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劍廷 吳俊杰
【摘 要】贛深高鐵沿線有五個城市,即廣東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江西贛州,2021年11月,圍繞高鐵的開通運營,開啟了五城黨媒破圈跨城策采編發一體化聯動,發揮一體化傳播優勢,在探索區域媒體合作傳播、融合傳播新路徑的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關鍵詞】黨媒聯動;跨區域合作;融合傳播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自2021年11月17日啟動,至12月10日贛深高鐵通車期間,五城黨媒發揮各自優勢,在采編、經營方面進行了多層次聯動,在城市形象宣傳、文旅推廣等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并迅速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是一次跨區域媒體融合、開創大宣傳工作格局的創新、共贏之舉,為今后促進城市品牌相互推介、城市資源交叉展示、傳播力和影響力相互加持,實現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謀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創新模式:推進區域融合傳播
贛深高鐵即京港高鐵贛州至深圳段,連接了特區城市深圳,途經大灣區城市東莞、惠州,穿過山區城市河源,直抵蘇區城市贛州,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和粵贛兩地“兩小時經濟圈”。從新聞傳播層面看,贛深高鐵的開通,對沿線五城的媒體來說,創新模式跳出一城一地來策劃、聯動五城做好文章,提升主流媒體傳播力、影響力,成為沿線城市黨媒的重大議題。
2021年8月,惠州報業集團提議開展五城黨媒聯動,迅速得到了深圳報業集團、贛南日報社、東莞報業傳媒集團、河源日報社的積極響應。經過五城黨媒高層互訪磋商,就共建聯動合作機制迅速達成共識,并于9月下旬推動實施。11月17日,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合作簽約儀式暨“五城耀粵贛·融抱大灣區”大型主題聯合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河源舉行,五城黨報社長或總編輯簽訂了“贛深高鐵五城黨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五城黨媒相互整合平臺渠道資源,通過互融、互利、互補、互學、互鑒,聯手推進“鞏固主流輿論陣地、建立媒體互訪機制、共建跨區域采編經營聯動機制、開展五城黨報走贛深活動、攜手舉辦城市推介活動、加強文旅交流推廣展示、助農幫扶共促鄉村振興、以連鎖方式發展多元產業”八大合作工程,促進城市品牌相互推介、城市資源交叉展示、傳播力和影響力相互加持,實現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謀,有力提升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大力提升服務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推動五城黨媒聯動逐漸常態化,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協商解決合作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設立輪值秘書處,首年設在河源日報社,一年一輪換,輪值順序為河源、深圳、東莞、惠州、贛州,推動八大合作工程逐年逐項落地落實,由新聞傳播聯動到全領域開展合作,最后逐步形成常態化機制。
二、創新傳播:全媒體聯動實現融合傳播
以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開通為時間節點,五城黨媒聯動大致分為開通前的預熱報道、開通運營當天報道、后續報道三個階段。
(一)聯合采訪,全媒發力
從2021年11月4日起,五城黨媒同步在報紙與新媒體平臺推出“五城耀粵贛·融抱大灣區——五城黨媒聯動聚焦贛深高鐵”聯合報道,奏響前奏,形成五城黨媒聯動、全媒發力的預熱宣傳態勢、聲勢、氣勢,迅速獲得熱烈反響和業界廣泛關注。11月17日,由河源日報社承辦的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合作簽約儀式暨“五城耀粵贛·融抱大灣區”大型聯合采訪活動啟動。
按協議商定,從當年11月17日起,“五城耀粵贛·融抱大灣區”聯合采訪團在每個城市采訪3天,重點針對高質量發展、文旅產業、城市特色等多角度掃描。首站河源采訪活動,圍繞“進入高鐵時代的多彩河源”這一主題,策劃了“紅色系列(紅色文化)”“古色系列(恐龍化石及人文地理)”“綠色系列(優良生態)”“高質量發展系列”四方面內容。贛深高鐵五城聯合采訪團以及參加啟動儀式的《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東廣播電視臺、《廣州日報》、《香港商報》等近20家粵贛兩省主流媒體走進河源調研采訪。其間,推出了“社長總編贊河源”“兩省記者看河源”等專題,聚焦歷史文化、全域旅游、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綜合利用文字、圖片、H5、短視頻、直播等全媒體形式,在報紙、客戶端、微信等平臺持續推出報道,共計刊發各類媒體產品500多條(件),多角度呈現了高鐵助力河源高質量發展的精彩故事,以規模化的宣傳陣勢帶來了具有影響力的宣傳效果。
從11月17日至12月3日,“五城耀粵贛·融抱大灣區”大型聯合采訪團,先后走進廣東河源,江西贛州,廣東深圳、東莞、惠州5座贛深高鐵沿線城市,記錄沿線城市發展,感受各座城市的魅力,發掘贛深高鐵即將開通后帶來的變化和機遇,大力講好“特區故事”“灣區故事”“蘇區故事”,有力促進城市品牌相互推介、城市形象交叉展示,傳播效果呈疊加效應。
(二)共享資源,同步推送
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正式通車當天,五城黨媒進行全媒體聯動融合傳播:一是版面聯動,《深圳特區報》《贛南日報》《東莞日報》《惠州日報》《河源日報》以“五城耀粵贛·融抱大灣區”為主題,共同推出《連城訣——贛深高鐵通車五城黨媒聯動特刊》20個版,每家報社出4個版內容,統一版面內容、欄目、報眉,力爭實現“5個1相加大于5”的效益;二是直播聯動,五城黨媒客戶端開展“贛深高鐵·即刻出發”五城聯動大型直播活動,在模塊統一的情況下,由各城黨媒提供本地的直播內容,包括圖文、視頻等,以車輛運行為時間、空間線索,各自的客戶端平臺,用圖文、微視頻的實時直播互動方式帶著受眾從深圳至贛州,一地接一地地接力傳播,一起全程體驗高鐵的“貼地飛行”;三是融合聯動,由五城黨媒在各自的客戶端統一設置“贛深高鐵”頻道,在此頻道整合各媒體的文字報道、圖片、視頻、H5、海報等內容,共同推出,形成輿論合力、傳播合力。
(三)采編聯動,帶動經營
新聞宣傳開路,經營活動落地。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的舉措不僅推動了新聞宣傳,也有力地帶動了經營工作。以河源日報社為例,僅贛深高鐵通車當天,以此為主題,除“連城訣”20個版,另組織了20個政務宣傳專題版、7個商務廣告版, 有力地帶動了經營工作。據初步了解,其他四城也均有收獲。
建立了合作機制,接下來一系列經營聯動也陸續啟動,如五城黨媒聯合開展贛深高鐵沿線“必打卡”系列評選活動,評選項目包括“必游景區、必泡溫泉、必購手信、必逛商圈、必住酒店、必去民宿、必嘗美食、必走村鎮、必睇樓盤”等多個欄目,攜手助力優質項目躍升至“大灣區消費熱榜”;深圳、河源兩市還合作舉辦了客家美食展等。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合作機制的快速構建和迅速落地,不僅是主流黨媒在采編經營工作上的一次創新,更是主流黨媒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貢獻媒體智慧的具體舉措,為力促五城高質量發展提供輿論支持。
三、創新路徑:“融媒”起步,推動“融城”“融文”
贛深高鐵作為一條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將江西省贛州市和廣東省河源市、惠州市、東莞市、深圳市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對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和粵東北地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構建“蘇區+山區+灣區”聯動發展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五城黨媒初享高鐵開通階段的合作成果后,接下來又謀求新的合作目標。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陳寅表示,五城黨媒將以這次聯動為起點,圍繞戰略合作目標,合力構建“融媒”“融城”“融文”大傳播格局。一是努力闖出“融媒”新模式,推動新聞宣傳、傳媒經營、業務培訓、人才培養、智庫交流等領域加強合作;二是努力創出“融城”新范例,聯手開展五城體驗式全媒體報道和舉辦城市推介活動,充分利用主流黨媒的陣地優勢,全面展示各城市優質的投資環境、文旅資源,做城市間互融、互利、互補、互學、互鑒的推動者,為加速區域協調發展、共贏發展創造新典范、新案例;三是努力走出“融文”新路徑,利用“媒體+”的獨特優勢,聯合進行文化資源和產品的推廣展示,推動沿線城市間的“文化探親”,密切五城民眾間的文化往來,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等方面貢獻黨媒力量,走出一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之路。這一思路,正是五城黨媒致力創新融合方式、合力構建“三融”大傳播格局的方向。
四、區域黨媒聯動的合作基礎和優勢
贛深高鐵沿線五城中,媒體實力、傳播能力、人才技術支撐相差較大。發展環境如此不同的五城黨媒能夠開展聯動,給國內其他區域媒體開展合作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及思考。
(一)地緣相近:區域空間相連接
從地緣角度看,江西省贛州市和廣東省河源市、惠州市、東莞市、深圳市都屬于東江流域,其中贛州是東江發源地,沿河源往南途經惠州、東莞、深圳。自古以來,五城就有著密切的聯系。另外,河源、東莞、惠州、深圳原同屬廣東省惠陽地區,河源與贛州接壤。贛深高鐵作為一條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更是將五城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對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和粵東北地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構建“蘇區+山區+灣區”聯動發展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贛深高鐵建成通車,將在時間和空間上把五城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實現“近上更近”。
(二)人文相親:客家文化影響深遠
贛州是客家地區,稱之“客家搖籃”;河源是客家地區,謂之“客家古邑”;惠州同屬客家地區,東莞、深圳有近半區域屬于客家地區,這五城受客家文化影響甚深,文化傳統、民間習俗、生活習慣等接近。贛州人、河源人在深圳、東莞、惠州等發達地區經商、打工的人較多,河源與贛州毗鄰,有三縣接壤,一直以來贛州人在河源從事各行各業的也不少。隨著發達城市的產業外溢與轉移,贛州成了包括深圳、東莞、惠州等地企業的重要選擇地,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河源一直是深圳對口幫扶城市,政商、民間交往密切。總之,五城之間可謂“親戚”多、走動多、關系好,贛深高鐵更是讓五城“親上加親”。
(三)同心相向:達成共識高頻互動
正因為具有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的先天條件,加上贛深高鐵通車這一良好契機,五城同心相向,一拍即合。五城黨媒聯動由惠州報業集團提出,河源是五城中唯一沒通高鐵的城市,河源日報社便主動提出啟動儀式與第一站活動在河源舉行,并擔負起協調各城黨媒高層的工作。城市地位、媒體級別最高的深圳報業集團,接到五城黨媒聯動的邀請后,立即應允,并就具體的合作事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在接下來的各項活動中發揮了“老大哥”的重要作用。特別就五城聯動提出的“三融”(融媒體、融城、融文)理念,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方向性。在推動聯動工作的具體操作過程中,五城各媒體高層針對各媒體平臺資源、影響力、價值不同,通過互訪真誠溝通,很快達成共識,做到同心相向、共克困難、攜手推動。
(四)黨政支持:有力推動合作落地
五城黨媒聯動,對所在城市來說,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在構建宣傳大格局方面,更是一種創新之舉。合作要落地,取得實際性的進展,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必不可少、必不可缺。
河源日報社作為五城黨媒聯動啟動儀式和大型聯合采訪首站的承辦方,在籌備過程中,多次向河源市委、市政府匯報活動進展情況、需要協調解決的事項,獲得高度重視,市委主要領導專門批示要辦好活動。河源市4個高鐵站所在的縣(區)黨委、政府,也為活動的舉辦及采訪活動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同時,其他四城黨媒也爭取并獲得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為聯動的順利開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此可見,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順利落地實施,既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也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為今后更深層次、更全方位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五、結語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是探索“資源共享”“發展共謀”“互利共贏”合作機制的有益嘗試,對共建現代化區域傳播生態圈、探索主流媒體新發展路徑和模式貢獻了智慧和經驗。對五城黨媒聯動而言,贛深高鐵通車事件只是“首秀”,隨著合作的持續推進,五城黨媒同心相向、攜手致遠,將會聯手書寫出更多媒體區域融合傳播推動區域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篇章。
(責任編輯:黃康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