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隨著“雙減”政策落地,各種輔導班逐步退出,孩子與家長相處的時間變長。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面對新形勢,家長需要轉變觀念,重新審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校作為社區的文化高地,不僅有責任培養好每一名學生,也應引導家長更新育兒理念,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為此,山東省濟南市育賢小學通過一系列舉措,為每一位父母成為智慧型家長賦能。
專家助力,破解家庭教育難題
為促進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綜合素養,學校多次邀請教育專家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我們還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重點、難點及熱點問題進行梳理,匯總不同類型學生家長的需求,探索開展面向家長的全員培訓、分層培訓、有針對性的群體培訓。
學校聘請山東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孔屏為育賢片區“教育·家”家長學校名譽校長,對家長進行系列化的按需培訓。“雙減”之下,為緩解家長的焦慮,孔屏以《雙減之下,做智慧父母》為題,面向集團內的學生家長和教師進行了全員培訓,引導大家充分理解教育的本質,深刻剖析孩子產生問題的根源,引領家長參與孩子的發展過程,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為給家長提供更適合的學習支持,我們還開辟了“家庭教育超市”,涵蓋“懂得孩子,活好自己——做新時代智慧父母”“學習,從能力培養開始”等不同專題,家長可根據需求選擇學習內容,有效解決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在專家的引領下,家長們對家庭教育的理解逐漸加深,家庭教育指導水平不斷提升,家校協同逐步得到有效落實。
團隊打造,研發家庭教育課程
我們不僅注重專家對家長的引領,更加注重專業化家庭教育教師團隊的培養。學校創建“導師制家庭指導中心”,讓更多有專長、有經驗的教師參與到家庭教育課程的研發中,給予家長科學、實用、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導,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有效“助攻”。如宋曉宇老師的“如何購買書籍”,朱潔老師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王建欣老師的“運動達人養成記”、趙靜老師的“巧疊衣物”、陳寧老師的“綠色上網,健康成長”、周洋老師的“家庭實驗室”等多項家教課程,為家長們提供了一把把開啟家庭教育智慧的鑰匙。
學校組織全體教師搭建“成長好朋友”導師團隊,與學校里的特殊學生(學困、心理問題、生活困難、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等)結對子,針對每個學生和家庭的具體情況,從思想和生活上,指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此外,學校還指導家長組建“家有兒女,共同成長”工作坊,通過參與研學活動、家長進校園、進課堂等多種方式和途徑,讓家長教育家長、讓家長影響家長,培育家長的教育信心,獲得教育的成就感。
家校攜手,打造多元共育平臺
為促進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養成,將書香校園延伸到家庭,學校舉辦了“首屆家校讀書節”,為家長購買《家庭教育讀本》,通過班級讀書漂流活動,傳遞到每個家庭。學校還對“同心愿”家委會開發的系列課程進行深入挖掘和推廣,讓家庭教育走進社區、公園、博物館、愛國教育基地等場所。我們邀請有豐富人生閱歷、廣泛興趣愛好和扎實專業素養的家長走進“親子課堂”,不僅讓學生學習到豐富的課外知識,而且收獲了全新的上課感受。有趣的換位體驗,也讓家長們親身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
我們的舉措還包括:開發“一家一課程”,挖掘并分享每個家庭的成長故事和教育孩子的經驗;在喜馬拉雅開設“為愛相約,智慧同行”家庭教育方法交流平臺,分享家庭教育理念和有效的家教方法;通過“愛國主義故事會”,讓紅色基因扎根家庭;組織“親子體驗”活動,讓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際遇每一道風景、感悟每一段歷史、欣賞每一份自然美和藝術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長。在“雙減”之下,教師和家長唯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