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赟
內容概述:本書從工作室團隊學習、個別輔導與案例督導、學生心理危機處置、個人成長與修煉等方面探討如何促進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成長,探索優秀與卓越的心理健康教師的有效培養路徑。本書提供了豐富翔實的案例,包括心理健康教師的學習心得體會、成長故事、個案報告、心理健康教育課例、專業發展等,為讀者提供手把手的專業指導。
在參加蘇州市心理名師工作室共讀活動時,《探尋優秀與卓越:心理老師成長之路》一書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帶著好奇心讀完了本書。《探尋優秀與卓越:心理老師成長之路》的板塊清晰,章章獨立但又有密切聯系,內容以敘事為主,我讀起來毫不費力。書中有很多普通心理健康教師的成長故事,每一個成長故事都來自心理健康教師的真實反饋,我在閱讀這些心理健康教師的成長故事、學習心得的時候感同身受,好像目睹了這些心理健康教師學習、實踐和探究的過程。
成長為一名優秀甚至卓越的心理健康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吳增強老師在書中給出了答案:在團隊中學習,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做好個別輔導以及成為研究者。
首先,在團隊中學習。心理健康教師應該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如,區縣心理健康教研活動、心理學研修班、心理成長小組、心理工作室等,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吳增強老師在書中說道:“一個有溫度的團體就會有吸引各個成員的凝聚力,它強有力地把個體的動機需求與團體目標連接在一起。”團隊能夠凝聚力量,溫暖的團隊氛圍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團隊成員在明確的目標下共同努力在團隊中學習,他們都會產生積極的改變。對于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所在的學校辦學時間不長,我在兼任心理健康教師后發現,自己不僅沒有前輩,還沒有同伴,只能靠自己摸索經驗和自學專業技能來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自從加入蘇州市心理名師工作室后,在工作室領銜人的指引下,我和同伴一起學習,互相分享學習經驗,我的專業水平很快得到了提升。之后,不管是上心理健康教育課,還是做個別輔導,我都更加從容不迫。
其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書中強調,上好一節優質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前提是了解學生。在明確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內容時,心理健康教師要關注本節課的主題與目標,這樣不但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且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參與課前調查,再根據調查結果明確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學情,更能照顧全體學生的感受。
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其獨特性,心理健康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聽到學生的意外回答或者他們的深層次揭露,這就非常考驗心理健康教師的提問方式和反饋水平。當學生的回答與自己的預設不同時,教師容易反問學生“為什么”。我在讀完這本書后才意識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應該少用甚至不用“為什么”。因為當教師反問學生“為什么”時,會使學生從情感體驗轉向認知思考。這就違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體驗性原則,忽略了學生當下的感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情感體驗比認知思考更重要。
最后,做好個別輔導和課題研究。吳老師在書中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我們還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個別輔導能力,加強科研能力的訓練。”在進行個別輔導時,我們要多學習一些心理輔導技術,如,表達性藝術治療、行為干預法、認知行為治療等。當然,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個別輔導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此,我們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不斷提升個別輔導的能力。我在學校開展個別輔導時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我給一個人際交往困難的學生做個別輔導時,他一直沒有告訴我他害怕走進教室的真正原因,導致我找不到幫助他的方法。雖然進行了多次輔導,但輔導效果一直不好。這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個別輔導能力有待加強,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為提升自己的個別輔導能力,我們還應該多思考,在學校做好個別輔導的過程中尋找有意義的課題進行研究,更好地提升專業水平。每次看到學生帶著笑臉從心理輔導室走出來時,我都會覺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探尋優秀與卓越:心理老師成長之路》這本書是心理健康教師成長的寶典,是指路標。我們從別人由稚嫩走向成熟的經驗中汲取養分,滋養自己。假如你也是一名正處于迷茫期、遭遇職業發展瓶頸的心理健康教師,趕緊讀一讀這本書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花港迎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