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慶遠 侯靜嫻 蘇同營 (.山東科技大學泰安校區學團工作部;.山東科技大學資產處)
尋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就業發展前景,還關系到整個社會的民生發展和繁榮穩定,是高校、企業、政府多方共同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相關研究顯示,科技創新創業在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當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高校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創業的發展不僅能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還能促進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的提高,實現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就業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式。
圖1-1顯示,3.9%的高校畢業生表示對科技創新創業方面完全沒有積極性,25.4%的高校畢業生表示積極性較低,39.2%的高校畢業生表示積極性一般;對科技創新創業方面表示積極性很高和積極性較高的高校畢業生分別為11.2%和20.3%,兩者的總和為31.5%。以上調查數據說明,當前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在科技創新創業方面的積極性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技創新創業的效果,不利于畢業生就業問題的解決。因此,高校及政府有關部門必須加大對科技創新創業的宣傳力度,使大學生樹立對科技創新創業的正確認識,提高對科技創新創業的興趣,使他們從內心真正愿意投入到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中來,這是促進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實施,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根本。

圖1-1 畢業生科技創新創業積極性情況
圖1-2顯示,7.2%的高校畢業生認為在科技創新創業中自身能力的發揮程度在30%以下,45.3%的高校畢業生認為自身能力的發揮在30%-50%之間,兩者的總和為52.5%。另外,30.8%的高校畢業生認為自身能力的發揮程度在50%-80%之間,僅有16.7%的被調查者認為在科技創新創業中自身能力的發揮程度在80%-100%之間。以上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認為在科技創新創業中自身能力的發揮程度不到50%。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高校開展的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沒有真正激發起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科技創新創業中大學生自身能力的發揮程度明顯不足,直接影響了科技創新創業的最終效果。因此,當前高校和政府相關部門應結合畢業生的特點和需求不斷完善關于科技創新創業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創新創業的系統完善的有效機制,以最大程度上激發高校畢業生科技創新創業能力的發揮,使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真正取得實效。

圖1-2 大學生在科技創新創業中自身能力發揮情況
圖1-3顯示,在科技創新創業畢業生的學歷構成中,2.2%的高校畢業生為博士,5.9%的高校畢業生為碩士,兩者的總和僅為8.1%。另外,50.7%的高校畢業生為本科學歷,41.2%的高校畢業生為專科學歷。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科技創新創業畢業生的學歷層次為本科和專科,碩士和博士學歷的人數很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高校科技創新創業畢業生的學歷層次不高,缺乏高層次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主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科技創新創業的順利開展產生了不良影響。高校應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創業的學歷結構,引導更多高學歷層次的畢業生積極參與到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中來,因為高學歷有助于降低創新創業的風險,更有助于創新創業的成功。

圖1-3 創新創業畢業生的學歷構成
當前山東省高校畢業生的科技創新創業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直接影響了科技創新創業的效果和畢業生的就業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良好環境的有力支撐,這里的環境包括政府政策法規方面的支持以及良好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等方面。政府的政策法規支撐可以為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為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導,有了政策的指導畢業生在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中就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就更容易取得成效。然而當前山東省關于高校畢業生科技創新創業方面的有關政策還很不健全,很多大學生對科技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不夠了解,使得他們在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中處于盲目、被動的局面,直接影響了科技創新創業的效果。從整個社會文化氛圍的角度來講,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大多數高校畢業生還是將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作為自己就業的第一選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尊重創新、支持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創新創業的順利開展。
必要的資金支撐是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可以說高校科技創新創業活動開展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比如科技創新創業優秀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引進、科技創新創業實訓基地的建設、科技創新創業導師的培養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予以保障。然而當前山東省很多高校在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開展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狀況,極大地限制了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實施,很多科技創新創業活動正是由于缺乏資金的有力支持而導致無法開展下去或者中途不得不終止。
科技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科技創新創業的效果。然而在調研中發現,當前山東省很多高校在科技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方面還很不到位,科技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部分科技創新創業課程的內容陳舊,不符合新形勢下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的實際需求;科技創新創業課程的理論內容過多,實踐性不強,不能很好地發揮對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指導作用;科技創新創業課程的內容與人才培養方案的銜接性不強,沒有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科技創新創業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編寫的隨意性較強,對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的指導性、實用性不強。
當前山東省各級政府在高校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中雖然出臺了一定的政策保障措施,但由于配套措施的建設不到位,導致很多政策措施不能很好地落實,科技創新創業的效果不佳。比如缺乏專業的科技創新創業咨詢機構,高校在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中大多是自己摸索,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出現了很多不該出現的錯誤,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資金支出;對畢業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評價機制不完善,導致無法準確地衡量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實施效果,不能及時地總結科技創新創業開展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更好地指導下一次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有效實施;對高校從事科技創新創業教師的培訓支持力度不夠,教師參與科技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不高,部分教師的知識技能水平不高,無法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影響了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
針對山東省高校畢業生科技創新創業中存在的有關問題,需要高校和政府有關部門從各個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創新創業的效果,有效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良好的環境支撐是保障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效果的有效途徑。政府部門、行業組織、高校等各方主體要發揮積極作用,要加大對科技創新創業的宣傳力度,使整個社會形成對科技創新創業的良好社會認知,形成崇尚創業、熱愛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節的形式,吸引企業、社會組織、畢業生的積極參與,畢業生通過展示自己的科技創新創業作品,把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展示出來。這種形式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到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中來,還能為企業和畢業生搭建起良好的相互了解和溝通的平臺,使有能力的畢業生直接參與就業,解決了就業問題。要對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予以正確的引導和指導,使他們認識到從事科技創新創業活動是光榮的,是受人尊重和認可的,是解決就業的有效方式,促使大學生在學習好課本知識的同時加大在科技創新創業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支撐,為保障科技創新創業充足的資金來源,高校和政府部門應想方設法拓寬科技創新創業的資金來源渠道。高校應設立專門的資金支持保障部門,對科技創新創業的開展做好資金預算,保障在科技創新創業方面充足的資金投入,避免因資金投入不足而影響科技創新創業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除了高校自身積極籌措資金外,政府也要發揮積極作用,政府有關部門要對高校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要協調銀行等金融機構保障科技創新創業資金的來源渠道,必要時可以為科技創新創業活動設置綠色通道,保障所需的資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到位,以保障和推動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
高校必須想方設法加快科技創新創業的課程建設力度,使大學生全面掌握科技創新創業的基本理論知識,為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高校要成立專門的科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研究組,編寫合適的科技創新創業專用教材,并根據學生每學期的使用情況定期進行改進和調整。要結合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設置相應的科技創新創業課程,并根據社會的發展情況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情況,定期對創新創業相關課程進行完善。科技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要結合大學生的個體特征,廣泛地征求大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還要考慮到大學生所學專業的具體特征,設置適合大學生自身需求的課程體系,全面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專業能力。
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配套措施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高校科技創新創業的實施效果。因此,高校必須加大對科技創新創業配套措施的建設力度,從多方面保障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實施。高校可以通過聘請創新創業專家的形式成立專門的科技創新創業咨詢機構,全面指導高校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實施,及時總結科技創新創業開展中的成功經驗,對于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加以解決;可以定期邀請企業家到學校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講座,通過這種方式將企業管理的成功經驗傳授給大學生,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想法和實踐予以具體指導,使他們在創新創業中少走彎路;高校可以成立由優秀學生組成的科技創新創業團隊,并由專門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帶隊指導,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以形成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