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
“自覺地愛護濕地里的每一種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特別是鳥兒。”青少年代表以清亮的聲音發出濕地保護倡議,給1月19日在長沙舉行的第26個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掀起一浪新潮。
這一倡議,與李春良副局長代表國家林業與草原局致辭、王一鷗副省長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致辭及國際濕地公約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視頻致辭,異曲同工,線上線下交相輝映,從不同層面詮釋著第26個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本次活動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司、湖南省林業局承辦。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黎咸興,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參加。
現場發布的《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表明,截至目前,我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總體保持穩定,總體水質呈向好趨勢,生物多樣性豐富度有所提高,分布有濕地植物2258種,濕地鳥類約260種。我國現有國際重要濕地64 處,其中內地63處、香港1處。
《白皮書》匯總了63處內地國際重要濕地2020年生態狀況的監測和評估結果。結果顯示,63處國際重要濕地分布在23個省區市,其中內陸濕地類型48處,近海與海岸濕地類型15處,濕地面積372.75萬公頃,同口徑相比2019年有所增長。
李春良表示,加入《濕地公約》30年來,我國將具有國際保護意義的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使得許多重要濕地得到搶救性保護,為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家林草局將強化國際重要濕地監管,積極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加強外來物種防控,提升濕地管理能力,逐步實現國際重要濕地的精準保護和管理,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珍愛濕地的良好氛圍。
王一鷗表示,湖南是我國最早履行國際濕地公約省份之一。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的重要講話、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扎實推進“一湖四水”全流域濕地保護修復和系統治理,流域濕地保護修復成果豐碩,全省濕地逐步實現江水清、湖泊碧、兩岸綠、城鄉美。截至2021年底,全省濕地保護率達到了70.54%,洞庭湖越冬候鳥數量創近10年之最,珍稀物種數量大幅增長。下一步,湖南將全面貫徹落實《濕地保護法》,加強濕地保護利用工作,努力讓“一湖四水”全流域濕地清水長流、歲歲安瀾,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貢獻湖南力量。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會不會是人類自己的眼淚?”現場播放《濕地保護法》宣傳片的一句反詰,讓人深省;在百鳥展翅、魚翔淺底的視頻畫面中,啟動了《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預熱宣傳及LOGO征集活動;常德絲弦表演《習總書記到咱洞庭來》、少兒舞蹈表演《最美的花季》等節目的穿插,使活動高潮迭起、精彩紛呈,讓“珍愛濕地”的主題春風撲面,滋潤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