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宇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西安 710300)
價值觀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基于個人經驗、判斷、感知等形成的相對穩定且具有導向作用的為人處世的取向,隱藏于人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需求中。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在各種職業體驗中形成的具有導向作用的價值取向,包括擇業觀、職業期待、職業態度等。職業價值觀是一個人對職業的期待及職業選擇和對待職業的態度、行為。勞動實踐能夠增加大學生的動手體驗,通過作用多種感官,加深對自然的認識,通過勞動實踐,對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產生重要的影響。
廣義的勞動是指人通過體力或腦力活動創造財富的過程,是一種人類特有的能動的通過自身行動和活動來作用于自然從而改變自然物質狀態或性質以保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的活動過程。狹義的勞動指體力勞動。實踐的含義諸多,是指身體力行或親身體驗,其中經典的觀點是指實踐主體(人類)通過主觀思維和意志的支配,對客觀事物進行改造的過程,也可稱之為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勞動與實踐在某些層面可以相互代替[1]。在勞動實踐中,人類能更全面地認識客觀事物,也能把握物質的規律,一定程度上,勞動實踐是人類在意志和思維的支配下改變事物客觀規律并從中獲得體驗的實踐活動。
勞動實踐的種類多種多樣,這種勞動實踐不同于以往學生參與的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體驗。但是不同的學生經驗、思維方式、能力和生活學習環境不同,他們的興趣點也不同[2]。要增加勞動實踐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就要遵循激發興趣的原則,只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點,為大學生提供適合他們能力的勞動實踐,才能加深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積極影響。
不同的大學生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這些差異不應成為阻礙大學生獲得積極職業價值觀的阻礙,而應根據這些差異找到每個學生的優勢,讓大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發揮自身優勢[3]。在大學生付出努力和精力的前提下,發揮大學生的優勢,使大學生獲得良好的成就感,更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實踐體驗,從而明確自身的奮斗方向,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完整的職業價值觀。
大多數大學生勞動實踐的經驗較少,加之不同的家庭背景、經濟條件使得大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4]。為避免這一問題導致大學生認知受限,應為大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勞動實踐機會,包括但不限于清潔、服務、研發、管理、生產、加工、培訓、文案編輯、社區工作等。只有通過多樣性的勞動實踐,才能令學生突破自身條件局限,發掘更廣闊的職業平臺,樹立更遠大的職業理想。
針對勞動實踐對職業價值觀影響的原則,對大學生做了相關的量性研究,通過在勞動實踐中激發大學生興趣,在勞動實踐中讓大學生獲得成就感并讓大學生參與多樣化的勞動實踐,培養大學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以期提高勞動實踐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力[5]。
3.1.1 研究對象
在征得多所學校相關負責人的同意和支持的前提下,對大學生進行以班為單位的抽樣調查,選擇331名學生參與研究。通過統一指導和說明,令大學生明確研究意義、目的和調查問卷的填寫方式。
3.1.2 研究目的
以影響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為核心,將勞動實踐與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相融合為理念,利用提前計劃好的勞動實踐安排,對相關班級進行觀察和訪談研究,記錄大學生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以研究勞動實踐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
3.1.3 研究工具
通過對美國心理學家舒伯的職業價值觀測試進行借鑒和修改,結合職業價值觀的意義,編制了本次的調查問卷。表1 為本次測試表的題目及最后平均分值。調查問卷分為3個一級標準,分別是職業期待、職業選擇標準和職業態度。被測試者要從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選項。表2所示為本次問卷調查的題目選項和得分原則。
3.1.4 研究測試安排
在本次勞動實踐安排之前,對所研究的學生進行相關調查問卷測試,得到前測數據。對大學生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勞動實踐安排,在接近學期末時對大學生進行職業價值觀測驗,作為本次研究的后測。通過前測和后測結果對比,分析勞動實踐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情況。

表1 職業價值觀測試表指標及題目Tab.1 Indexes and topics of occupational value measurement table

表2 題目選項和得分原則Tab.2 Topic option and score principle
3.2.1 一級指標數據總體分析
本次測試的分值總分為100分,在15 min內學生完成這些題目。前測人數為324人(7人缺考),后測學生為331人(無人缺考),最終將324份做為有效問卷,得到相關分析。

表3 前測后測一級指標分數對比表(M±S)Tab.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first-level index before and after measurement(M±S)
通過表3和圖1可知,前測與后測的一級指標分數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職業期待這一項,前測分數的均值為3.44分,而后測分數均值為3.67分,這表明勞動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學生明確自身的職業目標。擇業標準前測均值為29.56分,后測均值為29.92分,這表明勞動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標準。在職業態度這一指標上,前測分數為33.78分,后測分數為34.47分,這表明勞動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總分這一項前測分數為66.78分,后測數據為68.06分,這表明勞動實踐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圖1 前測后測一級指標分數對比圖Fig.1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first-level index before and after measurement
3.2.2 擇業標準數據分析
通過觀察和采訪部分大學生發現,他們在勞動實踐中獲得了與眾不同的充實感和成就感,尤其是通過自身勞動幫助他人,他人說了謝謝時,他們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量,這深深影響了他們在擇業過程中對利他主義這一標準的認識。通過表4 可知,部分題項前后得分沒有明顯差距,如題項4、5、7、8,但是部分題項后測分數略高于前測,如2、3、6、9,這表明勞動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標準。
3.2.3 職業態度數據分析
通過觀察和采訪部分大學生,他們表示自己通過勞動實踐明白了無論是什么工作都有其意義和價值,工作不分貴賤,不能因為自己做的工作沒有別人的工作看起來體面或是自己不喜歡而不好好工作。還有部分大學生表示,通過勞動實踐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而其他前輩在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其學習的地方,要虛心請教,才能不斷進步。通過表5 可知,部分題項前后得分沒有明顯差距,如題項12、16、17、18、19,但是部分題項后測分數略高于前測,如10、11、13、14、15、16、20,這表明勞動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

表4 前測后測擇業標準分數對比表Tab.4 Comparison of standard scores of career choice before and after measurement

表5 前測后測職業態度分數對比表Tab.5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 before and after measurement
通過對324位大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活動前后的調查問卷分數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勞動實踐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具有影響,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幫助部分大學生明確了勞動不分貴賤,任何工作都有其意義;幫助部分大學生了解了無論什么勞動都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幫助部分大學生樹立了用勞動創造自己未來的意識。
通過對勞動實踐對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分析得到了研究數據和結果。總體上,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比較積極,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勞動實踐,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