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2021年11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覃玉梅,在法院、公安、婦聯、社區等職能部門的幫助下,終于擺脫了15年黑戶的窘境,可以辦理合法的戶口和身份證了——
半夜在橋下撿到一名棄嬰
2006年11月,柳州市已進入寒冬。4日凌晨3時許,正在柳州市公安局某分局值班的覃剛強忽然看到一位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流浪漢匆匆忙忙朝他走來。正當他有些疑惑時,對方神情慌張地告訴他,剛才在紅光橋下聽到有嬰兒在哭……
覃剛強聽罷,心頭一緊:這么冷的天,誰會將小孩子丟棄在橋下呢?
紅光橋距離覃剛強的單位不遠,覃剛強便邀請同事跟他一起去看個究竟。
到了橋邊,一陣冷風吹來,覃剛強等人渾身直發抖。這時,他們也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一行人循聲找去,發現橋底下有一名用毛巾包裹著的嬰兒,哭聲已經變得微弱又凄慘。
早已為人父的覃剛強,一眼便看出這是一名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他立馬抱起孩子,想在孩子身上搜尋一些文字信息,比如出生日期,為何被遺棄,籍貫,等等。可遺憾的是,這名連臍帶都未脫落的女嬰,身邊并無任何其他信息。
覃剛強的眼圈瞬間紅了,他迅速將女嬰摟進懷里,抱著她往自己家里趕,想著讓妻子韋麗珍幫忙把棄嬰周身清洗干凈,喂她吃些東西。
韋麗珍聽覃剛強說完抱回嬰兒的經過,也不由得感慨:天這么冷,怎么有如此狠心的父母呀!給孩子清洗完身體,韋麗珍又找出小棉被將孩子裹住,喂她喝了一點奶粉,哄她睡覺了。
天一亮,韋麗珍就抱著嬰兒,和覃剛強一起來到醫院,想給孩子做個檢查。
醫生檢查后發現,嬰兒并無大礙,只是身體有些弱,一個月需要到醫院做兩次檢查。覃剛強夫婦松了口氣。
實際撫養多年孩子卻是黑戶
后來,覃剛強把撿拾棄嬰的事情報給了當地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多方查詢,未能找到棄嬰的親生父母,也未能知曉她其他近親屬的信息。
覃剛強和韋麗珍都喜歡小孩,他們的女兒已經長大并到外地參加工作,不常在他們身邊,他們商量后決定收養這名女嬰,并為她取名覃玉梅。
2008年,覃剛強向相關部門申請開具了撿拾棄嬰的證明。當時,他和妻子已經辦理過退休手續,賣掉了柳州市的房子,居家搬遷到山東泰安,戶籍仍留在柳州。但因為在柳州沒有了房子,他們的戶籍后來被新房主強制移到了當地的集體戶口上。其間,他們也去福利院問過收養手續的事。可剛有了一點眉目,覃剛強的母親生病,24小時身邊都離不開人,他們只好匆忙趕回老家照顧母親,直到母親去世。經過這一番折騰,他們未能及時去辦理覃玉梅的收養手續,也未給她進行戶籍登記。
但這并不影響覃玉梅的成長。平時,她稱呼覃剛強、韋麗珍爺爺奶奶,稱呼他們的女兒媽媽。在覃剛強、韋麗珍的精心照料下,覃玉梅健康快樂地一天天長大。
覃玉梅6歲時,覃剛強、韋麗珍送她進了泰安一所私立小學就讀,每年學費兩三萬元。韋麗珍說,她和老伴每月退休金七八千元,女兒平時也會給他們錢,因此他們對覃玉梅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支出一向大方,別的孩子有的,他們也不會虧了覃玉梅。
覃玉梅平時很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學校里和其他小孩并無不同。
可到小升初時,學校要為學生建立學籍檔案,必須進行戶籍登記,覃玉梅沒有戶籍,成了很大的問題。按規定,她需要補辦戶籍登記并給予確認監護人。
眼看覃玉梅的學業就要因為戶籍問題受到影響,覃剛強和韋麗珍心急如焚。這時,有人建議他們直接向司法部門求助。
覃剛強、韋麗珍只好臨時抱佛腳,回到戶籍所在地柳州市一派出所申請為覃玉梅補辦戶籍登記并給予確認監護人。
而補辦戶籍登記要先確認監護人,確認監護人要先征得孩子親生父母的同意才行。覃玉梅是棄嬰,需要先尋找到她的親生父母,在尋找不到的情況下才能指定監護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這個程序不能漏掉。因此,收到覃剛強、韋麗珍的申請后,公安部門只好通過DNA比對,為覃玉梅尋找親生父母。
2021年8月16日,柳州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DNA室受理派出所送檢的覃玉梅血樣。檢驗后獲得覃玉梅血樣DNA分型,并于同月31日將分型錄入全國公安機關DNA數據庫。截至2021年11月1日,物證鑒定所工作人員在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中,未比中符合的人員。
派出所得到這一結果,將情況告知管轄社區,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展證據收集工作,并向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審理中心(隸屬柳北區人民法院,下稱柳北區法院)尋求法律指導。
柳北區法院和柳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隊召開座談會,認真討論該案的案情與解決方案。
最終,在各部門的共同幫助下,覃剛強和韋麗珍夫妻二人分別拿到了派出所、社區出具的《關于覃玉梅無戶的情況說明》《棄嬰撿拾證明》和《關于同意覃剛強和韋麗珍作為覃玉梅監護人的同意書》,并于11月3日向柳北區法院提交了確定監護人申請書,依法向法院申請由覃剛強和韋麗珍作為覃玉梅的合法監護人。
實際撫養人申請作為棄嬰監護人
法院:準許
柳北區法院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根據申請人自述,多次前往派出所、社區進行調查,調取查閱詢問筆錄、談話記錄,掌握了覃剛強、韋麗珍夫妻二人多年實際撫養覃玉梅的具體情況。
2021年11月8日,這起全國首例實際撫養人申請作為棄嬰監護人案在柳北區法院開庭審理。
縱觀本案的全過程,法官審理后認為,關愛保護未成年人,應當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27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本案中,被監護人覃玉梅剛出生即由覃剛強撿拾,柳州市公安機關多方查找,既無法找到她的親生父母,也無法找到她的近親屬。同時,覃剛強、韋麗珍作為覃玉梅事實上的養父母,對其悉心照顧15年之久,覃玉梅在兩老的照料下正常地健康成長,足以看出兩位申請人對覃玉梅的關心和愛護。
現在覃玉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同意由覃剛強、韋麗珍作為覃玉梅的監護人,符合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可以使覃玉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和落實,符合法律規定,故法院予以準許。
法官宣判完畢,語重心長地對申請人說:“今天法院依法確認了你們作為覃玉梅合法監護人的身份,希望你們能繼續盡心盡責、視如己出地照顧好覃玉梅,依法保護和保障她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及時幫她辦理戶籍、完善身份信息,順利應試升學。”
韋麗珍雙手接過法官遞上的判決書,翻了又翻,看了又看,激動得熱淚盈眶。
至此,這起全國首例實際撫養人申請作為棄嬰合法監護人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文中人物為化名)
編后:
依法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司法機關,一直都是未成年人維權隊伍的排頭兵。在本案中,法院通過法律程序指定實際撫養人作為監護人,能夠切實解決被監護人因合法監護人失位遇到的落戶、上學等一系列實際困難。這不僅是人民法院在家庭少年案件審判改革中的有益探索,更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婦聯、基層自治組織聯手幫助困境兒童、流浪兒童、棄嬰等未成年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問題的有益探索。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