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吟子 劉宜宇

工廠開在村頭,服裝公司招牌密集醒目,村里坐擁“網紅街”,文化館、健身中心、幼兒園,幸福食堂明凈敞亮,80%的農家有小轎車……置身仙桃市毛嘴鎮古堤村,一幅熱氣騰騰的都市村莊畫卷撲面而來。
早些年,古堤村曾被列入省級貧困村。
2011年,漢正街服裝產業向外轉移,毛嘴鎮作為仙桃有名的“裁縫之鄉”,抓住機遇吸引一批服裝老板回鄉創業。看著鎮里服裝產業發展得越來越紅火,古堤村黨支部主動前去對接,想讓村子融入毛嘴鎮服裝產業園規劃內,走出一條產業興村之路。
當時,建設服裝產業園需要在村里征地1200多畝,涉及拆遷21戶、遷墳110座,群眾工作難度極大。“這時候,支部和黨員不站出來,村里發展產業就是一句空話。”古堤村黨支部書記張四清說。
于是,張四清帶著村“兩委”一班人,每天到村民家中“軟磨硬泡”。村“兩委”成員你在“張三”家,我在“李四”處,吃了不少“閉門羹”、挨了不少“當面罵”,但大家都沒有退縮,如期完成了征地工作。
2017年,古堤服裝產業園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兩年內吸引了90多家企業入園。農民丟下鋤頭,拿起“線頭”“針頭”,搖身一變,成為產業工人。務工收入成為了古堤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長期在外打工的服裝工人漸漸歸巢。夫妻兩口子都在制衣廠做工的,一年一輛車,兩年一套房。老人在廠里做零工也能拿到不錯的收入。村里上到60多歲的老人,下至20歲左右的年輕人,都能在家門口就業。“只要肯做事,就能賺到錢。”張四清說。
產業興,人心齊。如今,古堤村集聚服裝企業79家,村里從事服裝業的有1000多人,年產女褲3000余萬條,年產值15億元。其中古堤村共有530多人在服裝產業園務工,村集體年收入50多萬元,人均年收入達8萬元,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隨著工人數量的大幅增加,村里幼兒入托難的問題逐漸凸顯。古堤村黨支部多方爭取資金,投資1100余萬元在村里建起了古堤村幼兒園,可容納300多名幼兒入園,幫助村民解決了生活難題。“幼兒園離廠只幾百米,孩子讀中班,接送很方便。”古堤村村民張春林說。
依托服裝產業,古堤村黨支部帶領著全村黨員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在村里建起了服裝輔料物流中心,打造夜市一條街,興辦了多家家庭農場和產業合作社。同時,村黨支部還緊跟時代節拍,利用直播帶貨等形式,進一步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
短短幾年時間,曾經的“窮窩子”搖身一變,成為了“湖北省文明村”“全國文明村”。古堤村黨支部也在2021年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村民們紛紛感慨:“得虧黨的政策好,得虧有個好支部。”
2021年7月2日,從北京領獎歸來的張四清,捧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證書和獎牌,小心翼翼地放在村部最顯眼處。村民們里三層外三層圍上來,仔細地看,輕輕地撫摸,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榮譽是對過去工作的肯定,支部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帶領全村黨員和全體村民繼續奮斗,把古堤村建設得更加美好。”張四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