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人際溝通;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32-0068-03
【作者簡介】陳曉芳,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三實驗小學(江蘇蘇州,215122)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步入青春期。這一階段,學生與人溝通時會表現出沖動性的特點,有時會說出一些過激的話,這些話可能會發展成為語言暴力。語言暴力指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心理受到侵犯和損害。在校園生活中,有一部分學生時常受到語言暴力的影響,容易產生憤怒、羞愧等負面情緒,導致自我認同感降低,更有甚者會對他人使用語言暴力。因此,為了避免語言暴力,掌握正確的人際溝通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本節課通過體驗性活動、小組討論和情景表演,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暴力的不良影響,學會好好說話。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對植物說話
教師: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兩盆向日葵。請說說這兩盆向日葵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1:它們看起來一樣高。
學生2:它們的花瓣數目一樣。
學生3:它們的顏色一樣,朝向也一樣。
教師:這兩盆向日葵在同一時間播種,在同一環境中成長?,F在,它們長得非常相似。接下來,我們要做個游戲——“對植物說話”。
教師邀請6名學生,分為2組,每組3人。其中,一組學生每人輪流對左邊的向日葵說一句贊美的話,另一組學生每人輪流對右邊的向日葵說一句批評的話。
學生活動。
教師:剛才,左邊的向日葵被真誠地贊美,而右邊的向日葵卻飽受批評。假如它們長時間遭受語言上的不同對待,它們會有什么變化?
學生:左邊這盆會更有活力,而右邊這盆會慢慢枯萎。
教師:其實已經有人做過了“對植物說話”實驗,并且將整個過程拍攝成了紀錄片。結果和大家設想的一樣,長期被溫柔以待的植物茁壯成長,而遭受語言暴力的植物卻慢慢枯萎,甚至凋零??梢?,語言具有魔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話好好說”。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游戲,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引發學生對語言影響力進行初步思考,從而自然地引出課題——有話好好說。
二、體驗活動:感受語言的力量
教師: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發現了語言暴力對植物的傷害。你覺得什么是語言暴力呢?
學生1:語言暴力就是批評他人,讓他人受到傷害。
學生2:語言暴力是一種不受歡迎的說話方式。
教師: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心理受到侵犯和損害。下面,我們通過活動來感受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
PPT展示活動要求:請5名學生扮演“語言暴力者”,其余學生扮演“傾聽者”。“傾聽者”先跟著老師進行冥想。
冥想指導語:現在請大家舒服地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身體慢慢放松。此刻,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呼出,再輕輕地吸一口氣,慢慢地呼出。下面,請安靜地跟我一起走進今天的心靈空間!我是一名六年級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我有很多興趣愛好,如踢球、唱歌、跳舞、畫畫、玩游戲等。我很喜歡爸媽、老師和同學,他們是我身邊最親近的人。我渴望走近他們,也希望大家喜歡我。我希望給他們帶來快樂,希望他們想到我的時候是開心的。可是,當聽到這些話從他們口中說出時……
5名“語言暴力者”根據拿到的紙條,以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氣大聲讀出紙條內容。(紙條內容為課前調查時學生寫的“最討厭的十句話”)
學生1:沒見過比你更笨的!這么簡單的題目都做不好,我以后再也不教你了!
學生2:我對你太失望了!你真是什么事都做不好!
學生3:你能不能滾遠點,真是太煩了!我真的很討厭你,沒見過比你更令人討厭的人!
學生4:你不行,你永遠都做不好!果然又是你,簡直太令人無語了!
學生5:永遠沒有人愿意和你這種人做朋友!你看看別人,要你有什么用!
教師請“傾聽者”睜開眼睛,并采訪他們:聽到“語言暴力者”對你說出這些話時,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難受、生氣、郁悶、傷心、想哭。
教師采訪臺上的5名“語言暴力者”:你說出這些話時內心有什么感受?
學生:感覺殘忍、難受、傷人、粗暴、無理。
教師請全班學生做3次深呼吸,從扮演的角色回到現實中的自己。
教師:語言暴力帶給我們的感覺真不好??墒?,為什么會產生語言暴力呢?
學生1:他們遇到了挫折事件,心情不好。
學生2:他們平時愛說臟話。
學生3:他們和對方產生了沖突,報復心理在作祟。
學生4:他們不太懂得溝通技巧。
教師:產生語言暴力的原因多種多樣,需要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活動,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暴力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不良影響,了解語言暴力的產生原因。
三、小組討論:有話好好說
教師: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如何避免語言暴力,做到好好說話呢?請每組討論3分鐘,然后派1名代表發言。
學生1:先冷靜再溝通。
學生2:可以尋求他人幫助,說話時不能用命令的語氣。
學生3:我們要換位思考,想想如果我是他會有什么感受。
學生4:文明用語,不說臟話
學生5:注意語氣,說話就事論事,避免帶有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氣。
學生6:負面情緒會影響表達,說話前應先調節好情緒。
學生7:積極交流,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妄加評判。
教師:今后,我們可以嘗試這些方法,做一個好好說話的人。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學習避免語言暴力發生的方法,學會好好說話。
四、情景表演:我會巧應對
教師:接下來,請各組運用剛剛總結出來的方法,對以下情景進行故事改編。每組運用表演加解說的形式來表達正確的說話方式。
PPT呈現情景內容:小新考試成績不理想,心情煩躁。同桌小雨找他借橡皮,小新很不友善地說——“走開,你這個笨蛋,我這里沒有橡皮!”小雨聽了小新的話后非常郁悶。如果你是小雨,你會怎么做?
學生活動。
學生1:我會先冷靜下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問問小新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難,自己或許可以幫助他。
學生2:我會跟小新積極交流,真誠表達此刻的心情,希望他注意說話語氣,和我禮貌對話。
學生3:我會尋求他人幫助,通過第三方來協調自己和小新的關系。
教師:希望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夠體驗到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學會遠離語言暴力,做一個好好說話的人!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表演,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解決問題,鞏固課上學習到的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聚焦于學生的人際溝通問題,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活動體驗和小組合作讓學生感受語言暴力帶來的消極影響,幫助學生認識到友善溝通的重要性,學會好好說話。但是,本課也存在不足:一是課堂容量比較大,教學環節過于緊湊,導致學生情景表演的時間太短,課堂體驗不夠深入。二是學生在分享好好說話的方法時,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在黑板上記錄關鍵詞,這樣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要點的印象。
【點評】
這是一節貼近學生生活、解決人際溝通問題的心理輔導課,其具有實用性強、啟發性大、學生參與度高等特點。課堂活動緊緊圍繞主題“有話好好說”展開。其中,體驗活動“感受語言的力量”設計得比較巧妙:教師首先進行課前調查“最討厭的十句話”,其次邀請學生進行冥想活動體驗,最后現場采訪學生的活動感受。該活動設計層層遞進,由感性到理性,先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暴力的傷害,再了解語言暴力的產生原因。但是,“最討厭的十句話”包括家長、教師和學生所說的暴力語言,范圍偏廣,如果課前調查內容能夠聚焦學生之間的溝通或許更貼合本課主題。
(點評嘉賓:張磊,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港學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