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濤,申艷紅,李 琛,邊衛東,張立彬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園藝科技學院河北省特色園藝種質挖掘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 河北 秦皇島 066604)
大櫻桃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人們最喜愛的重要水果之一,栽培面積大。其中歐洲、西亞、北美、南美、澳洲和東亞均有栽培,以歐洲和西亞栽培面積最廣,產量最大。其栽培特點是喜溫暖,好濕潤,忌寒冷,怕霜凍,年均溫在10~12 ℃為最佳栽培區域[1-2]。秦皇島市位于北緯40o附近,背山向海、氣候溫和、熱量充足、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在700 mm[3]左右,正處在我國大櫻桃栽培的北線上,特殊的地理環境適合大櫻桃等果樹的發展[4-5]。秦皇島市的地形、地勢差異大,雖然處于同一氣候帶上,但溫度上南緣與北端、沿海和內陸、高山與谷地之間均有一定差異。秦皇島市內不同的區域栽種的果樹種類相近或相同,其中大櫻桃是目前北方果樹中產值和效益較高的樹種之一。
根據秦皇島市大櫻桃生產栽培狀況,找出大櫻桃產業的短板和不足,降低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以期能夠更好地推動秦皇島市大櫻桃產業的健康發展;提高大櫻桃的質量,提早大櫻桃的上市時間;延長大櫻桃的供應期;促進大櫻桃產業水平不斷地提高。
1.1 栽培廣泛,但面積分布不均 大櫻桃在秦皇島的所有區縣均有栽培。2019 年秦皇島大櫻桃的栽培面積共計385 hm2;其中山海關區大櫻桃栽培面積最大,為200 hm2,占秦皇島大櫻桃栽培面積的50%;海港區次之,大櫻桃栽培面積為93 hm2,占秦皇島大櫻桃栽培面積的25%;昌黎大櫻桃栽培面積40 hm2(11%)、撫寧30 hm2(8%)、盧龍15 hm2(4%)、北戴河5 hm2(1.5%)、青龍2 hm2(0.5%)[1]。大櫻桃栽培的地域性分布不均勻,尤其是山海關為秦皇島面積第二小的區,但大櫻桃栽培面積最大。而海港區近些年種植面積增加最快。
1.2 主導品種形成,但品種更新較慢 秦皇島大櫻桃品種較為豐富,栽植品種20 多個。由于栽培歷史等原因,規模栽培的大櫻桃品種多為肉質較軟的紅色類型,品種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6-7]。老產區老果園主要以紅燈、薩米拖、早大果為主;新產區新果園以沙王、俄羅斯8 號為主,設施栽培以美早為主;其他品種間雜分布。大櫻桃品種紅燈為紅色,屬軟肉類型,雖然產量較高,但品質一般,容易感染病毒病且不耐儲存運輸。薩米拖的主要缺點是顏色不夠鮮艷,肉軟;早大果黏核,口味偏酸;美早容易裂果。近年來引入了部分大櫻桃新品種,目前尚在觀察之中。
1.3 均為嫁接栽培,但優良砧木缺乏 嫁接是利用砧木自身良好的抗性,使接穗品種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高產、矮化、省工、管理方便、品質提高等優點。秦皇島大櫻桃得以大面積種植,也是由于砧木的廣泛應用。當前秦皇島地區山櫻砧木仍是主流;近年來半矮化砧木吉塞拉6 的栽培面積有所增加,但總量仍然偏少;馬哈利等其他砧木有所栽培,但并不多見。但這些砧木分別有著不抗根瘤、不耐低溫、壽命年限短、不耐水濕、不夠矮化、較為費工的缺點。
1.4 栽培模式多樣,但設施規模較少 秦皇島市大櫻桃栽培模式主要有:一是春季開花夏季采收的露地栽培,二是冬季開花春季早收的設施溫室栽培,三是設施避雨栽培(冷棚栽培)。目前以露地栽培為主,2019年露地栽培362 hm2,占大櫻桃栽培面積的94%,設施栽培面積23 hm2,占大櫻桃栽培面積的6%。設施栽培主要以避雨栽培為主,面積18 hm2,占設施大櫻桃栽培面積的67%。促早溫室栽培5 hm2,占設施大櫻桃栽培面積的33%。采取哪種栽培方式是由資金和具體情況決定的。
1.5 病蟲種類趨多,不同模式差異明顯 秦皇島市大櫻桃設施栽培與露地栽培相比較,病害種類少,病害危害程度相對輕。設施栽培的主要有根瘤病、灰霉病、介殼蟲等,且設施大櫻桃裂果率低。露地栽培的大櫻桃除了以上幾種害蟲危害,還受到根腐病、流膠病、葉斑病、穿孔病、病毒病、天牛、金龜子、果蠅、刺蛾等病蟲的危害。近年來大櫻桃病毒病和果蠅危害有加重的趨勢。
1.6 生產成本雖高,但產值高效益好
1.6.1 露地栽培與設施栽培的生產成本構成 大櫻桃生產成本主要由肥料、農藥、種苗、薄膜、地布、人工等構成(表1),其中除去設施外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最大。設施栽培農藥使用費用低于露地栽培,肥料和種苗的費用一致。大櫻桃設施栽培比露地栽培生產成本高,主要是增加了大棚架、薄膜以及保溫設施的費用。鋼架的使用年限是10~15 年,保溫被使用年限是10 年左右,薄膜地布使用2 年左右。露地一次性投入的資金較少,成本分散,可以緩解資金上的壓力;而避雨和促早栽培則需要一次性投入較多的資金。
表1 秦皇島不同栽培模式的成本分析 /(元/667 m2)
1.6.2 露地栽培與設施栽培的產值和效益 從大櫻桃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單價、產量、產值和效益上來看(表2),都是設施大棚高,露地栽培低。其中促早栽培最高,避雨栽培次之,露地栽培最低。其原因有二:一是設施比露地采收上市早,主要采收期在早春,正是北方的水果的淡季;二是進口大櫻桃接近尾聲或因儲存時間過長,品質變差,而剛剛采摘的櫻桃品質新鮮、口感更好。所以,種植大櫻桃產值高、效益好。
表2 秦皇島大櫻桃露地與設施產值的比較 /667 m2
2.1 設施栽培少,果實品質有待提升 近年來大櫻桃生產發展迅速,大櫻桃單產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盛果期每667 m2產量高達500 kg 以上。種植大櫻桃的效益好,凈收益高;但仍存在著生產上盲目追求產量、為提前上市搶采搶收,使用催紅劑,過度依賴化肥,農藥使用不規范,裂果嚴重等問題,造成果實品質下降。尤其設施栽培少,露地栽培面積大。露地大櫻桃外觀及品質要差于設施內,所以在大櫻桃的外觀及內在品質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應擴大設施大櫻桃栽培面積,提高果實品質,拒絕采用使品質降低的生產方式。
2.2 規模小管理落后,缺乏特質品種 秦皇島大櫻桃多為一家一戶的零散種植,規模較小,從業人員年齡偏大,生產水平相對落后。人們對大櫻桃的消費習慣是喜好個大,肉硬、色深、味甜、核小的紫色或黑色品種。但秦皇島大櫻桃主栽品種卻存在著果個小、果肉軟、顏色淺、味道酸、易裂果等缺點。雖然有其他品種種植,但不同栽培模式下,規模化種植品種較為老舊,缺乏品質優良和具有獨特特質的大櫻桃品種適度栽培,直接影響秦皇島大櫻桃產業的發展。
2.3 多種果樹混種,呼吁建種植專區 秦皇島山地多平原少,人均可用耕地不足,所以秦皇島大櫻桃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淺山丘陵區。櫻桃喜水但怕水淹,雖然丘陵地帶可以更好地排水,利于大櫻桃的長期存活,但其區域內或周邊種植著蘋果、梨、桃、核桃、板栗等多種果樹。病蟲害在多種果樹之間相互感染遷飛和越冬越夏,加重了病害的發生和害蟲的世代累積,造成防治上的困難,進而使得大櫻桃在品質、產量上受到較大影響。呼吁規劃建立專門的大櫻桃種植區域。
2.4 冬春低溫霜凍,威脅大櫻桃生產 秦皇島冬季氣溫低,冬季的極端低溫是大櫻桃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春季的晚霜也會使花芽、花朵凍壞,造成減產。2018和2020 年春季大櫻桃開花過后,全國都發生了大范圍的低溫霜凍天氣,2021 年初的極端低溫使得秦皇島地區的大櫻桃花芽受凍40%以上。低溫天氣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盡量采取防霜凍措施或建立設施溫室,即可提高品質,減少裂果,又可避免凍害,增加效益,一舉多得。避免在最低溫超過-20 ℃的低溫區域和低洼地帶建園。如果必須在該區域內建園,要務必提早建造設施大棚或溫室,以防御低溫危害。
3.1 合理區劃,突出地域優勢 秦皇島南部沿海低海拔地區,夏季往往受雨水影響比較嚴重,排水有一定困難,再加上離海距離較近,風大,地下水位高,有鹽堿,不利于大櫻桃的生長,應當慎重發展;南部平原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條件好,可以發展促早栽培;中部地區為淺山丘陵區,由于受到山的阻擋,風的影響相對較弱,在非風口和非低洼地建議發展避雨和促早栽培;北部山區由于冬季氣溫太低,不適合露地和避雨栽培,但可以發展溫室延遲栽培,利用其上市晚的優勢,滿足7 月以后的市場需求。根據氣候地形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區域規劃,形成不同區域,不同大櫻桃品種,不同栽培模式的特色產業。
3.2 增加設施,提高櫻桃品質 促進設施大棚建設,推廣設施栽培,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秦皇島雨水相對于內陸多、濕度大,露地栽培大櫻桃病蟲害多,裂果嚴重。設施栽培減少了風雨造成的病菌傳播,有效地阻止了害蟲進入大棚產卵和危害,給大櫻桃生產多加了一道保護屏障,使得設施栽培較露地栽培病蟲危害程度相對更輕,裂果更少,口感更佳,品質更好。
3.3 完善定位,實施品牌戰略 為了秦皇島大櫻桃產業更好的發展,首先要建立好“高品質”的市場定位,按照生產高品質大櫻桃的要求組織生產,逐步淘汰低品質的生產方式。建立大櫻桃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促進電商發展,積極促進和引導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農民協會對市場進行仔細分析,細分市場。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口感、大小、顏色),進行差異化營銷,創建統一品牌或申請地理標識,進一步擴大和提高秦皇島大櫻桃的市場占有率,防止出現銷售難的現象。
3.4 引育結合,調整品種結構 秦皇島現有大櫻桃規模化主栽品種較少,類型不豐富,特質品種缺乏。因此,要積極引進、培育和推廣一些具有口感好、色澤鮮艷、果個大、耐儲運等鮮明特色新品種來豐富市場。針對大櫻桃品種普遍不耐低溫的特點,應積極選育耐低溫品種。研究培育富含香氣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大櫻桃品種,可以進一步優化和豐富品種資源。選育綜合抗性好的品種和砧木始終是大櫻桃育種的主要方向。
3.5 綠色防控,執行“雙減”政策 針對主要栽培產區建立觀測站點,對病蟲害發生的情況,相關的環境,進行記錄并統計分析,建立大櫻桃的病蟲害預測預報的模型,建全大櫻桃病蟲害預警系統,指導農民科學使用農藥。對秦皇島各大櫻桃產區的土壤進行監測和檢驗,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和大櫻桃的需肥規律按需施肥,降低肥料成本,減少污染和浪費,為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病蟲害的減少,就意味著農藥的使用量減少,按照大櫻桃的需求規律施肥,減少了肥料的使用,也符合目前農業的“雙減”政策。
3.6 建立專業市場,促進櫻桃銷售 目前整個秦皇島市缺乏一個專業的大櫻桃批發市場,現有市場多為路邊自發形成。專業市場內建好冷庫,物流、運輸、計量等場地輔助設施可以吸引一大批采購客商前來收購櫻桃,促進旺季大櫻桃的銷售。另外,大櫻桃在批發市場和終端零售上的價格差異較大。一方面:由于農民和農業類企業、合作社缺乏終端銷售渠道,部分利潤被流通環節和零售終端拿走,造成農民、農業合作社及農業企業種植的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流通環節和零售終端的損耗比較大,流通和零售過程中的風險也比較大。鼓勵農民、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建立網絡銷售平臺,發展直播模式,直接供應[8-9]。即可以緩解和消除種植業者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現象,提高農業從業者收入,改變其不利的弱勢地位,又可以減少流通環節中所造成的損失,最大程度地保持新鮮品質。
綜上所述,建議秦皇島市可以在適宜區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發展櫻桃種植。北部深山區由于極端溫度低慎重發展露地栽培,利用物候期晚的優勢發展延遲栽培;中部淺山丘陵區排灌條件良好的地區發展避雨和促早栽培;南部平原區建議發展促早設施栽培。另外,要支持成立專業市場,鼓勵開展冷藏儲運和保鮮加工,促進電商進入。為今后大櫻桃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