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
【摘 要】目的:探討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與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普外科自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為例,將編號為1-75的75例患者全部納入至對照組中,并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將編號為76-150的患者納入至試驗組中,并全部給予護理風險管理。結果:在試驗組的75例患者中,有1例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1例發(fā)生護患糾紛事件,該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計算結果為2.67%、該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結論: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發(fā)揮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不僅從源頭上杜絕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普外科;護理管理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General Surgery Nursing
WANG Pan
Huanghua Shennongju Hospital, Cangzhou City, Huanghua, Hebei 061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on nursing quality in general surgical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 15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an example, 75 patients numbered from 1 to 75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given, numbered as 76-15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trial group, and all were give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Results: Among the 75 patients in the trial group, 1 had a nursing risk event and 1 had a nurse-patient dispute. The calculated nursing risk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as 2.67%,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as 96 %.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general surgical nursing management, not only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from the source.
【Key Words】Nursing risk management; General surgery; Nursing management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對于醫(yī)療服務的要求也愈加嚴格,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優(yōu)質、良好的醫(yī)療服務是廣大患者的共同夙愿[1]。而在這種理念的驅使下,我國醫(yī)療糾紛案件的發(fā)生率也在逐步提升,據行業(yè)調查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護患、醫(yī)患糾紛案件高達數百萬,較上一年同比增長近10%[2]。普外科匯集了眾多傷勢嚴重、復雜的患者,若護理工作的處理不及時,極易引發(fā)廣大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從而為護患糾紛事件的發(fā)生埋下隱患[3]。為了深入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特選擇我院收治的部分普外科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普外科自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齡42歲~56歲,平均年齡(46.9±3.1)歲,納入標準:自愿參與此次臨床調查工作、不伴有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臨床資料完全的患者;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全、伴有嚴重的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上述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在臨床上未見顯著差異,符合組委會要求(P>0.05)。
1.2 方法
經組委會專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屢次篩選后,最終認定所有患者均符合此次臨床調查的標準要求,之后將其進行統(tǒng)一編號,將編號為1~75的75例患者全部納入至對照組中,并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統(tǒng)一的健康教育工作,耐心向其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手術治療原理,以強化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重點為其介紹手術過程中須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具體事宜,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在開始手術前,由護理人員認真評估所有患者的身體狀況,并協(xié)助其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在手術完成后,由手術室護士協(xié)助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回病房,并妥善安置好各種導管,以保證引流管的通暢無阻。
將編號為76~150的患者納入至試驗組中,并全部給予護理風險管理,具體方案如下:首先,在科室內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選擇臨床護理經驗豐富、工齡久的護理人員作為組員,由護士長擔任該組組長,總結科室最近半年的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原因,并集思廣益,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其次,加強對病房的巡視力度,對于輕癥患者,保證每日巡視病房一次;而對于重癥患者,應保證每日巡視病房的頻次在3次以上。嚴格按照規(guī)定交接班,以保證護理質量落實到位。再次,為了消除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操作的疑慮,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操作的同時,須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相關的護理操作,重點為其介紹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情況。最后,普外科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諸多類型的意外事件,比如導管錯位或移動的現象,甚至是科室停水、停電等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為了安撫患者的情緒,護理人員需沉著應對,積極引導患者,在查明原因后妥善處理。
1.3 觀察指標
在為期15天的護理療程結束后,由組委會研究人員負責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及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其中,患者對于所給予護理干預的滿意度調查以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項作為衡量,并由統(tǒng)計人員按照(非常滿意+滿意)/患者總數的公式分別計算出兩組患者對于自身所應用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情況。最后在調查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時,主要從患者的運動功能、社交功能與心理狀態(tài)三項來衡量,每項的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接近正常狀態(tài)。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由專門的人員將此次研究所得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及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等三項數據結果加以詳盡的錄入與管理,之后在繪制圖表的過程中分別用均數差與百分數來代表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并在進行臨床試驗的過程中分別使用t和2χ為最佳的試驗工具,如果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及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等三項數據結果間的對比中出現了顯著的不同,則用P<0.05來表示,反之則用P>0.05來表示。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情況比較
在對照組的75例患者中,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8例、發(fā)生護患糾紛事件6例,該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計算結果為18.67%;在試驗組的75例患者中,有1例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1例發(fā)生護患糾紛事件,該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計算結果為2.67%,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比較呈現了較大的差異,總體看來,試驗組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對照組的75例患者中,均全部給予了常規(guī)護理管理措施,統(tǒng)計結果顯示,有18例患者對此次臨床護理干預表示非常滿意、37例患者對此次臨床護理干預表示滿意、剩余的20例患者均透露出對此次臨床護理干預的不滿意,該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3.33%;在試驗組的75例患者中,均全部給予了護理風險管理干預措施,統(tǒng)計結果顯示,有29例患者對此次臨床護理干預表示非常滿意、43例患者對此次臨床護理干預表示滿意、剩余的3例患者均透露出對此次臨床護理干預的不滿意,該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兩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干預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凸顯出了顯著的差異,對照組遠遠落后于試驗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為(69.29±10.24)、社交功能評分為(71.06±3.44)、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68.69±10.31);試驗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為(89.36±6.64)、社交功能評分為(92.64±3.36)、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93.54±3.46),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較大,試驗組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較對照組優(yōu)質(P<0.05),表3。

護理工作作為醫(y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yī)療服務中具備了重要的應用價值。而在實施護理干預的同時,護理人員承擔了來自醫(yī)療機構與患者兩方面的護理風險問題,尤其是后者,一旦所實施的護理服務與患者的預期不符,即為護理風險埋下了安全的隱患。為了從根本上杜絕護理風險的頻發(fā),廣大醫(yī)療機構可謂是煞費苦心,在給予患者常規(guī)疾病護理的同時,不斷的強化對自身護理服務的風險管理。
隨著護理風險管理的提出,廣大臨床護理工作者意識到自身護理服務的不足,并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總結護理經驗,并加以改進,力求精益求精。普外科是廣大醫(yī)療機構重癥患者的聚集地,身處該科室的患者難免會產生焦慮、抑郁的負面心理,如果此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因為護理人員的操作不當而導致患者的不適,無疑是“火上澆油”,從而引發(fā)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發(fā)揮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從源頭上杜絕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是廣大普外科患者的首選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1] 蔣明麗.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9,38(33):2.
[2] 劉秀梅.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4(20):2.
[3] 任永春.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34(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