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剛剛
三月的貴陽,春暖花開,陽光明媚,走進云巖區鹽務街街道宅吉小區百臘井院落,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柏油路面、智能高端的健康小屋、寬敞明亮的閱讀書吧、修葺一新的文化公園,以及居民群眾寫滿幸福感的笑臉。
“老舊小區改造后,生活環境變好了,心情也更加舒暢了,老房子也住出了新滋味。”正在和朋友下象棋的小區居民許樹俊說。
2021年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陽市考察調研時來到觀山湖區合力惠民生鮮超市,察看春節前市場供應、年貨供銷、物價運行等情況。
貴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強省會”中強民生,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扎實辦好以“菜籃子”工程、“一圈兩場三改”建設等為代表的民生實事,著力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每天上午7點,天才微微亮,但位于貴陽市修文縣的貴陽農產品物流園已經是熙熙攘攘,來自四面八方運送蔬菜的車輛從這里進進出出,顯得格外繁忙。上午9點,在觀山湖區合力惠民生鮮超市(陽關店),貴州農產品專區堆放著西紅柿、黃瓜、白菜等各類鮮蔬瓜果,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選購。
貴陽農產品物流園是貴州省最大的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是政府為實現“菜籃子”保供穩價的重要民生工程,不僅為全省88個區縣設立了扶貧專區,還與合力惠民生鮮等20余個大型商超簽訂了采購協議,構建了一條從田間地頭直達百姓餐桌的綠色農產品流通供應鏈。
在觀山湖區合力惠民生鮮超市(陽關店)內設立的“蔬菜專區”,共有200多個蔬菜品種,其中30種蔬菜加上其他民生必需商品,總共有40種商品執行政府指導價,價格比周邊市場便宜10%至30%不等。
觀山湖區商務與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李茜陽介紹,全區已建成19家惠民生鮮超市,超市60%面積銷售蔬菜、水果、肉類等生鮮產品,商品零售價格加價均不高于本市同期批發均價的30%。超市還設置了“一元蔬菜”專區,2021年銷售白蘿卜、大白菜、土豆等“一元蔬菜”2000噸,累計讓利市民約350萬元。
貴陽還全力推進惠民生鮮超市建設,2015年以來,市區兩級財政累計投入近5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惠民生鮮超市建設和持續運營。目前,貴陽市已建成154個惠民生鮮超市,滿足了市民“菜籃子”的需求。同時,加大“農超對接”,堅持“保本微利”經營原則,把實惠讓給農民和市民。

大山洞街道陳家牛肉粉進新園小區路段(鄭宇瀟/ 攝)
市民陳紹碧家住觀山湖區美的林城時代小區,對于這個家門口的生鮮超市贊不絕口:“現在,我們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了,超市就在家門口,蔬菜不僅品種多,而且價格便宜、質量放心、服務貼心,我們的幸福感滿滿。”
2015年以來,市區兩級財政累計投入近5 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惠民生鮮超市建設和持續運營。
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推行黨建網、平安網、民生網“三網融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立足發展的高度、治理的維度和民生的溫度,貴陽創新提出“一圈兩場三改”建設,明確圍繞“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鐘生活圈,建好停車場和農貿市場“兩場”,加快推進棚戶區、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三改”工作,把“三感社區”打造成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15分鐘生活圈,即居民在出門15分鐘步行距離的社區生活圈里,所配備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在貴陽市南明區山水黔城社區的15分鐘生活圈內,包含了幼兒園、小學、初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超市、籃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室以及社區擺渡車等公共配套設施。
在山水黔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居民劉彩每天都會到舞蹈室與舞友一起練習舞蹈。“自從社區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來,我們這些愛好文藝的人有了活動陣地,從家里過來只需要幾分鐘,生活很充實。”劉彩笑盈盈地說,現在,小區居民無論是就醫、就學,還是出行、購物等都能在一個生活圈里完成。
走進位于貴陽市烏當區的心怡農貿市場,過道寬敞干凈、功能分區清晰、配套設施完善,讓人眼前一亮。“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后,環境變好了,像超市一樣整潔清爽,干凈衛生,讓我購物的心情更加舒暢。”居民劉曉霞說。
隨著棚戶區、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的加快改造,貴陽街頭巷尾正發生著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新變化。貴陽市南明區改造后的湘雅街道文雅巷令人眼前一亮,整潔平坦的瀝青道路、粉刷一新的圍墻、郁郁蔥蔥的墻邊綠植……之前地面坑坑洼洼、垃圾遍地、下雨天污水橫流的現象不復存在。
家住貴陽市云巖區八鴿巖街道轄區北京路241號的老人游京陽,在去年終于結束了長達20余年爬樓梯回家的日子。“老舊小區改造真是件惠民利民的大好事,給老樓房加裝電梯,真正解決了老年人出行難的問題,下樓鍛煉更方便了。”
數據顯示,2021年,貴陽貴安啟動實施“15分鐘生活圈”項目752個;建成公共停車位20122個;完成30個農貿市場的標準化改造提升,優化調整惠民生鮮超市門店網點14個;計劃實施的5萬戶棚戶區改造已全部完成征收(預征收)簽約工作;計劃實施的5萬戶老舊小區改造全部完成;計劃改造360條背街小巷已全部完成工程性治理,打造70條示范街、樣板街。
交通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檢驗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試金石”。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的突出問題。
為此,貴陽召開了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專題會議,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分清輕重緩急,陸續打通一批斷頭路、疏通一批瓶頸路、暢通一批微循環,讓市民出行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早上8點,在貴陽市觀山湖區的金融城路口,數名交警正在指揮車輛有序通過,志愿者在路口各方向的人行橫道口指揮行人過馬路,整體交通秩序井然,機動車、行人均按規定通行。“這個地方車流量大,原來一直很堵車,但最近這幾周我每次路過都覺得通暢多了。”附近居民說。

貴陽城市風光
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觀山湖分局八大隊教導員劉川說,現在金融城路口早晚高峰期通行能力提升約30%,交通擁堵情況得到有效改善。同時,交警還積極與轄區街道辦事處聯系,增加路口志愿者,引導行人和電動車過馬路。交警在現場執勤時,還對不戴頭盔的電動車駕駛員進行現場查處。
四光路口是貴陽市烏當區往返云巖區、觀山湖區的重要路段,每天早晚高峰,路口車流、行人密集,交通擁堵嚴重。近日,市民張敏駕車從烏當區前往云巖區方向,不到三分鐘就通過了四光路口,這樣的通行速度令她十分驚喜。
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烏當分局三大隊隊長蔣宏宇介紹,通過調整車道、優化信號燈配時、定人定崗加強路面疏導等方式,四光路口車輛通行率提升了30%。“我每天上下班必過這個路口,以前沒有十幾分鐘是過不去的。現在每天上下班經過這里都非常通暢,明顯感覺到紅燈時間縮短、車流減少了。”張敏說。
連日來,在貴陽市交管部門“一點一策”精細化治理和“1+N”多部門聯合治堵下,像四光路口交通暢通指數提升這樣的好消息不斷傳來。
百度地圖交通大數據監測結果顯示,在全國城市擁堵指數排名中,貴陽2021年第四季度排名由前一年同期的第3名降至第12名,2022年1、2月全市月均擁堵指數和擁堵里程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高峰擁堵指數下降11.1%,高峰擁堵里程下降52.4%,高峰車速提升14.1%,人民群眾出行暢通便捷程度持續提高。
在貴陽,良好交通環境成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增長點。2022年,貴陽將按照“政府總調度、交警提需求、社會提意見、部門抓落實”的工作原則和“固成效、防反彈、促提升”的工作目標,從完善數據分析、“一點一策”、強化指揮調度、深化智慧交通、優化硬件基礎五方面縱深推進治堵工作,全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常念民之所憂,常行民之所盼,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著力實現“強省會”的根本目的。以“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為基礎,以切實的民生舉措回應民生關切,貴陽大地正發生著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件件實事正共同勾勒出“幸福城市”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