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3月,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深圳等多個城市受到影響。在俄烏戰爭、疫情起伏、政策變動的綜合影響下,中概股出現劇烈波動。3月21日,烏克蘭數學家康斯坦丁·奧爾梅佐夫自殺身亡,他在遺言中寫道:“我對人類極度失望……”
此刻,我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環境依然不見好,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壓力。2022年,“活著”是一個關鍵詞。
這時候,作為企業,該怎么辦?
我認為,好企業,都是冬天的孩子。想要穿越冬天,來到春天,我們必須像孩子一樣:有活力,有能力,有毅力。
什么是活力?就是不沮喪,能積極面對。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穩定的,沒有確定性。所以要有平常心,不要因為外界的環境而擾亂了自己,更不要絕望。
危機也是機會,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的:“企業就是應該通過蕭條這樣一種逆境來謀取更大的發展?!?/p>
在《心法》中,稻盛和夫說:“回顧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過程,京瓷曾遭遇多次嚴重的經濟蕭條。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80年代的日元升值危機,90年代的泡沫破裂危機,2000年代IT泡沫破裂的危機,以及不久前的雷曼金融危機,我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經濟蕭條。
“每次面臨蕭條,作為經營者的我,總是憂心忡忡,夜不能寐。但是,為克服蕭條不懈努力,每次闖過蕭條期后,京瓷的規模都會擴大一圈、兩圈。
“從這些經驗當中,我堅定了‘應當把蕭條視為成長的機會’這樣的信念?!?/p>
毛主席的這句話也可給我們以勉勵:“在危險環境中表示絕望的人,在黑暗中看不見光明的人,只是懦夫和機會主義者?!彼鴮懴轮脑娫~:“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在毛主席的詩詞中,即便條件再艱苦,環境再惡劣,也感受不到彷徨和迷惘,更多的是樂觀、積極的心態。
所以提高心性給內心注入活力,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度過當前的局面?除了有一顆積極的心,我們也需要有一定的危機感。
創業30多年來,盡管華為屢創奇跡,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通信企業和第二大手機企業,但任何時候,任正非都不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他內心里滿是憂患意識。
在華為狀況非常好的時候,他就寫下了《華為的冬天》,提醒大家要準備過凜冬。在云淡風輕的時候,他做出極限生存的假設,從操作系統、芯片等各方面,都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2022年,修煉內功的時候到了,必須建設組織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華為為什么能打勝仗?它把能力建在組織上,只有組織能力才能支撐長期的勝利。
所以,當前提升組織能力是一堂屬于每一家企業的必修課。

過去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業務上,但實際上組織能力要優先于業務能力。
比如說我們今年的目標是10億元,明年的目標是20億元,這叫業務能力從a點增長到b點,很多人以為做了很強大的戰略規劃,做了業務策略,做了數據監控,投了錢后就能夠做到。
并不是這樣,它本質上是需要你、你的團隊、你管理團隊的能力要先達到做10億元的水平,業務才能真正做起來。
我們要做創新業務和業務增長,本質上是你的團隊的管理能力要先達到新的頂點,然后你的業務才能跟上去。
而領導力又優先于組織能力,因為組織就是由個體所組成的。你的組織能力要強大,實際上取決于每一個管理者的領導能力,領導力要優先于組織能力。

你個人沒有管理能力,組織不可能有能力,組織沒有能力,業務也做不上去,你的夢想只能是畫大餅,永遠也不會實現。
今天我們必須走一條比較辛苦的路,我們要去激勵公司里的每個核心員工,而不僅僅是管一個老板或者管一個高管就行了。
因此,我們必須回到根本提高組織能力,從而激活微個體,打造企業的護城河,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感。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從冬天到春天需要時間過渡,所以我們必須有毅力。
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每個行業都可能要過一段苦日子,我們要做那些不熟悉的,但強迫我們做的工作,這就是困難。
我們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背后考驗的還是大家有沒有長期主義精神。
我們可以用長期主義去對抗不確定性。
任正非說過這么一段話:“未來形勢撲朔迷離,我們要用規則的確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這樣不管形勢怎么變化,我們都不會手忙腳亂?!?/p>
這個世界有一個確定的規則:最后能在動蕩中存活下來的,一定是那些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低成本優質服務的公司。
于是任正非狠抓兩點:一是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技術創新;二是為客戶提供低成本優質服務。正是長期堅持做這兩件事,苦練內功,華為度過了冬天,成為今天的華為。
所以作為老板,你必須問自己:企業的愿景、使命是什么?我的初心是什么?
愿景和終極目標追求的是不變,而行動追求的是變化。
比如你要去爬一座山,爬上山頂是你的終極目標,是不會變的。
但為了爬上這座山,你可能會經過河流,這個時候你不需要調整嗎?顯然需要。在缺乏渡河工具的情況下,你會短暫地停下來,然后打造一只船。
從短期來看,你停止不動了。但從長期來看,你停下來做這件事,是為了到達山頂,仍然在持續。
所謂長期主義,是對長期目標的堅持,而不是站在短期的角度看是否有連續性。
就像這時候,我們要修煉組織能力,看上去我們沒有集中精力做業務,看似稍微停下了,但其實我們是在打造那只讓我們穿越大浪的船,這仍然是對長期主義的堅守。
今天,我們不要彷徨,因為這是我們乘風破浪的好時候。
好企業,都是冬天的孩子。提高心性注入活力,回到根本打造組織能力,苦練內功堅持長期主義,必將能守候到春天的到來。
祝福你的企業!
(張麗俊,創業酵母創始人,酵母咨詢創始人,知名組織創新專家、阿里巴巴前集團組織發展專家,《組織的力量》一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