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發展電子商務逐步走向世界,跨境電商的發展帶動我國經濟朝著更開放的方向發展,并且將逐漸成為我國今后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商正以迅猛之勢飛速發展,現階段百花齊放,可是繁榮昌盛的背景下跨境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不得不重視。對于現代企業而言,不論是創業或者是企業,投資發展均存在巨大機遇,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國際經貿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認清利弊,才能使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可持續地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跨境電商;國際經貿;利弊
跨境電商在實體經濟逐步飽和的今天,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動力。面臨這種情況我國應該蓄力迎接這場挑戰,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利用跨境電子商務來帶動我國經濟與社會進步。現階段我國的電子商務在國際經貿中的發展參與度很低,由于各方面并不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紛亂,成為了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學習歐美發達國家運行的優勢,分析運行機制促進跨境電商的合理發展。
一、跨境電商增長趨勢分析
1.海外需求量上漲
2020年后中國外貿進出口狀態良好,2020年統計數據中,跨境電商進出口數據為1.69萬億元,增長幅度與上一年相比增長31.1%,跨境電商成為穩定外貿的主要力量,外貿企業超過萬家,跨境電商成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首選,也是現階段外貿創新發展的主要力量。據浙江某國際貿易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2014年進入跨境電商行業,2018年開始做跨境電商出口,一直保持50%的速度增長。在電商發展中這僅僅是一個案例。據海關統計,跨境電商在2019年-2021年之間,出口貿易額出現不降反升的現象。現階段消費力量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從線下或被動或主動地轉移到線上,線上消費成為消費者采購的主要渠道。現階段國際局勢受到疫情影響,工廠生產多處于停產狀態,海外消費對中國制造需求上升,電子產品和日用品等受到國際市場的喜愛。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出口筆記本電腦的交易金額達到2.51萬億元,增長幅度為8.5%。為保證海外消費量,滿足海外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應充分利用國內制造業供應鏈的成熟與完整,靈活調整產品實現逆勢增長。
2.海外倉節省成本
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來看,新冠疫情給人們帶來巨大挑戰。經濟發展受困,航空流量減少,跨境電商因物流配送慢而導致成本上升,清關困難、退換貨緩慢等各種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國積極制定策略,國家提出政策為跨境電商發展注入活力。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中國與沿線國家不斷深化雙邊合作貿易,深化加速落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立。海外倉模式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選擇,和其他物流相比海外倉可以節省約20%的物流成本,產品的破損率下降,買家用戶體驗良好,賣家營業額上升。從各方面來看新冠疫情加速了數字化新外貿趨勢,技術創新為跨境電商的發展作出良好引導。比如阿里巴巴集團通過線上展覽、音頻洽談、智能翻譯、報關等拉近買賣雙方之間的距離,在互聯網平臺完善的基礎上平臺可以精準解決賣家存在的問題,以及確保運輸、跨境支付等環節的暢通,使跨境貿易得以順利發展。
3.商品需改革與創新
在海外,中國商品物美價廉、產品設計出色,在經濟不斷發展、時代不斷前進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產品走向海外,消費者也在不斷升級,經歷快速增長和野蠻生產的過程,在產能調整的過程中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迎來轉機,需改善庫存、穩健經營和穩定市場。現階段需求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國外貿企業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市場已經成熟,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進一步打開新興市場,比如澳大利亞、新加坡等。了解海外國家的貿易法規,另外在發展中也要充分了解國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以消費者需求作為出發點做好差異化設計,更好地服務本國消費者,讓市場能夠更健康、持久地發展。
二、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經貿產生的影響與特征
1.影響
(1) 經貿方式的改變
跨境電子商務改變了世界發展方向,在國際經貿的運用中促進了世界的改革與進步。現階段每一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跨境商務,部分國家發展良好,但是部分發展落后,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巨大,但是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向發達國家借鑒經驗。傳統的經貿發展中人們都是以現金、支票的方式來交易。電子商務背景下面對面交談已經不是經貿發展的主要方式,現階段經貿發展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電子商務,另一種是不完全電子商務,完全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巨大,人們應重視完全電子商務在現階段發展存在的潛力,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貿易中能跨越時空局限的特點。對于經濟發展而言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必然會促進國際跨境貿易的改革,甚至會革新發展方向,讓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2) 營銷方式改變
結合當前發展來看營銷方式改變是貿易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體現,營銷方式的轉變縮小了國際之間的范圍,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密切。改變了傳統營銷活動受時間空間局限的問題,企業與客戶能7×24小時進行溝通。沒有第三方的參與,消費者與企業可以直接交流,說明自己的需求。定制銷售是營銷方式改變的體現,企業根據消費者需求直接生產出來的產品,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線上營銷是國家與國家之間貿易發展的趨勢,線上平臺的出現,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便利。
(3) 降低生產成本
電子商務加入進出口貿易之后,生產成本也顯著降低,沒有中間商的加入,企業將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沒中間商差價,生產成本與營銷成本也顯著降低。企業采購成本降低,企業在采購的時候通過電子商務直接采購,節省中間的成本,成本降低后售價也會降低,消費者的體驗感也會更好。
2.跨境貿易發展特征
(1) 全球化
傳統對外貿易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逐漸深化,展示明顯的國際性特征,但是發展仍舊存在明顯地理空間限制,國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在跨境電商背景下突破了地域空間限制,通過國際電商平臺,讓企業能夠對商品進行評估,消費者能夠對商品有全面而詳細了解,讓其擁有更多選擇,國家之間的交易不再需要其他國家參與,能夠直接購買商品。企業通過這個平臺將產品銷售到全球范圍,在發展中不會受到訂單限制、客戶限制、地域限制,銷售商品的過程中流動性大大增加,在依托物聯網的基礎上打通整個國際市場,讓整個市場連接更順暢、緊密。
(2) 及時性、即時性
跨境電商具備的顯著特征就是信息的即時性與及時性,在電商平臺支持下能夠及時發布產品的相關信息,及時看到型號和顏色。當銷售商品改變系統會立即更新庫存,消費者的訂單能夠及時處理。電商訂單處理也可以瞬間完成,商品信息在不同消費者之間流動,訂單、付款服務完成,交易過程簡單而成本低。交易也可以快速完成,訂單生成之后付款成功,物流信息立即同步。
(3) 多樣性
電商不局限于企業與企業、客戶、國家等,更主要是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平臺,創新管理內容。很多小訂單在跨境電商平臺稅率低,部分甚至能免稅,消費者購買更便利選擇更多樣,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消費,同時也可以成為平臺上的銷售者獨立銷售自己的產品,打破傳統貿易中角色的限制。
三、我國的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中國以極短時間快速成為發展最好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市場是殘破的,并不完整,在傳統基礎上傳承下來的經濟環境,受到近代史的影響,改革開放后百廢待興,大興土木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如雨后春筍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國吸引國外投資,成功成為發展進出口最快的國家,經濟全球化是我國經濟貿易發展中最明顯的特征,在這樣的環境下電子商務應盡快轉變發展模式,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尋找更好的未來。現階段跨境電商在我國發展中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跨境電商大環境下人們通過互聯網就可以購買產品,因此線上營銷發展速度非常快,以網絡來滿足人們的交易,滿足各種需求促進貿易更好更快發展,在不斷發展中電子商務會受到現代技術、現代經濟理念影響,為現代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可能。部分進口商品符合人們的需求,人們用這個途徑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產品,我國擁有很多海外購物網站,同時也有專門的國內購物網站,這都是跨境電商服務模式的體現。商品信息通過賣家設計專門頁面,讓人們充分了解產品的價格、功能、各項指標等。但是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仍舊存在不足,人們仍舊需要對未來進行深刻分析,不斷完善國家經濟與貿易發展。但是現階段國際經貿仍舊存在不足需要被重視,如跨境電商發展經驗有限,可借鑒經驗也有限;另外網絡環境并不安全,網絡信息安全也是人們研究中的重點,特別是貿易中資金安全問題備受重視。電子商務形式很多,雖然也有部分規則約束,但是由于現行法律法規對電子商務活動中部分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糾紛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說明,導致電子商務出現問題的時候很難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電子商務市場管理混亂交易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對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極為不利,這個問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帶一路”為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極大挑戰。“一帶一路”是我國與沿線國家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也是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途徑,與沿線國家發展的基礎上,也可以將中國的產品帶出國門,走向全世界,以及將產品帶入中國。這個過程中主要的連接途徑是商品交易,電子商務發展為商品交易創造了良好途徑。我國應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吸收電子商務體系和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這樣跨境電商發展也會越來越完善。
四、跨境電商發展存在有利與不利
1.有利因素
(1) 提高貿易的便利性
跨境電商平臺縮短國際貿易之間的地理差距,節省外貿發展成本,消費者選擇面更廣。無論是跨境電商的發展,還是傳統國際貿易,貨物在通關之后才可以入關進入消費者手中。但是現階段清關效率低下、貨物量巨大,這已經成為阻礙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跨境B2C業務中小包裹擴散分類增加清關時間,這種情況下重要的伙伴國家需要共同努力,創造貿易便利化途徑。
(2) 消費者權益保護愈發被重視
傳統消費者與商品買賣雙方交易來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產品,跨境電商發展背景下交易形式被改變,離線交易形式出現,消費者自助下單,消費者選擇面廣,但是消費者也只能通過賣方所提供的信息來了解商品,仍有權益受損的可能。跨境電商中消費者購買產品質量有時得不到保障,當消費者購買到假貨之后導致自己的權益受損,在跨境的情況下清關過程緩慢,退貨時間長,運費處理、關稅成本等都限制了跨境電商發展,國內電商更重視保護消費者,因此降低跨境消費的積極性阻礙了貿易發展。在全球貿易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紛紛出臺消費者保護協議,同時應盡量協調權益,調整國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既要適應國際規則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也要倡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3) 催生外貿綜合服務體系的存在
跨境電商用戶增多,訂單金額從低到高不等,包裹大小不一,小企業在發展中報關管理不合理則很難承擔高額服務成本,這很難刺激國內小企業的活力,只有少部分企業能夠承擔如此巨大的管理成本。我國跨境商務在報關、征報、核查、退稅各方面的效率仍舊低于部分國家,服務成本反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能夠整合中小企業的營銷服務模式,整合業務內容來提高中小企業管理效率,節省成本。外貿服務平臺批量加工同類產品反而降低外貿企業的成本、清關、退稅等,在享受大型企業待遇的同時整合發展內容,促進了金融經濟的發展。
2.不利
(1) 網絡安全
物聯網、數字化背景下網絡環境越來越復雜,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是資源,消費者的信息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形成信息,這也是信息的一部分。消費者個人信息披露不僅影響消費者個人體驗,甚至影響到企業、行業、國家,是擴展性問題。現階段支付國際化成為趨勢,跨境電商可以選擇的支付方式越來越多,國內支付寶有銀聯、支付寶等方式,Apple支付、Visa支付也進入國內,多種支付方式并存,存在多樣化發展,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產生信息泄露。現階段國際化趨勢越來越復雜,這種局面已經不可逆,在這種局面下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備受重視。各國之間需要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增強在網絡安全威脅方面的防控能力,加強政策方面合作,保證網絡安全。
(2) 物流費用隨之增加
貿易物流加快,物流費用增加,產品成本也隨之提高。在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跨境電商貿易訂單量增加,訂單數量不斷上漲,銷售遍及世界各地。我國的跨境電商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刺激物流行業發展,物流業為電商發展作出鋪墊,但是物流企業也承載巨大壓力。傳統外貿物流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國際化形式下跨境電子貿易的發展需要,不能高效、便捷、及時發展。另外運輸成本增加的同時國際物流貿易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物流交易、物流發展。雖然當前電子商務平臺為了降低成本而在海外設立倉庫,及時保證交易順利完成,但是在發展中需要意識到并非所有電商都適合海外倉,還應該探索新的物流服務模式。
(3) 出口產品分類并不均衡
結合當前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出口產品發展來看,3C數字產品含量為37.7%,服裝服飾占比為10.2%。可以看出貿易出口主要是中低端消費,結合中國制造業發展來看,中國3C產品生產規模和標準化程度比較高,但是比較不利于國內廣大市場的調整,品種結構種類復雜,調整困難。出口產品集中在電子產品、輕工業方面,相反第三產業占比更重,在這種趨勢影響下很容易出現兩極化特征,由于馬太效應,這種增長趨勢雖然能在短缺內擴大貿易范圍,企業能快速占領市場,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產品結構有失衡的隱患。
可以看出現階段的國際市場為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但是其中仍舊存在不利,現代電子商務企業需要結合發展中存在的不利,探尋途徑去改善。筆者認為現階段的電子商務企業可以通過采取多樣化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創新發展途徑,積極參與到國際商務中,參與國際協調合作中,促進中國電商企業快速認識到本身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中企業應積極參與到國際商務行動中做好協調,強調參與度,在其中獲取更多經驗,得到更好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跨境電商的發展在當前占比極高,發展良好。大部分企業積極參與到電商中,電商市場快速打開,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比傳統更具備優勢。但是可以看出跨境電商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存在缺陷和不足,這需要加強對電商的管理與協調,結合現狀分析所存在的問題,找出合理方向推動我國經濟穩定而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云昕,辛玲,劉瑩,喬晗.優酷土豆并購案例分析——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會計指標分析法[J].管理評論,2015,27(09):231-240.
作者簡介:王琳(1988.01- ),女,籍貫: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本科,昭通市職業教育中心,中專講師,教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