氣污染監測點布設更加合理。
3.3 考慮區域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不僅包含監測區域海拔信息,還包括區域內氣候特點、風向、風力等多種因素。因此,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時,應當充分分析地理信息條件,以地理信息的分析結構作為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依據之一。在分析地理信息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應對區域內社會環境信息進行調查。在對區域內人文信息進行分析時,應當包括當地建筑結構、城市分布以及城市氣候條件等數據,并將收集的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根據以上數據對當地空氣污染情況進行分析,確定空氣污染監管策略。環境空氣污染監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環境監管的工作效率,使監管工作針對性更強,保證環境監管工作開展的合理性、準確性[6]。以礦山開采項目監測區域為例,由于其環境監測條件的特殊性,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時,往往以監測點監測結果為依據,對整體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整理。
3.4 規劃站點數量布局
在發展過程中,我國關于環境監測的管理條例不斷完善落實,在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時應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布設點的位置以及數量進行確定。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結合先進科學技術,將傳統的空氣污染監測模式向著自動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效率及質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尤其是空氣污染,為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一定困擾,通過對區域內布設空氣污染監測點可以對空氣污染情況進行有效監測,為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及時對環境污染區域進行整治,提高空氣質量。
【參考文獻】
[1] 孔令宇,強平平,劉超.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要點分析[J].環球市場,2020(17):284.
[2] 吳劍波,白彬,李福堅.分析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J].環境與發展,2020,32(6):180-181.
[3] 張慶慶.分析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239.
[4] 張靜林.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9):47+49.
[5] 黃世英.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要點分析[J].消費導刊,2019(18):184.
[6] 趙維.環保監測中空氣污染監測點的布設要點分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9(6):99.
【作者簡介】
單垚森,男,1992年出生,學士,研究方向為環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