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義興 柳智勵 鄧順順
★ 以村莊理事會構筑議事平臺
為破解“干部干、群眾看”的難題,大冶市茗山鄉彭晚村探索“村‘兩委’+村莊理事會+村民”協商治理模式,逐步構建了以村莊理事會為平臺的“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的基層協商民主機制,并入選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
激活黨建,強化組織引領。彭晚村以黨建為引領,在各村莊建立村莊理事會,明確村莊理事會是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兼具公益性、服務性與互助性的村民自治組織,代表村民對本村莊范圍內的公共事務開展議事協商。選拔優秀黨員參與,依托理事會設立村莊黨小組,激活基層治理末梢。
融合三治,喚醒主體意識。法治為前提,常態化組織理事會成員進行法律法規專題培訓,學法懂法。德治是基礎,定期組織村民開展“十星文明戶”“最美家庭”等評比活動,以家風帶民風。自治是根本,采取“一戶一票”無記名投票方式,充分按照群眾意愿,推選出理事會成員候選人。
完善規則,有序開展自治。明確管理隊伍,理事會長為村內事務民主協商召集人,協商議事規則由理事會與村民或村民代表共同擬定,理事會成員監督議事規則的實施。主要將村莊發展和建設公益事項、理事會成員上門聽取的村民意見、村民主動向理事會提出的議事需求等作為協商議事的議題。組織開展協商,由村莊理事會召集各協商主體或村民代表,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圍繞議題,通過交流溝通,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 “灣子夜話”話治理 時空對接促協商
崇陽縣銅鐘鄉坳上村結合村莊實際,以“灣子夜話”協商模式為路徑,通過各類村灣會議構建起一套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溝通、組織、協調機制,走出了農村社區協商治理新途徑。坳上村成為湖北省農村社區建設示范村,入選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
時間地點靈活。坳上村堅持時間與質量相統一、因地制宜、方便群眾原則,根據各個村灣實際情況開展“灣子夜話”。由于時間地點契合村民意愿,夜話議事參與率達到90%。
拓展多樣主題。注重政策學習宣傳,重點宣傳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相關法規政策;關注村莊發展實際,與群眾暢談村莊產業、文化、生態等發展問題,發揚民智;聚焦群眾關注,幫助解決貧困幫扶、住房安全等問題,調解鄰里糾紛、贍養糾紛等矛盾。
明晰活動程序。首先制定“灣子夜話”方案,對時間、地點、人員等進行安排。然后確定夜話主題,做到參會群眾、參加干部心中有數。最后全面記錄夜話流程,制定灣子夜話活動記錄手冊,做到活動開展情況和群眾意見建議辦理情況有據可查。
建立回應機制。協商議事的生命在于落實協商成果,坳上村建立問題處理機制,對群眾所反映的合理訴求問題能夠現場解決的現場解答解決,無法現場解決的會后進行研討解決;建立意見反饋機制,對于村民提出的問題意見實行銷號整改管理,所有問題在活動開展兩周內給予答復,并向全體村民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