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軍 張雪玥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與現代信息社會相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將“學”與“用”聯系起來,在傳授技巧的同時,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本文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為例,分析引入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及其應用要點。
一、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現實條件不相符合的情況時有發生,如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第四冊,其中一節課需要學生用手機進行拍照和美顏操作,但大部分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入校,缺乏手機這一必要的教學用具,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導致學科內容難以繼續,僅憑教師講解,學生很快就會淡忘所學知識,加之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一周只有一節課,給教學帶來困難。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新課導入中,教師就可以引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結合生活中真實的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比較,理解知識的深層聯系。
例如,在講解“病毒危害早預防”一課時,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可先在課上提問:“最近因為疫情原因,大家在家里待了很長時間才出來上學,同學們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嗎?”學生們回答道:“知道,因為有一種病毒叫做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非常強,可以讓接觸的人快速感染,所以我們要戴口罩,防止傳染?!睂W生們的回答,筆者予以贊同:“很棒,看來同學們都非常了解。那么,電腦會不會生病呢?是不是也像人一樣會被病毒傳染?”通過上述生活案例的引用,可以讓學生基本了解“計算機病毒”這一概念,并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后,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與學生日常生活休戚相關的事情,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深層聯系。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1.融合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規律
小學生極易忽略生活中的規律,而這些規律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性格和三觀,伴隨學生的一生。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知識與生活中的小事聯系起來,潤物細無聲,既提高學習效率,又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規律。
例如,在講解“電腦文件分類存”一課時,筆者引用生活中的案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們的家里是不是都有衣櫥或衣柜。在衣櫥和衣柜中,我們的衣物是怎樣放置的?”其中一位學生回答道:“衣物是有規律地擺放著的。我們的衣柜可以掛很多不同的衣服,衣柜也有很多抽屜格擋,方便我們存放不同種類的衣物。”筆者接著說道:“沒錯,而且同學們也要注意,當我們建文件夾時,一定不能隨意建立,要做好命名,進行分類,要有一定的條理和規范?!蓖ㄟ^上述案例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分好類后將不同種類的文件放入文件夾,向學生講解建立分類文件夾的概念,讓學生了解其中的道理,還能讓學生明白生活分類的好處。
2.根據學生的生活興趣,加強有針對性的引導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時,還需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根據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相應的指導。如對喜歡看電影的學生,可以教學生如何使用影視軟件;對喜歡聽音樂的學生,可以教學生如何在電腦或手機中查找并下載歌曲;對喜歡畫畫的學生,可以教一些較為簡單的畫圖軟件,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當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加以指導,或讓學生自己學習,上網尋找解決的辦法。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拓展,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生活性、技巧性、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非常必要,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教師要從課堂導入中引用生活中的案例,利用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規律,根據學生的生活興趣,加強引導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有效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應用效果,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