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端 顧敏康
[摘 要] 學前兒童在園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幼兒園是其中的首要責任主體。然而,實施尊重兒童天性的教育,尤其是培養兒童勇敢、冒險、創新精神的教育就無法完全規避安全風險,此時讓幼兒園承擔全部安全責任就會有失公允。但是,現實中無論是社會還是政府都傾向于支持家庭全部歸責于幼兒園的要求。幼兒園在此責任博弈中處于劣勢,就會選擇在完全安全、零責任的前提下開展教育,從而使兒童失去發展勇敢、冒險、創新等品質與精神的機會。為實現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的納什均衡,需要政府、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基于共享共治理念建立起合作共享的協同治理機制。
[關鍵詞] 在園安全;安全責任;責任均衡
兒童發展指兒童在一系列認知與非認知領域的發展,促進兒童全面發展是學前教育的重要使命。[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繼承原有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計劃性和目的性,逐步將學前教育的發展視為國民教育體系和國民經濟社會事務的重要組成部分。[2][3]學前兒童在園接受教育是學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所謂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是指學前教育參與主體在學前兒童在園接受教育過程中所承擔的安全責任。兒童在園安全是學前兒童在園接受教育的首要條件,也是幼兒園實施保育和教育活動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見,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重大,不僅事關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事關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事關中國的未來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的基本假設
系統論認為系統是由若干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也是由若干安全責任要素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探索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的內在機理,就需要把那些影響博弈過程的主要安全責任因素納入該系統,進而研究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的。據此,我們提出下列基本假設。
假設一:幼兒園是學前兒童在園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對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負有首要責任。學前兒童因為身心發育尚未成熟,不具備安全意識,同時缺乏安全認知,所以不是其自身在園安全責任的主體承擔者。
假設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學前兒童在園安全的行政管理主體,所以也是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參與方。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應依法履行職責,依法依規制定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和機制,合理配置安全資源,統籌規劃實施學前兒童在園安全措施。
假設三:撫養和教育兒童是家庭的基本義務和責任,學前兒童在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所以家庭有責任有義務加入到學前兒童在園教育過程之中,并承擔相應的安全責任。
假設四:全社會應當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監督學前兒童在園安全問題,并借助社會資源為學前兒童在園安全提供幫助,為學前兒童在園安全出謀劃策,引導社會輿論正確認識和看待學前兒童在園安全問題。因此,社會也是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參與方。
二、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的內在機理
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博弈主要來自兩種內在驅動力量:一個是學前兒童發展的促進因素,另一個是學前兒童發展的抑制因素。鼓勵兒童天性發展,培養兒童的勇敢、冒險精神是學前兒童發展的重要內容,而現實中幼兒園往往在優先保障兒童安全的前提下開展保育教育活動,這不利于兒童天性發展和勇敢、冒險精神的培養。這兩種力量的相互角力是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的內在動因。
(一)學前兒童發展的促進因素
尊重兒童的天性發展,就是要使每個兒童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4]教育應該適應兒童自身的經驗、興趣和能力,而不是將成人的知識和過去的標準強加給發展中的兒童。[5]實踐證明,順應天性發展,不僅有利于發展兒童的直覺功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創造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兒童的勇敢精神、創新精神等素質。[6]柏拉圖認為兒童的勇敢精神等素質是建立在重復訓練基礎之上的。經過這種訓練,兒童的理智得到發展,并固定為一種行為習慣。[7]兒童天性的發展和勇敢精神等素質的培養具有一定的風險,在一定風險承受范圍內促進學前兒童天性發展和勇敢、冒險精神等的培養,是學前教育各類參與主體可以共同探討的重要議題。
(二)學前兒童發展的抑制因素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一直非常重視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將保障幼兒的健康與安全作為幼兒園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8]《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幼兒園的安全責任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從幼兒園的規劃、舉辦及管理,到幼兒園開展保育、教育以及安全責任追究等方面都有各種制度規章。學前兒童在園安全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和各類幼兒園的首要責任。從現實來看,幼兒園發生安全事故極易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來自社會、家庭的巨大壓力以及政府的嚴厲處罰會讓幼兒園在承擔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中失去平衡,進而承擔了很多不屬于自己的安全責任。這就促使各類幼兒園在學前教育活動中趨于保守態勢,從而采取更加保守的手段開展學前教育活動。雖然保障兒童在園安全是幼兒園開展教育的基本條件,但是一味地追求絕對的安全,可能會抹殺兒童的天性發展,不利于學前兒童勇敢、冒險、創新精神的培養,更不利于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
(三)促進因素和抑制因素的角力
如何滿足學前兒童在園安全需求,又適應兒童全面發展需要,促進兒童天性發展和勇敢、冒險精神的培養,是各類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時的艱難選擇。一方面,無論是學前教育法律制度的要求,還是兒童、家庭對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促進兒童天性發展和勇敢、冒險精神的培養都是幼兒園開展學前教育活動的本職內容。另一方面,兒童天性的發展和勇敢、冒險精神的培養具有一定的風險,幼兒園如果把握不當,可能會引發安全事件,進而給兒童和家庭帶來傷害,因此各類幼兒園傾向于在保障兒童在園安全的狀態下開展保育和教育活動,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政府的嚴厲處罰,而且可以避免承擔不必要的兒童在園安全責任。這就使得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促進因素在與其抑制因素的博弈中處于劣勢地位。幼兒園往往選擇抑制因素,以承擔更少的兒童在園安全責任。
三、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博弈過程
基于研究假設,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參與方包括政府、幼兒園、家庭和社會。這四方主體之間的博弈過程包含以下三個階段。
博弈第一階段:幼兒園在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尊重學前兒童天性的發展規律,全面實施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活動,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培養兒童的勇敢、冒險、創新精神,同時對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負有首要責任。然而,兒童在園安全風險不可能完全規避。當學前兒童在園出現安全風險事件時,家庭即刻向幼兒園提起交涉,要求追究幼兒園及其相關人員的安全責任,并求助社會各界向幼兒園施壓,請求政府嚴懲幼兒園及其相關責任人員。社會對兒童在園安全事件通常非常敏感,特別是在當今的網絡信息時代,極易形成社會輿論壓力。輿論往往表現出對學前兒童和家庭的同情,認定幼兒園負有安全責任,并期待政府處罰幼兒園。作為行政管理者,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對學前兒童在園安全事件進行調查和處理,并依據相關規定對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作出認定,進而對幼兒園及相關責任人員作出處罰,以平息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壓力。
博弈第二階段:在受到政府的處罰之后,幼兒園會認為自己承擔的安全責任過度,因為兒童勇敢、冒險、創新精神等素質的培養本就伴隨著安全風險,由此產生的安全責任由幼兒園完全承擔顯然是有失公允的。所以,幼兒園可能會向政府申訴,也可能會向家庭、社會做出解釋和說明,期望得到政府的支持以及家庭和社會的理解,進而減少自身不合理的安全責任負擔。但是,家庭很難理解幼兒園降低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關切,也很少關注自身在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中應當承擔的責任,所以往往會把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全部歸咎于幼兒園,而不愿承擔或者意識不到自身應承擔的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社會對幼兒園希望降低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則表現出多樣化的態度,但無論贊成,還是反對,社會都在學前兒童在園安全事件中發揮了監督的作用。對于幼兒園的反饋和申訴,政府的作為顯得尤為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幼兒園未來教育活動的開展。從現實來看,政府基本上能夠依法秉公辦事,對幼兒園所應承擔的安全責任作出相對公平的裁斷,但是針對學前教育過程中不易把握的內容和環節,政府有時也難以作出清晰的判斷。針對幼兒園因開展兒童天性教育,培養兒童勇敢、冒險、創新精神的教育活動而應承擔的安全責任和不應該承擔的安全責任,政府也很難界定,因此政府為平息安全事件,安撫家庭情緒和社會關切,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讓幼兒園承擔過多的安全責任。
博弈第三階段:在向政府、家庭和社會反饋自身承擔了過多的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之后,幼兒園如果沒有得到各方及時有效的支持和理解,就會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放棄與風險相關的兒童天性教育和培養兒童勇敢、冒險、創新精神的教育活動,而把學前兒童教育活動完全置于安全狀態之下,以實現兒童在園安全零風險的目標。政府、家庭和社會針對幼兒園放棄與風險相關的但是有利于兒童全面發展的保育教育活動則無法直接干預。此時,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各參與方就都實現了零承擔,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進入停止狀態。但是,幼兒園放棄旨在培養兒童勇敢、冒險、創新精神的教育活動顯然是不符合黨和政府制定的學前教育政策法規的要求的。因此,如何平衡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就成為解決多方博弈問題的關鍵。
四、實現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均衡的建議
從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過程來看,要實現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的納什均衡,需要引入外部因素介入其博弈過程,重新在政府、幼兒園、家庭和社會之間建立起“合作共享”的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協同治理機制。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幼兒園和家庭簽訂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協議。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博弈的內在機理是學前兒童發展的促進因素和抑制因素之間的矛盾。從博弈過程來看,幼兒園和家庭在兒童在園安全責任承擔之間的沖突是整個博弈過程的焦點?;谄跫s精神,針對學前兒童天性的發展和勇敢、冒險、創新精神培養的相關保教活動,幼兒園和家庭應就可能出現的安全事件進行充分溝通和協商,以協議的方式訂立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合同,清晰界定幼兒園和家庭各自應當承擔的安全責任。
第二,幼兒園和家庭聯合引入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保險。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失衡主要發生在幼兒園和家庭之間,解決這一失衡需要雙方的合作。幼兒園和家庭除簽訂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合同之外,也可以基于自愿原則,聯合引入保險業務,把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以保險的方式部分轉移給保險公司。當然,開展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保險需要黨和政府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驅動保險公司開發與此相關的保險業務。
第三,構建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各方協同治理機制。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是所有參與主體的共同責任,需要各個參與主體在協作中尋求利益共同點?;诠蚕砉仓卫砟?,政府、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以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為核心,構建多方參與的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協同治理機制,清晰界定學前兒童在園安全的各方責任,以參與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進行協同治理,從而實現學前兒童在園安全責任的納什均衡。
參考文獻:
[1]李琳,李孜佳,范潔瓊,等.幼兒園教育質量對兒童發展增值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21(04):31-47.
[2]田景正,康楠.新中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歷史回顧與前瞻[J].學前教育研究,2021(06):54-57.
[3]韓鳳芹,張宇暄.相對貧困山村學前教育供給方式的創新與改革[J].地方財政研究,2021(09):93-97.
[4]錢丹丹.從促進兒童自我生長的角度解析杜威的“教育即生長”[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S2):172-174.
[5]陶青.解讀美國小學全科教學[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6):105-112.
[6]陳福.順應學生天性玩出健康[J].中國教育學刊,2015(04):101.
[7]覃小林.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合作策略的批判與重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2):169-173.
[8]林榕,王海英.我國幼兒園衛生保健隊伍建設的政策變遷與展望[J].學前教育研究,2021(11):12-21.
Multi Game on Preschool Children’s Safety Responsibility in Kindergarten
Duan Sun,1,2 Minkang Gu3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a Normal College, Changsha 410100 China; 3School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Abstract: The safe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common concern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inhibition and encourag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deal with the dispute of preschool children’s educational safety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afety responsibility in kindergarten, puts forward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afety responsibility in kindergarten,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afety responsibility game, and further discusses how to realize the balance among the government, kindergarten, family and society in the safety responsibility game of preschool children.
Key words: safety in kindergarten, safety responsibility, balance of responsibilities
稿件編號:GF2022-04-0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立法研究”(編號:20ZDA056),本研究受到長沙師范學院工商管理重點建設學科的資助
通訊作者:孫端,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長沙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E-mail:sund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