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更新與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受到廣泛應用,這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以“奇妙的節日風俗”一課為例,將“端午節的特色飲食、家庭起居生活、慶典活動”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以“了解端午節在不同地區的慶祝方式,體會各種節日風俗的意義,感受節日風俗的奇和多”為活動目標,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前、中、后三個階段論述如何有效組織、合理調控教學,從而推進小組合作學習。
一、小組合作學習前
1.布置與檢查課前學習單
合作學習應建立在個人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學習者在參加交流與研究活動時,都應具備個人的獨到觀點。本次小組合作學習建立在提前查閱和整理資料的基礎上,所以小組學生已經充分思考,具有表達的欲望,可實現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
教師將端午節的特色飲食、家庭起居生活、慶典活動三方面的資料收集任務分到不同小組,并設計相應的學習單讓學生課前完成。為了保證課堂小組交流的有效性,教師課前還需檢查學生學習單的完成情況,如發現學生理解存在偏差,要及時調整學習單的設計,并再次發放讓學生填寫,直至獲得有效信息。這里以“各地端午節慶典活動方面的節日風俗”為例,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信息的收集和填寫,教師可在初次設計的學習單上提供學習內容和填寫范例,后續再根據學生反饋情況決定是否增加對“慶典活動風俗”的補充說明。
在本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前,教師翻看學習單時,發現還存在學生查找圖片與相應風俗不相符的情況。因此,教師提前打印了合適的節日風俗圖片,以備不時之需。教師在準備階段作出問題預測,并采取相應措施,做好充分準備,可避免出現突發事件打亂課堂節奏。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全程參與活動過程,因此,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前,要及時跟進學生的學習單完成情況,從而保證組內成員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2.明確活動內容和要求
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必須明確活動內容和要求,讓學生明晰學習任務、完成方式、完成要求和完成效果等要素。一般而言,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學習任務的說明是否具體清晰和學生合作學習效果呈正相關。
教師進行合作學習任務要求的解說時,要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具體要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合作學習。
首先,教師要求每個學生輪流說說自己收集的信息,前面學生已經分享過的信息不再重復講。建議學生用“我收集的是哪個地區的什么節日風俗,介紹這個節日風俗的特點,說出它的寓意”的敘述順序與小組成員分享信息;其次,組長組織組內成員,挑選出三條信息作為本組匯報的資料,從而提升搜集信息的質量;再次,組員把選好的三條信息裁剪下來,將裁剪的信息貼進小組合作學習單;最后,每組推選出一名匯報學生和一名協助在投影儀上放相應節日風俗照片的學生。
教師必須詳細說明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任務,讓學生明確相應要求后再參與活動。如果學生完全不了解活動要求或者一知半解,會直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
1.合理規劃時間
小組合作學習應當合理規劃時間,包括小組成員交流各自收集信息的時間、組內成員討論確定匯報信息的時間、裁剪和粘貼信息的時間、推選匯報員和協助員的時間等。通過教學實踐可知,這些環節需預留十分鐘左右。
若是小組組內共同討論的合作學習,那么至少需要包含以下時間:學生集體自學形成觀點的時間,小組成員在小組中表達看法的時間,組織成員間討論和產生代表性建議的時間等。若不能留出足夠時間確保教學的基本過程,便無法取得預想成效,從而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
2.積極參與,及時指導
如果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要迅速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避免事件阻礙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
(1)反復說明活動內容
宣布活動開始后,教師發現部分組長獨自從組員的學習單中挑選匯報信息,其他組員并不參與,還存在組員之間互相推諉匯報員的情況。此時,教師要向學生反復說明任務的內容及操作順序,讓學生按照規定的活動流程走。
(2)積極引導學生參與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會存在學生不愿參與活動的情況。如學生有個人情緒,教師可適當安撫后向其說明個人要服從集體;如學生過于內向,教師可以囑咐組長多關注他,提高其活動參與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的變化,適當予以表揚或鼓勵,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3)關注小組活動進度
教師要關注各小組的活動進度,表揚活動開展順利的小組,耐心提醒稍慢的小組,要求他們適當加快速度。如果部分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教師應檢查其任務完成的正確性,并適時補充備用活動供學生選擇。在本次小組合作活動中,教師可要求提前完成任務的小組模擬匯報流程,匯報員和協助員互相配合,其他組員觀察并提建議。
三、小組合作學習后
1.點評合作學習情況
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合作學習情況進行適當點評。教師可用“發現某組的同學都積極投入到小組活動中”“某組的組長組織能力特別強,帶領組員按照活動要求,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某組遵守活動要求,按步驟完成了學習任務”等評語及時總結學生的表現,也為后續學習成果匯報環節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2.明確要求,提供匯報范式
進入匯報環節,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相應要求,保證匯報環節的有序進行。教師可出示匯報環節的具體要求,既包括對匯報者、傾聽者的要求,也包括給學生布置新的任務,要求學生選出印象最深的節日風俗,并說明原因。
教師還需提供匯報范式,讓學生知道如何匯報信息,尤其是如何補充匯報。提供了完整的匯報范式,匯報學生就不會有懼怕心理,教師也不用擔心匯報時出現文不對題的情況。當然,進行多次小組合作學習訓練后,教師可不再提供匯報范式,這時學生已經能有條不紊地匯報了。
3.采用多元評價形式
運用多元的評價形式能夠促進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即時反饋,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及時調整學習狀態,強化自身歸納合理結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合作學習內容,采用最合適的評價方法。如學生互評,在本次活動中的匯報環節,每組匯報員匯報之后,學生會給予掌聲,匯報內容的精彩程度與掌聲熱烈程度呈正相關;又如教師評價,教師在分類匯報后總評:“感謝某組同學的精彩分享,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你們的分享真是精彩紛呈!”教師在活動結束后也可結合匯報要求作整體評價,給相應的小組進行加分獎勵。
綜上所述,當教師有效組織和合理調控課堂時,可順利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有效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進程。小組合作學習既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可以拓寬課堂信息的傳遞渠道,增加課堂的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