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清,宋海峰,田偉龍,郭榮榮,宋二虎
(河南新太行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鄉 453000)
鋅銀蓄電池壽命衰減主要是由鋅負極衰減導致的[5],其主要機理如下:
耐壓鋅銀蓄電池反應式為Zn+AgO+H2O=Zn(OH)2+Ag,鋅負極的放電反應產物Zn(OH)2在電解液里表面部分以鋅酸鹽的形式存在,由于鋅酸鹽的堿溶液比重大,擴散的同時會沉積在電池底部,導致充電時鋅不能在原溶解位置沉積,從而使負極板頂部溶解后在電極底部以海綿狀析出,隨著充放電的繼續,負極板上部逐漸減薄,下部逐漸增厚,負極板上下部容量不一致,造成容量衰減。
鋅電極在充放電過程中會形成一層薄密難溶的氫氧化鋅薄膜層,并覆蓋在反應表面上,致使鋅繼續溶解受到妨礙而發生了鈍化[6-7]。電極鈍化的時間、程度與放電電流密度大小、電解液溶解鋅酸鹽的能力有關,隨著充放電循環次數增加,活性物質及真實反應面積減少,鈍化加劇形成板結現象。
鋅負極表面細小的鋅粉顆粒自由能較高,放電時會優先溶解,顆粒較大的鋅粉會滯留,并在充電時沉積成鋅晶核,經過反復多次充放電循環后,鋅負極表面逐漸聚結,小顆粒鋅粉消失,大顆粒鋅粉增多,最終形成小表面積的結節狀結構,電池容量降低。負極鋅粉與極板骨架結合不牢,活性物質脫落,促使電池容量降低。
放電時電池內部溫度升高,常溫下飽和的鋅酸鹽電解化,因鋅酸鹽溶解度增加而不飽和,鋅負極在堿中的腐蝕速度加快,導致可放電的負極活性物質鋅減少,電解液中鋅酸鹽濃度增大。放電完畢后,隨著電池內部溫度降低,在鋅負極表面沉積出難溶的ZnO,使鋅負極的真實表面積減小、活性下降、容量降低[8]。
解剖壽命終止后的電池發現,鋅負極板會發生形變。負極物質整體呈現由上向下逐漸增厚的現象,極板上部有物質脫落并向下部堆積,同時中間部位出現鼓包、硬塊,因此極板會失去活性(見圖1)。

圖1 鋅負極板切面圖
測試壽命終止電池的正負極板容量,主要措施是拆解壽命終止電池,取出正負極板,洗凈烘干,然后用新制備的荷電態負極板、正極板與拆解的正極板、負極板配成組,分別進行測試。正極板容量測試:采用1 片壽命終止的正極板、2 片正常負極板和隔膜模擬電池裝配進行組合;負極板容量測試:采用1 片壽命終止電池負極板、2 片正常正極板和隔膜模擬電池裝配進行組合。常溫條件下,均采用相同電解液以1.5 A 恒流放電至1.0 V,進行極板容量測試。從圖2 壽命終止極板容量的測試結果看出,單片正極板容量為27.0 Ah,單片負極板容量為20.8 Ah,鋅負極板在循環過程的容量衰減情況較正極板嚴重,負極限容導致循環壽命終止。

圖2 壽命終止的極板容量測試情況
耐壓鋅銀蓄電池負極物質由氧化鋅及金屬鋅粉組成,質量組成比例一般為氧化鋅70%~85%,金屬鋅比例為30%~15%。因氧化鋅電阻大、導電性差,蓄電池在放電初期,負極活性物質為氧化鋅,需在負極物質中添加金屬鋅提高負極導電性。此時,鋅粉主要是導電而基本不參與電極反應,故活性鋅粉的應用能有效提高負極活性物質的利用率。
對金融資產的重分類,可以有: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重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重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及兩類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之間的相互分類三種類型的六種業務。對于不同類型金融資產的重分類,其會計處理在新準則中都有相關的規定,以下通過粵信公司購入KY公司債券這一案例,分別探討三種類型金融資產之間進行重分類的會計處理方法。
調整負極物質的配方(質量比例),進行循環壽命的對比驗證,測試結果見圖3。從壽命衰減趨勢來看,負極物質采用比例高的活性鋅粉,蓄電池容量的衰減速率會減慢,有助于壽命的延長。

圖3 負極不同配方壽命衰減率對比
耐壓鋅銀蓄電池容量會隨使用循環次數增加而衰減,此過程中,負極衰減較快。調整耐壓鋅銀蓄電池的正、負極容量比,可提升鋅銀蓄電池的循環壽命。以XYG110 電池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不同的正、負極容量配比進行壽命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見圖4。數據表明,正負極容量配比較低時,會影響蓄電池壽命;隨著配比的增加,蓄電池壽命會增加;當配比增加到一定值后,壽命提升趨于平衡狀態,隨著配比的繼續增加而不再提高。

圖4 正、負極理論容量配比對蓄電池壽命的影響
2.3.1 極化內阻
通過調整正、負極板厚度,改變極板數量,調整電池放電電流密度,改變正、負極放電過程電化學極化。以XY110 電池為研究對象進行壽命測試,電池樣品參數見表1,測試結果見圖5。數據表明,降低極化內阻,能緩解負極陽極鈍化情況,延長鋅銀蓄電池循環壽命。

表1 電池樣品參數

圖5 極化內阻對電池壽命的影響
2.3.2 歐姆內阻
通過調整集流體厚度及網孔密度,來降低正、負極的歐姆內阻,鋅銀電極網孔結構見圖6,集流體參數見表2。試驗以XY540 電池為研究對象進行壽命測試,測試結果見圖7。數據表明,相對細密的集流體可降低歐姆內阻減少溫升,延長使用壽命。

圖6 鋅銀蓄電池集流體

表2 樣品電池集流體參數

圖7 歐姆內阻對鋅銀蓄電池壽命影響
由壽命后期鋅負極極板狀態可知,隨著循環次數增加,極板上部活性物質逐漸脫落至極板下部,導致上部的負極容量不足,下部富余堆積。針對此現象,設計極板上、下部由厚逐步減薄,可部分彌補鋅銀蓄電池負極隨著循環次數增加引起的形變弊端。該工藝加工蓄電池與原工藝(上下極板厚度一致)加工的蓄電池進行壽命測試,測試結果見圖8。數據表明,負極異形極板設計,能降低因鋅酸鹽沉積導致的蓄電池負極容量衰減,提高蓄電池壽命。

圖8 極板結構對蓄電池壽命的影響
為驗證不同放電制度對電池使用壽命的影響,分別采用兩種放電制度進行電池循環壽命試驗:一種是540 Ah 額定容量放電(實際初始容量約為850 Ah,可視為64%淺放電),另一種是100%DOD深放電。同時,淺放電的電池定期(第10、20、30……次)進行一次100%DOD深放電。不同放電制度下電池容量衰減的循環次數壽命試驗情況如圖9 所示,額定容量放電較深度放電的容量衰減率明顯放緩。

圖9 不同放電制度下的循環次數容量曲線
以XY540 單體電池按8×9 排列串聯而成的蓄電池組為研究對象,進行25 次充放電試驗后,分別對該72 只單體電池進行容量測試,單體電池在電池箱中的位置與其對應的容量排布情況具體見表3。

表3 XY540 蓄電池組容量排布(8×9 排列) Ah
從表3 的電池容量及位置分布情況看,容量分布呈現出分層現象,且由外層至內部逐步降低。而通過管理系統監測的單體電池溫度也會隨排布位置而變化,排布位置由內到外呈現出溫度由高到低的梯度變化。經分析,蓄電池組在充滿絕緣油的電池箱內已進行25 次充放電,因充放電本身產生熱量會導致整組電池及絕緣油產生較高溫升,因位置排布不同導致的電池組內外部單體電池溫差會超過10 ℃,長期的高溫會導致電池容量衰減過快。故循環使用過程中可通過調整單體電池內外層的排布位置,來減緩高溫對蓄電池容量的影響,延長蓄電池組的整體壽命。
采用11 000 米鋅銀主蓄電池進行循環壽命驗證。主蓄電池包括主蓄電池組(72 只XY540 串聯)、電池箱、電池管理系統、補償皮囊和補償油、水密接插件、傳感器等。主蓄電池初始容量為802.5 Ah,經傾斜放電、12 次壓力桶試驗、振動放電、低溫放電及額定容量壽命試驗,在循環至25 次對主蓄電池組72 只XY540 電池內外排布方式進行調整,第50 次容量為573.3 Ah(>540 Ah),即滿足設計壽命要求。
本文在現有耐壓鋅銀蓄電池特性的基礎上,通過調整部分設計、加工及裝配方法,驗證了相關的改進措施,得到以下結論:
(1)調整負極物質的配方,采用比例高的活性鋅粉,蓄電池容量的衰減速率會減慢,有助于壽命的延長;
(2)不同的正負極容量配比會影響蓄電池壽命,當正負極容量配比較低時,蓄電池壽命衰減快;隨著配比的增加,蓄電池壽命會增加;當配比增加到一定值后,壽命提升趨于平衡狀態,隨著配比的繼續增加而不再提升;
(3)降低耐壓鋅銀蓄電池內阻,無論是通過增加極板片數,降低放電電流密度,還是增加集流體的導電面積,均能緩解負極陽極鈍化情況、降低充放電溫升,并對耐壓鋅銀蓄電池的壽命有提升作用;
(4)采用異型極板結構設計方式,極板上、下活性物質呈遞減分布,能緩解負極物質向下部堆積,大大延緩壽命衰減,明顯提升蓄電池壽命;
(5)耐壓鋅銀蓄電池進行淺充放,能降低蓄電池容量衰減速率,有效延長蓄電池循環壽命;
(6)蓄電池組循環使用后,電池容量會隨不同排布位置引起的溫度差異而變化,可通過調整單體電池內外層的排列位置,來有效延長蓄電池組整體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