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楠 趙偉 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在當今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網絡科技迅猛發展,極大地影響了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如今,區塊鏈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金融、供應鏈以及征信等領域,它以自己“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全程跟蹤”“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的顯著優勢幫助企業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成本管理體系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2017年,在“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峰會暨首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中,用友公司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在供應鏈”研究獲得一等獎。這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引入到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供應鏈之中。裴倩如(2017)利用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當數據達成一致,其財務數據才可被記錄上鏈,避免造假與失誤的同時,對間接成本也進行了優化。孫玥璠(2017)借助區塊鏈打造公開透明的分布式財務體系,該賬本各節點可查詢全部數據資料。但利用加密方法對訪問人員進行限制,只有在授權條件下才可訪問,進一步保障其安全性。梁麗星等(2020)將區塊鏈思想運用到作業成本法之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對手機制造企業進行適配構建“區塊鏈+作業成本法”信息管理系統,為企業內部成本管理提供保證。劉景廣(2021)將區塊鏈推廣于醫院智能財務管理之中,根據醫院性質與特點,對醫院財務預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系統進行完善,可以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成本管理是管理會計的本質,區塊鏈的產生可以彌補作業成本法數據龐雜與操作性復雜等問題。區塊鏈系統中的每一個區塊都必須與各作業中心保持一致。通俗來講,區塊鏈技術可以解釋為:區塊鏈是由多個區塊節點構成的完整鏈條,而每個區塊都是單獨的個體且均包含區塊頭與區塊體兩部分。區塊頭中包含的信息為:前一區塊中的地址信息、時間戳、目標哈希值以及轉換的Merkle根,用來串聯前后區塊從而形成完整鏈條。而區塊體則記錄在時間轉移下區塊鏈創建全過程的所有交易信息及成本信息。活動的所有記錄或者成本信息均儲存于哈希值中,單個區塊體中的哈希值轉換為一個Merkle 值后,也意味著該信息通過區塊鏈鏈條進行傳遞與歸集。
由于區塊鏈技術下的區塊與區塊之間緊密相連形成完整鏈條,在進行業務時,各種信息可以完整地進行轉移、傳遞與歸集,與作業成本法的理念不謀而合。如若將區塊鏈技術對作業成本法思想進行保障,作業成本管理就可以進行信息轉移、傳遞與歸集的過程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對全部信息詳細記錄,并且可以根據區塊鏈條的連貫性以及時間戳功能,對非增值作業進行追根溯源。由此,進行設計具體區塊鏈下作業成本管理模型,如圖1所示。可以明顯看到,各作業成本管理中的作業中心與區塊鏈中的每一個區塊節點進行對應,區塊體中記錄各作業活動信息的完整流程,哈希值則記錄各個作業的成本值,Merkle 值則是哈希值進行轉換后的全部作業成本值。隨著區塊鏈上信息的不斷傳遞,先對所有成本中心進行歸集,并可以在后續作業成本進行分配的過程中,根據區塊鏈條的連貫性,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對各資源耗費情況進行明晰并進行根源追溯,直觀地觀察到各資源耗費信息。
醫院也需具備一定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以及具備成本管理意識的員工共同保障“區塊鏈+作業成本法”的順利實施,其具體步驟如圖1所示:

圖1 “區塊鏈+作業成本法”管理模型圖
利用醫院現行信息系統對醫院所有科室進行數據與信息的梳理與歸集,整理出各科室完整項目情況、人員配置、作業鏈條以及所有耗費情況。根據信息與數據的歸集,確定醫院各科室的總資源成本庫。
根據整理與劃分出的作業鏈條創建醫院自身的成本管理區塊鏈,根據醫院特質,針對各科室進行區塊鏈的創建工作,將認定的所有作業按照一定標準進行劃分。
資源動因是引起最終資源消耗的具體原因,通過對資源動因的合理分析與選擇和各資源耗費與作業耗費之間的因果關系,才可能對作業活動的信息歸集提供保證。
在運用“區塊鏈+作業成本法”之中,每一項作業必須與一個哈希值一一對應。其哈希值將轉換為Merkle 值在區塊頭中進行存儲并信息的傳遞,而區塊體則對該作業中心進行完整且準確的全部信息記錄工作。
區塊鏈技術下,每個區塊體上的信息均需要通過Merkle 值進行信息的轉移。通俗來講就是每個作業中心的成本信息均被完整地進行記錄,若想獲得整條作業鏈上的完整信息,可以通過對所有Merkle 值進行歸集得到。
作業動因是引起實際作業耗費的根本原因。根據各作業耗費與各個科室耗費之間因果關系,進行作業動因的合理分析與選擇,為作業成本歸集到各項目之中提供有力保障。
醫院需根據劃分好的作業成本動因,在區塊鏈系統中將其分配至各成本對象,可再由作業進行根源追溯,追溯到到具體資源耗費,為醫院成本優化提供依據。
利用區塊鏈和計算機技術,可以自動生成作業成本信息報告,為醫院內部人員提供信息參考,為醫院中高層進行決策、計劃與評價等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由于醫院成本數據龐雜,為了可以清晰展示出“區塊鏈+作業成本法”在醫院中的有效應用,本文以超聲科室為例進行探討。首先需要梳理業務流程并確定作業中心,在醫院超聲科室具體流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輔助護士進行超聲科檢查單的閱讀并錄入相關信息。
(2)輔助護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擺位、涂藥、掃描等工作;醫生負責對檢查部位進行照影觀察與分析,并依據個人專業進行判斷。
(3)檢查完畢后輔助護士根據醫院報告模板出具報告并打印。
(4)醫生對其出具報告進行審閱,若準確無誤進行簽字確認。
根據流程劃分確定超聲科室四個作業中心:登記作業中心、檢查作業中心、報告作業中心、審核作業中心,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超聲科室作業中心示意圖
根據醫院超聲科室現狀進行區塊鏈的設計。超聲科室作業中心總數為4個,需設計4個區塊體,分別與之一一對應。將醫院中4個區塊體上的區塊頭鏈接起來建立一條完整區塊鏈,用于成本信息的傳輸與歸集。以檢查作業中心為例,該區塊鏈中每日都會記錄超聲科室每個患者診療時所有信息,即每一次擺位、抹藥、掃描等動作,以及依賴區塊鏈技術的時間戳功能,每一流程均按照時間順序進行記錄。在區塊鏈信息系統對所有動作流程進行記錄后還會對信息進行加密與編碼,轉化為可存儲于檢查作業中心的哈希值。隨后,哈希值將會轉換為Merkle 值在區塊頭中進行儲存,并在區塊鏈鏈條上進行轉移與傳遞,當所有區塊頭上的Merkle 值均進行有效歸集后,得到醫院全部作業中心的作業成本信息,如圖3所示。

圖3 “區塊鏈+作業成本法”在超聲科室設計框架圖
由于醫療項目的復雜性與交叉性,在超聲科室資源動因分配過程中具體還需遵循以下三點原則,即:對于在醫院層面的資源動因,若能直接確定其性質,準確確認是為某一項目所服務,則可以根據直接成本進行計入;若能根據其具體功能準確確定是為某一作業所服務,也可以根據其直接成本進行計入;若該資源對多項項目及作業進行服務,無法準確識別與確認,則需要更加合理的分析判別,選擇最契合醫院的資源動因分解至各作業,再進行各作業中心的歸集。
在檢查作業中心中,會詳細記錄所發生的一系列檢查動作及涵蓋的所有信息,如檢查各步驟時間點、檢查時長、檢查人數等,均作為成本信息自動儲存于區塊體之中,隨后將哈希值轉變為Merkle 值儲存在區塊頭中,并向外傳輸,在區塊鏈中實現歸集與分配功能。各區塊體都有與之對應的區塊體,區塊頭相當于各區塊體與區塊鏈相鏈接的節點,4個區塊體也相當于擁有4個相關區塊節點。其具體醫院超聲科各信息進行歸集與分配的全過程如圖4所示。

圖4 “區塊鏈+作業成本法”超聲科室歸集分配圖
在醫院成本管理中,運用“區塊鏈+作業成本法”可以有效避免成本失真,保障數據準確性。同時,任意作業活動均可通過區塊鏈進行追根溯源,可以從成本結果分析轉移成本過程控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醫院核心競爭力。
保障“區塊鏈+作業成本法”在醫院順利實施的基本條件是需要技術人才對軟硬件方面進行維護。一方面,醫院可以本著“術業有專攻”的要求,積極招募專門化IT技能人才,這樣將對整個醫院成本管理將產生趨利效果。隨著區塊鏈信息技術在醫院中的引入,在選擇區塊鏈信息技術來保障采集和數據分析技術能力的同時,當然也需要能熟練使用區塊鏈信息技術的專業型人員。不但要考察其實際操作技術能力、管理維護技術能力,在條件均滿足情形下,更需要考察其財務知識儲備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從內部培訓入手,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都沒有設置信息技術部門來開展醫療信息技術業務的平臺維護、信息處理等技術管理工作。醫院還可以安排院內技術培訓,這樣從長遠上來說,還能夠降低部分的人力費用。此外,醫院內部各科室員工對所在科室的業務流程均了如指掌,且現醫院大多擁有HIS或ERP信息管理系統,若在具有成本管理意識的條件下,所欠缺的僅僅是區塊鏈技術的掌握。若對各節點管理人員進行有力培訓,使具備建立區塊鏈、熟練信息上鏈以及數據的歸集整理等工作是完全可行的。除此之外,充分利用醫院內部團體一方面對醫院體制較為熟悉,另一方面完全符合成本效益性原則。
從會計的視角來看,區塊鏈是一門去中心化、分布式和開放型的大型網絡分類賬。所有經過身份驗證的操作者,均能夠根據需求進行信息上鏈并進行數據信息的調取和查詢。在傳統財務會計的工作中,為減少財務風險,各參加主體都必須將多個記賬記錄與多個賬本信息分別錄入,方可實現對最終事項的有效驗證,而這又只能是對數據和信息的采集。并且,驗證工作還必須人為進行,這無疑提高了操作成本。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各參加主體均使用其共享賬本進行信息錄入,而各個參與者也僅僅能夠使用個人秘鑰查詢并訪問有關資料和數據,而不是任意某個節點用戶都能夠自主完成操作或修改,這樣的集體維護功能大大降級了財務風險。首先,若發生錯誤記賬,由于相關資料與數據成本均在鏈上,無法達成一致時將按照多數資料成本進行記錄,所以該失誤并不會對后期成本產生任何影響。其次,若產生需要修改的記錄信息,需要依賴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功能,需要各節點達成一致才可以進行修改,該功能也進一步保障了資料與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在人員配置方面,需要根據醫院內部管理系統,配置各節點人員,并定期對節點人員進行考察與監督。
“區塊鏈+作業成本法”既保留了作業成本法原本優勢,又解決了成本信息失真問題。結合醫院運營現狀,以超聲科為例試行“區塊鏈+作業成本法”,可以在提供多維度、真實準確的成本信息基礎上,還有助于醫院成本作業與業務流程的優化,從而提高成本管理能力。但該運用對醫院信息技術方面的軟硬件設備具有極高要求,需配備同時具備信息技術能力與成本管理意識的人才,才能保障該系統在醫院中的順利實施,未來需對“區塊鏈+作業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