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宏
在整個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主體,對教育工作開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尤其是班主任,在進行相應課程教學外,還兼負本班學生管理工作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相較于城市教育,農村教育在教學資源、教學設施、生源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故在提升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質量方面,要充分分析農村初中教育實際情況,嚴格依循“雙減”政策,切實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處于小學與高中的過渡階段,所涉及學生教學內容明顯增多,深度也有所加深,學生學習壓力增加,加之當前教師、家長對學生過高的成績期待等,導致學生壓力明顯增加。當前多數初中生校內、校外作業多,容易產生壓力大、睡眠時間不足、體質還不夠好等一系列問題。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門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雙減”政策,以期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雙減”政策的到來,打破已經形成的固有教育模式,使農村班主任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不得不從政策出發,改變思維、調整管理策略,以適應新政策,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管理質量,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主要內容
(一)學業管理
當前,首先要注意的是作業管理方面。作業管理是班主任主要管理內容之一,同時也是“雙減”政策的重點內容,農村初中班主任要協同課任教師,立足學情,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縮短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除日常作業控制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的同時,還需協調家長將周末、法定節假日,寒暑假期間每天平均用時不得超過120分鐘,嚴格防止校外培訓給初中生布置過重作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不僅要進行課程內相關內容的管理,還要關注學生課外學習情況管理,全面助力學生的發展。尤其課外閱讀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班主任要結合學生情況,有效應對校園課外讀物存在的亂象,多引導學生閱讀優質書籍。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班主任指導學生根據興趣愛好等選取優質課外讀物,亦成了班主任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時,要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開闊視野、啟迪智慧、健康人格、塑造良好品質等為原則,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助力學生健康發展。
(二)生活管理
1.睡眠管理
“雙減”政策要求初中生睡眠時間應達到9小時,因此家庭、學校要做出最大努力,以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充足。由于農村初中生留守兒童比例較大,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晚上休息時間難以保障。即使寄宿制學校,也有相當多的學生晚上11點都難以入睡。加之初中生作業壓力大、青春期心理不穩定等,導致學生睡眠時間明顯變短,很多初中生睡眠時間可能小于6小時,而初中生正處于成長階段,睡眠時間過短會影響學生身心成長。
2.體質管理
在體質管理上,“雙減”政策要求初中生每周體育課要保證3課時,大課間進行陽光體育鍛煉。由于學生在校時間較長,體質鍛煉意識還不夠強,班主任更要加強管控,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手機管理
國家已從立法層面禁止手機進校園,但學生千方百計也要將手機帶入校園。此種現象導致班主任在進行學生管理時,重要管理內容多了手機管理這一項。尤其是周末2天,手機管理完全處于失控狀態。如何有效地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成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點。
(三)心理管理
初中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學生身心成長快速,對愛情、友情、親情等多種情感較為敏感,某些初中生出現過于“早熟”的情況,不能正確對待異性情感,使初中生心理管理難度明顯增加。由于農村初中生大多屬于留守兒童,家中祖父母、外祖父母往往對學生過分溺愛,未能及時發現學生出現此種情況,更沒有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相關心理健康引導技巧、知識均有不足,這方面的問題解決難度十分大。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幫助學生提升正確積極的交往能力。
二、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問題分析
(一)班主任工作難度大,亟需減負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要針對學生課業情況進行管理,更要針對初中生在校生活、情感、家庭生活等多方面進行管理,每日肩負的工作任務量巨大。加之,當下網絡與通信技術發展迅速,初中生每日接觸網絡各種信息,判斷力缺乏,思想和行為出現偏差,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軟硬都不能兼得。雖有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情懷,但學生并不感恩,“左耳進,右耳出”,班主任常常是身心俱疲。加之當前“雙減”政策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要求減負增效,注重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班主任需要兼顧的工作內容倍增,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亟需減負。
(二)農村初中家校交流途徑不通暢,互動效果難盡人意
農村初中生多數屬于留守兒童,家庭中留下來照顧學生的多屬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即使精心準備一次家長會,學生父母出席率極低,參會的家長也是來去匆匆,單獨留下和班主任交流的家長少之甚少。非常多祖父母不會使用微信、釘釘等通信軟件,進一步增加了家校互動的難度。
(三)班級管理有效性較差,5<2現象凸顯
目前初中生教學工作開展,采取上課5日休息2日的方式進行,連續性的學校管理可以助力班主任管理效益的提升,但周末2日,學生又可以重新獲得手機,可以上網等,某些學生由于已經5天沒有玩游戲,游戲的需求壓抑許久,在假期玩手機不懂得時間控制,使連續性管理5天取得管理效率,在2天假期內被消耗殆盡,導致5<2情況出現。
(四)初中生學習目標性不強,厭學情況比較嚴重
農村初中生受多種因素影響,學習目標性不強,出現厭學情況的概率較高,導致班主任管理難度增加。分析發現,學生目標性不強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1.學生學習計劃意識不強。初中生年齡還比較小,在日常學習中,對學習計劃、目標等意識并不強,而平時班主任課業重,瑣事繁多,雖有心亦無力一一開展學生學習計劃的制定和督導,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厭學情況時有發生。2.初中教育并不能為學生畢業后進入勞動力市場提供必要的生產技能或者改善生活、職業發展方面的幫助,升學率又偏低、就業途徑狹窄等因素,使學生對未來充滿迷茫,影響學生學習的決心、信心,厭學情況嚴重,甚至輟學時有發生。防止困難家庭學生輟學,更是班主任管理核心任務之一。在當前“雙減”政策下,班主任更應點燃、激發、照亮每一個學生,為農村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服務。
三、“雙減”政策背景下班主任管理有效性提升策略
“雙減”工作是黨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重大民生問題,更是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的責任。班主任是主陣地上的執行者,肩負主攻任務,更應結合校情、學情,積極探索“雙減”政策下班級管理的新方向、新策略、新路徑,努力做到班級管理舉措有力度,工作有溫度,育人有厚度,讓學生回歸校園,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全力支持學校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一)積極推行“全員導師制”,降低班主任管理難度,提升班級綜合管理水平
1.加強政策理論學習,轉變班級管理思維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班主任想要有效提升班級管理能力,就要積極吸收先進的管理思維,經常收看、收集與教育有關的政策信息,加強管理經驗的交流,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2.積極參與“全員導師制”活動,協調課任教師同抓共管班級
“雙減”政策落地后,農村中小學推行了“全員導師制”。教師分別包保若干學生,從教書到育人、從校內到校外,全程指導學生。“全員導師制”的推行,減輕了班主任工作,又促進了師生間的“同頻共振”,極大促進了立德樹人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采用可行性高的家校互動方式,增強家校互動的協作力
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相互結合,此種模式對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家長應該經常與教師進行溝通,在充分了解學校教育內容和基礎要求的同時,與學校構成聯合力量,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例如,按自然村落把整個年級所有學生分成一定的組別,每個小組大約20人左右建立相應的微信群或者選定其中一個學生的家作為活動地點;利用農閑的時間,組織教師或者班主任共同分析和討論,并且以分片家長會為基礎,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和他們所處的家庭環境,為每個學生撰寫相應的個案,然后把各年級中地域上同片、特征上相同的歸成一個小組召開家長會。到會前,相關人員落實好研究任務,準備好發言材料,以讓家長知道近階段該從哪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為進一步提高家校互動的有效性,農村初中紛紛成立家長培訓學校,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食堂、宿舍,和班主任同商共管,進一步增強了家校互動的協作力。
(三)轉變教育思維,豐富周末活動
對學生來說,休息權利是現階段基礎人權之一,而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文件規定,校園開展知識教學過程中,不能非法占用法定假日、休息日等,并且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有組織地針對義務教學年齡段的學生開展集體化課程補習。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合理控制教學節奏和進度,不能增加其他課業負擔,并且選擇適合農村初中的課外活動,比如:籃球、跳繩等。為配合“雙減”政策的實施,農村初中學校積極實施“5+2”課后服務,一方面,緩解家長接送學生、輔導作業的壓力,另一方面,由班主任牽頭,有條件地開展閱讀、體育、藝術、社團活動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彌補農村學生非認知能力的短板,重視鄉村學生社會情感技能的培養。
(四)加強學生心理管理,指導學生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
落實“雙減”工作,校內校外重點在校內,課內課外重點在課內。課堂提質,是讓“雙減”落地學校的最優解。課堂提質的關鍵在于課堂主體——學生的學習狀態。班主任協同課任教師,加強學生學習內驅力心理管理,指導學生制訂并落實學習計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評估,用自我喜歡的方式獲得更有效地成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減負提質的基礎,班主任只有蹲下身來,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學生心理管理才能有的放矢。以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為突破口,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在心理上要關注學習目的明確清晰,學習要求具體到位,學習策略科學合理。尤其更要將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心里管理的首位,比如,在農村初中教學實施過程中,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學生強化體質鍛煉,從而確保初中學生單日體育練習時間達到9個小時,進而養成科學、合理的作息習慣,杜絕學生過于沉迷網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措并舉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學習,力促課堂內外洋溢著學生的辯論聲、掌聲和笑聲。
四、結語
由此可見,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枯燥、長期的工作,班級管理無小事,事事關教育。班主任只有從點滴小事踏踏實實地做起,給學生更多的關懷和鼓勵,才能因勢利導,做到潤物細無聲,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出色,才能孕育出更多的人才。當前“雙減”政策下,農村初中班主任更要注重班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可以從轉變教育思維,提升綜合管理能力水平、采用可行性高的家校互動方式、加強學生心理管理,指導學生制訂科學學習計劃,豐富周末活動等達到提升班主任綜合管理水平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真正體現“雙減”后的“雙增”,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雙減”政策落到實處。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