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忠
2011年,我成為寧波市名校長工作室的一名導師,并接收了我的第一批徒弟,進行為期兩年的結對指導;2013年我被聘為寧波市骨干校長班的實踐導師,與教育學院干訓處副處長袁玲俊共同指導8名校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開始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2015年,寧波市名校長工作室采取首席導師制,既繼承了原來師徒結對和理論、實踐雙導師制的經驗,又創造性地把幾組師徒組合在一起,“異質互補、同質共振”,我作為1-3期首席導師參與了工作室活動全過程。
//? 學習共同體? //
結合前兩期的工作經驗,第三期寧波市名校長工作室創新分組模式,由首席導師負責邀請其他導師組成團隊,在雙向選擇的基礎上納入學員。
工作室活動內容第一部分是“導師引領”,全體成員到每位導師的學校蹲點,由導師作主題報告,展示辦學成果,其他導師進行引領、啟發,學員質疑、問難并進行反思交流。
第二部分“易校蹲點”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全體成員到學員學校蹲點,蹲點校學員準備一個學校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先談自己的想法、做法、成效及困惑,再由導師和其他學員進行深入解剖和“問診式”研討;二是完成結對的徒弟到自己導師的學校不定期蹲點學習,全面學習管理經驗;三是導師到徒弟學校,根據徒弟需求進行專題指導。此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安排,比如導師校長鮑維安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有獨到經驗,受到工作室成員的一致肯定,我就以工作室名義,再次組織由成員校領導干部及骨干教師組成的“學習團”到鮑維安的學校進行專題學習,充分發揮工作室優勢互補的作用?!耙仔6c”并非只是單向的“輸出”與“輸入”,無論導師還是學員,首先是一名學習者,大家都可以在每位校長的辦學智慧中得到啟發。
第三部分是訪學交流。三期工作室活動中,我攜全體成員到北京十一學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史家胡同小學、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等名校進行考察。行前,所有成員都做足了功課,了解每所學校的優勢與特點,準備好問題,有針對性地與各位名校校長交流。學員們非常投入,在工作餐時也不忘交流學習所得,把感想和疑問拋出來共同“碰撞”,并聯系學校實際談自己的困惑與體驗,給工作室成員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 發展共同體? //
名校長工作室并非只是形式化的活動,其根本目的是引領校長帶好一支隊伍,造就一批名校。每次活動,工作室都倡導無論是導師,還是學員,都可以根據活動主題帶一兩名學校的骨干參加,這樣不僅提高校長們的思想認識,也豐富了各校團隊的經驗,為更多干部、教師打開了視野,推動學校各項管理的逐步完善。
每次工作室活動,我都會以當前學校管理的熱點問題為專題,要求各位學員提前一天準備5分鐘的發言。比如2021年的第四期論壇主題是“‘雙減’背景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做到減負提質”;第五期活動論壇主題“‘雙減’背景下,聯系校長工作實際,談談新時期校長工作的新常態”……論壇由學員現場隨機抓鬮發言,導師即興點評,全體學員將自己的觀點、感悟整理成文,進行集體交流,由導師進行書面點評和指導,并裝訂成冊分發給每位成員。
在前兩期活動中,已有兩所學校的課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三名學員被評為寧波市名校長,名校長工作室已經成為引領學校發展和校長專業成長的“孵化器”。
//? 命運共同體? //
由于我所在的學校以“藝術”特色著稱,第三期工作室所在學校以藝術為特色的校長也大多聚集在我們工作室。因為辦學特色方向一致,大家的興趣點也比較接近,成功路徑就有更多可供“移植”、借鑒之處。作為導師,必須摒棄“一家獨好”的狹隘思想,既要讓更多的學校借鑒自己成功的辦學經驗,又要幫助他們結合各自學校實際“獨樹一幟”,推動更多學校特色發展,和而不同。
總結自己的教育思想、經驗,為其他校長提供借鑒,帶動更多學校辦好學、育好人,這是一個名校長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校長不應該把自己的管理思想、經驗視作“專利”,而要不遺余力地將其“播撒”出去?;仡櫸易约旱某砷L歷程,正是在一位位領導、前輩校長的幫助和提攜下才走到今天。如今,我們也理應接過“接力棒”,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這樣一個光榮而神圣的使命,幫助更多的校長成為教育管理上的行家里手,讓更多的學校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我們的工作室也將“成長他人、成就自己”作為全體成員的共同價值觀。
不少導師、學員每年都有大量接待全國、省、市教育學院培訓班及其他考察團的任務,難免不勝其煩。我告訴學員們:“每一次的講座,都是一次提煉和檢驗管理思想的過程,如果每次講座都能得到校長們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肯定,那么距離成為一名合格的校長,甚至名校長也就更進一步?!睂W員沈佩峰擔任校長才不到3年,但是她憑借作為新校長的成長感悟,以及讓一所老學校完成教學改革,實現華麗轉身的成功經驗,已經在各區的校長后備干部班上進行了多次講座,并得到眾多好評。學員張王維在集團總校長的領導下,成功地將一所薄弱的民工子弟學校轉變成獲得家長普遍認可的好學校,成為區域薄弱學校改造的典型范例。
除了名校長工作室的首席導師,我同時還承擔著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育部支援西部教育項目的培訓任務,貴州、四川、湖南等地的校長來我校駐點培訓時,只要有工作室活動,我都會邀請校長們共同參加,到導師和學員的學校進行考察、學習,擴展校長間的“學習圈”。
寧波市名校長工作室既是引領校長實現優勢互補、同伴互助,提升校長學習力的學習共同體;又是引領校長走向卓越,成就自我,提升校長領導力的發展共同體;更是校長讓自己成為“發光體”,輻射周邊及省內外學校,提升社會價值的命運共同體。
責任編輯:李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