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推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適的融合方案,并根據融合情況及時調整方案。兩者融合過程中要對各個環節進行處理,找出融合關鍵點,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高效融合,提高會計工作的實效性。通過深入分析兩者融合的必要性,可以改善傳統會計工作的不足,發揮其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作用。文中分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點,結合實際情況給出推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策略,切實發揮會計工作推進企業健康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組織架構;信息共享;融合質量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推進我國會計理論體系的完善與成熟。會計理論體系的成熟與發展,在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面起著重要作用。企業財務會計過程中引入管理會計,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適的融合方案,實現兩者的高效融合。同時,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已成為當前會計的主要方式,需要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尋找兩者之間的異同點,最終實現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
一、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財務會計作為企業管理運營的基礎,其重要性可想而知?,F代企業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重要性體現在多方面,通過兩者融合可以強化企業內外溝通、提高企業管理質量、控制各類會計風險及提高財務監督質量。具體如下:
1.加強企業內外溝通
財務會計需要收集、整理及處理企業相關的原始數據,通過對數據分析評價,可以得出企業最真實與準確的財務情況,預測下一階段的經濟活動,給管理決策提供借鑒。
同時,財務部門整理的財務情況也需要向外界公布,讓股東及社會了解企業的運營情況,幫助政府部門宏觀調控行業,提高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質量,切實發揮財務會計推進企業健康發展的作用。
2.提高企業管理質量
企業運營管理的內容較多,但財務會計卻是基礎內容,也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直接關系到資金運轉,需要與會計相關的經濟活動進行處理,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開展保駕護航。
日常運營管理時如果會計工作不合理,企業經濟活動就無法順利開展。同時,還需要合理分配企業的資金、完成資金發放、推動企業生產活動正常進行。因此,通過強化財務會計,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管理質量。
3.有效控制財務風險
企業日常運營中財務風險是不可回避的話題,財務風險出現意味著企業財務會計出現問題,企業面臨著危機與挑戰,因此要強化企業財務會計,避免出現財務風險問題。
財務會計和經濟效益之間存在密切聯系,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經濟效益,控制生產成本及資金出入,合理運用資金,顯著提升資金的利用率。通過財務會計可以調控這些內容,實現有效預防財務風險的目的。
4.做好會計工作監督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具體工作開展時財務會計主要分析與記錄企業運營狀態,管理會計則是整理與歸納各類會計數據,精準預測企業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實現推進企業長遠發展的目的。企業通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可以形成一個覆蓋所有的會計系統,為企業決策與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本屬同源,兩者融合時可以實現相關數據與資源共享,方便后期稽核工作的開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信息出錯引發的各類糾紛或漏洞,避免出現內部人員欺上瞞下與徇私舞弊情況,兩者之間可以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因此,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可以起到檢查與監督作用,進一步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
二、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風險分析
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時,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面臨著諸多的風險,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這些風險因素直接阻礙兩者融合,限制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這些融合風險體現為:
1.資金運營風險分析
風險管理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開展時,需要運營過程中重點管理資金流動情況。但實際資金運營管理時,受到企業自身情況的影響,加上資金運作的復雜性影響,造成財務會計風險持續增加。就資金運營風險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融資風險。企業經營過程中需要足夠資金實現自身發展,這就需要開展融資工作。融資渠道與方式多樣化,但無論哪一種資金來源,都會造成企業負債增加,逐漸增加企業的負債風險。(2)投資風險。企業日常經營時開展投資行為,但投資難免出現風險,投資失敗也會造成損失增加,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3)現金流風險。企業受到現金流管理質量的影響,現金流不充足容易出現資金鏈風險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正常經營。
2.財務信息失真風險
風險管理背景下企業開展運營工作時,通過強化財務工作更好地管控企業資金與賬本,推動企業規范化發展。這就需要財務會計提供真實可行的信息,做好數據分析研究工作。
但實際財務工作開展時,部分財務人員缺少風險管理理念,沒有意識到財務工作中融入工商理念的重要性,實際工作時可能出現各類問題,直接影響到財務信息的質量。當管理層依據這些失真信息決策時,難免出現錯誤決定,直接影響到企業長遠發展。
3.財務會計不夠全面
財務會計工作可以給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但實際中面臨財務會計制度不完善的問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聯系不夠緊密,企業運營時雙方無法有效配合,難以起到財務會計促進業務發展的作用。這種管理缺陷,直接影響到風險管理理念的融入,限制財務優勢的發揮,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與此同時,財務會計工作涉及較多內容,需要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但實際中很多企業財務會計部門獨立性不足,覺得財務部門需要依附其他部門,往往出現根據管理者單方面決策調整財務會計方案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存在,直接影響到財務會計與工商理念的融合,不利于財務工作長遠發展。
4.財務戰略制定問題
我國高素質財務人員數量不足,很多行業存在財務人才短缺的問題。企業通過財務戰略方式分配利潤,常見形式為兩種:股利、現金。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股利分配戰略,減少現金分配以便積累足夠資金,獲取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一些企業通過股利分配方式完成利潤分配,不斷增加分配比例,很少留存一定收益推動自身發展。當這一情況出現后,需要適當增加權益資金比例,降低現金股利分配數量,需要及時對股利分配政策進行調整,切實發揮財務戰略推進企業長遠發展的目的。
三、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策略
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從組織架構層面著手,形成完整的配套制度。同時還要考慮其他因素,提高兩者融合的質量與效率。
1.及時調整組織架構,制定完整配套制度
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時,需要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制定完善的融合管理制度,切實提高企業會計工作質量,保證員工的切身利益。針對這一情況,企業依據自身實際搭建融合管理小組,小組長由企業管理層選派一人擔任,并納入各部門的經營,形成較為完善的會計融合小組。依據實際情況設置崗位,崗位之間彼此牽制、相互監督。同時,企業內部各部門要對成本情況進行核算,逐漸完善會計組織框架。這就對財務部門提出較高的要求,實際融合工作開展時,需要各部門主動分擔工作,如提供完善的業務數據、準確的收支數據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發展時,企業原有的財務制度、組織架構等已經無法滿足融合需求。要想實現兩者的高效融合,需要整合現有組織并革新制度,形成完整的配套制度。
(1) 成立獨立的管理會計部門,推進融合性組織機構的建設。這個部門直接與財務會計部門平行,還需要成立財務辦可以直接與集團管理層對接,它的職責就是管理財務會計部與管理會計部。
(2) 要對部門權責進行合理劃分,實現兩者之間的有序發展。管理會計部職責是編制與控制資金預算,做好稅務管理與籌資管理,分析與整合財務會計部提供的基礎數據,給公司管理層決策、制定發展計劃等提供參考。財務辦則調節兩者之間的關系,對部門業績進行考核,制定完善的融合配套制度。
(3) 依據部門工作內容調整崗位,接著根據工作崗位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對工作內容進行明確,明確職責權限。
(4) 公司要制定合適的操作標準與規范,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這一制度直接涵蓋財務與管理會計的各個環節,實現精致化管理的目的。
2.健全投資管理體系,有效規避風險工作
(1) 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
優化自身的工作流程,全面做好風險的防范工作。
在投資管理和風險管控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資金情況、投資環境以及業內的動態等因素,做好全面分析工作,篩選風險較小的項目進行投資。應該及時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對投資項目進行評估,進一步判斷方案的可行性。全面做好管理工作。對于投資工作的管理應該關注的是對項目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全面分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將會擴大風險,造成資金的浪費。在不同的工作階段,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控制風險以提高投資管理質量。
(2) 全面做好風險規避工作
在多樣化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對市場的研究調查結果,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從根本上規避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充分考慮影響投資收益的因素。
企業風險投資中風險問題難以避免,企業需要在整體發展戰略中納入風險投資管理,解決風險投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深入研究風險投資管理工作,找尋其中存在的薄弱之處,引入系統思維與創新理念,提高風險投資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如,企業選擇投資TMT行業時,首先要深入研究與分析TMT行業,了解整個行業的特點,提高風險投資的針對性。企業管理層提高對投資管理的重視度,從戰略層面開展風險投資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各類可能出現的風險,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3) 實現會計信息的共享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最基礎內容,就是兩者會計信息的共享,通過信息共享促進兩者的深度融合。信息化環境下通過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可以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同時,通過優化傳統財務會計工作模式,達成與管理會計銜接的目的。會計人員要發揮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會計信息的處理質量,實現會計信息的共享。
會計信息共享需要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需要在處理工作的第一時間錄入相關數據,而在擁有權限的基礎上可以調閱相關信息,提高會計處理工作的質量。同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將財務部門中會計職能逐漸剝離出來,主動推進兩者融合。此外,企業要對現實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對融合方案進行調整,納入市場因素,提高融合方案的可行性,實現兩者高效融合的目的。
3.論證預算的可行性,強化資金使用績效考核
(1) 豐富資金來源渠道
企業除了基本財政撥款外,還需要發揮自身資源優勢,進行多渠道融資,同時爭取更多的基金項目,開展校企合作,實現多途徑、多渠道籌措企業發展經費的目的。
(2) 強化資金預算管理
結合企業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對預算目標進行科學編制,確保支出預算編制與資金收入預算相吻合。避免實際資金管理時出現預算項目無法順利開展的目的,從根本上避免重復建設與資源浪費問題。
實際中執行資金預算時,需要跟蹤、督促與檢查預算項目進行情況,避免出現違規操作,提高預算支出執行的及時性。經過充分論證后才能調整預算項目,整個過程按照程序與權限開展。
(3) 構建資金績效評價
企業需要依據實際情況構建資金支出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基本支出、項目支出、部門支出等。全面分析資金投入與使用情況,分析資金使用是否科學合理,預算執行進度是否滿足需求、資金使用率高效與否等。
(4) 存量資金的盤活
企業需要定期清理存量資金,摸清存量后進行分類處理。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評估,準確估算資金的需求量,調劑不需要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結轉結余資金,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4.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管理制度要求
企業需要持續強化會計基礎工作管理,對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完善,需要依據國家要求與自身情況對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完善,切實發揮財務會計推進企業健康發展的作用。
(1) 做好資金收付管理
企業由財會部門統一對收支業務進行辦理,強化資金歸口管理,全面落實與執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規定,避免出現截留、挪用等情況,有效預防資金體外循環風險。做好收入分析,建立對賬制度,科學合理分析收支業務,判斷資金往來是否存在異常,與銀行及財政部門定期對賬。
(2) 強化資金使用審批
做好資金安全防控管理,搭建風險預警制度,對資金的撥付進行審批,保證重大專項的資金需求,這類資金使用需要經過評估論證,推行聯簽制度審核資金用途。開展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安全性,監管項目資金使用,判斷是否滿足規定,避免出現擅自更改資金用途的情況,定期檢查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
(3)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財務部門需要對崗位職責權限進行明確,分離不相容崗位,關鍵崗位需要定期輪崗或替代控制,資金業務全過程不能由一個人全部完成,切實發揮各崗位監督檢查的作用。
四、結語
總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適的處理方案,尋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似點,實現兩者的有效融合,提高會計工作的實效性,繼而提高企業財務會計質量。同時,企業具體落實融合方案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轉變傳統融合方案的不足,實現企業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房瑞晗,牛一涵.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思路探索[J].商訊,2021(30):46-48.
[2]趙井衛.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分析[J].商訊,2021(30):70-72.
[3]王秀花.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32):159-160.
[4]高培琳.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與協調同步性研究[J].現代商業,2021(29):175-177.
[5]任鵬.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探究[J].納稅,2021,15(29):77-78.
[6]張朕壇.新形勢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互融合所面臨的問題[J].中國市場,2021(29):171-172.
[7]顧巧云.“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分析[J].中國市場,2021(29):187-188.
[8]麥曉雨.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10):94-95.
[9]馬曉琳.新形勢下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J].中國市場,2021(30):163-164.
作者簡介:胡燕(1986- ),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會計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