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劍

關鍵詞:信息化;人口老齡化;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1智慧養老平臺的可行性分析
1.1養老行業現狀
近年來,在養老院或老年公寓里養老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老年人時尚。據統計,全國已有超過2000家敬老院和老年照料中心,其中不乏一些公辦、民辦養老機構。養老機構主要為老年人提供飲食、住宿、娛樂、醫療、康復等服務,同時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教育、娛樂、體育、旅游、運動、交通等多方面服務。目前,全國各地有不少養老機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的敬老院以及以社區居家養老為輔的養老院。傳統養老方式由于受到落后的養老觀念和服務模式的影響,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新型養老方式的出現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同時促進了新型養老行業的發展[1]。
1.2建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重要性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未富先老”問題日益突出,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對老年群體數量及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養老等社會服務需求也日益增加。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大力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化養老服務。但是,由于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起步較晚、發展不完善等原因,現有的養老院仍以傳統管理為主,難以滿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不利于其創新發展。
1.3信息化在智慧養老平臺中的作用
信息化養老通過智能感知、識別和計算技術打破了傳統思維禁錮,使各類傳感器和計算網絡可以最大限度地實時訪問,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狀態可以被子女遠程觀測。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智慧養老也逐漸從理論走向實踐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我國現有的相關標準主要集中在行業標準、規范等方面,缺乏對硬件設施及軟件功能的具體要求。為此,相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應用系統開發及推廣,促進信息化養老行業健康發展[2]。
1.4養老行業的發展趨勢
1.4.1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
養老行業在我國民生計劃中處于戰略核心地位,上至各相關機關下至地方各級部門都給予了空前的關注。
1.4.2更新養老模式——內容更新
醫療保健和醫療組合。這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中必須正視并解決好的兩個問題,也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普遍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衛生保健服務需求與日俱增。而醫療衛生資源有限,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齡化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養老產業出現了升級需求。從內容上看,可以分解出以下幾大類老年護理服務,即養老住宅服務、文化、文娛、教育、養老護理、健康保健、日常養老、老年用品、金融服務(含保險)和其他服務。
1.4.3更新養老模式——工具更新
增強智能。對老年用戶進行個性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服務是養老行業目前最主要的發展趨勢。“智慧社區”也正在建設。今后,智慧養老將變得更加常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將逐漸形成。我國也將引進更多新技術和新設備,它們將使老年人、家庭、商業和養老機構獲得升級服務手段[3]。
2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設計
2.1養老服務平臺的設計需求
服務于城市老年人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如果能夠成功應用,養老難題將會迎刃而解,這也是城市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下文針對智慧養老在城市養老機構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從內部管理角度出發,利用養老服務機構管理信息系統(MIS),結合云服務等技術對服務機構進行整合。該平臺主要由基礎層、應用支撐層和應用邏輯層組成,應用支撐層為核心部分。該系統包括老年人信息管理、醫療護理管理、健康監測管理等模塊。通過構建統一業務模型實現了不同種類功能在一個系統內的集中,減少了重復勞動:SOA架構下體系設計方法的使用,增強了整體系統靈活性和擴展性。以養老需求為導向,研發智慧化養老云平臺,建設一網覆蓋的智慧化養老信息化系統,能夠為決策部門收集信息,促進養老設施布局,從而達到監督養老服務行業發展的目的。
2.2養老服務平臺的構建
各機構公共區域均配置攝像頭,可實時監測養老服務機構工作狀態(如檢查是否準時提供服務)。該系統實現了對老年人的遠程監護與控制。此外,該系統還具有智能化功能,可以實現智能語音提示和自動報警等功能。這些都是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智慧養老系統所具備的重要特性。此外,本平臺提供了個性化定制服務,如助餐、助浴等。本平臺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課題通過對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各環節及相關技術的分析,設計出一套基于物聯網的養老服務管理系統。系統包括三大模塊,即客戶端、服務端以及云端服務器。云平臺提供給用戶一個簡單方便的平臺,用戶只需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享受相關服務,其中包括預約、支付、取餐、送餐等環節,并根據用戶的反饋信息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同時可根據用戶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如助餐、助浴、評論、評價等,提高了用戶的好評度,也增加了平臺自動化匹配功能及智能推薦服務;全程服務做到全程跟蹤,實時化監管,老年人在接受服務后即可進行評價,平臺整體框架如圖1所示。
2.3老年人緊急救助系統
本平臺推出了老年人人網功能,可以通過老年機緊急救助按鈕或智能機中APP中幫助功能實現,當出現身體不適等突發事件時,只需按緊急按鈕就能迅速連接老年人救助中心,中心將實現全天候值守,中心工作人員實地監聽老年人病情,并通過救助系統連接老年人家屬和相關醫療急救機構,多方調用、協調指揮救助。
2.4老年人生活幫助系統
建設“一站式”智慧社區服務模式。將各部門業務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協調的綜合服務體系,并以此為基礎搭建智能化服務平臺,提高服務質量。同時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建設智慧服務平臺;以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媒體為支撐進行信息推送,充分覆蓋所有群體。通過平臺系統整合第三方單位服務資源,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建立老年人與服務企業供需對接渠道,并為老年人提供各種專業服務。
2.5構建智慧養老服務體系
本平臺整合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多種服務,構成了由硬件設施建設、軟件環境建設和運營管理維護3個部分組成的綜合系統。系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第二部分則為用戶提供信息交互功能及生活指導功能。硬件設施主要有:智能手環、通信網絡、視頻監控設備、遠程控制終端和移動客戶端。軟件環境指以智能手機或者其他終端設備為核心的軟件系統,該軟件系統主要包括家庭網關模塊、手機客戶端模塊、短信報警模塊、語音提醒模塊、CPS定位模塊以及其他功能模塊。
2.5.1生活服務體系
該生活服務體系能夠為老年人提供便民上門服務,老年商品及老年產品的購買、社區活動的開展、老年風采的展示、老年大學的建設、精神慰藉、愛心志愿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相結合,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內涵。
2.5.2健康服務體系
該健康服務體系由緊急救助、健康助手、家庭醫生、家庭藥房等組成,推出了老年人專屬的全面健康檔案及個人醫療檔案等健康服務,并對老年人的健康數據進行記錄,對老年人的健康起到了保護作用。
2.5.3異地養生體系
異地養生體系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老年旅游和異地養老服務,并通過休閑旅游和療養身體來協助“候鳥式”養老。目前,國內有不少城市已在建立異地養老模式。上海、深圳、北京、天津、杭州、武漢、南京、合肥、南昌、長沙、鄭州、濟南、青島、成都、昆明等地均建有老年人之家;廣州、重慶、大連、西安、廈門等省市也都相繼開通了外地老年人居家或就近照顧老年人的業務。
2.6智能傳感器的應用
從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對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進行分析,將智能床墊配置到服務終端上,并結合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各種數據信息對老年人的需求及狀態進行分析。通過對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進行健康監測與評估,為居家護理提供參考依據。以“互聯網+醫療”模式為依托,構建面向家庭的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服務質量。
以居住著失能和半失能臥床老年人的甲養老服務中心為例,為其配備智能床墊。監測時依據傳送來的生理健康檢測數據發現老年人異常,經排查發現老年人有發燒情況,立即送醫治療。同時,根據體溫測量結果實時掌握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睡眠情況,時刻把握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還能通過手機APP遠程觀看老年人各生理指標數據(包括心率和血壓等)。通過采集老年人身體體征參數,并結合健康指數,統計出適合老年人運動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為老年人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制定出科學健身方案。也可以通過手機APP或者平板電腦掌握體溫的實時變化情況,從而時刻了解疾病的變化。經過治療后,病患的體溫恢復正常。此外,“智慧老人”功能還可將老年人日常所需的水送到指定地點,并定時提醒。智能門栓與煙感報警器配合紅外監測器,做到全方位關愛老年人。
3結束語
依托大數據技術對智慧養老云平臺進行設計,應主要針對養老服務需求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做好相關功能的研發和設計工作,從而有效保證提供優質服務。其中,應該充分結合用戶需求以及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策略,確保平臺能夠實現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目標,為人們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云平臺各功能模塊應根據智慧化養老需要進行合理劃分,并通過不同類型的物聯網模塊來實現相關功能,針對云平臺在智慧養老中的應用場景窘境,積極推廣現代化技術、增加系統功能、挖掘平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