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蘭
摘 要: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作為提高食品質量與安全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肩負著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任務。實驗室穩定運行的一項最基本要求是實驗室安全。本文對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在運行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新特點,重點從實驗室安全制度體系、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實驗室安全教育、實驗室條件保障、實驗室安全信息化、實驗室安全文化環境和實驗室安全管理效果等方面,探究了相應的實驗室安全提升措施,盡可能杜絕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安全風險,保證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確保實驗室人員的安全,從而為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的有序運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食品檢測;管理策略;實驗室
Explor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LI Jula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Xianya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lace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tudents, the laboratory of food testing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ortant task of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One of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laboratory is laboratory safet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ies. According to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the corresponding laboratory safety enhancement measures are explored with emphasis o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laboratory safety and responsibility system,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laboratory condition guarantee, laboratory safety informationization, laboratory safety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effect, to eliminate the occurrence of laboratory safety accid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safety risks, to ensure the normal condu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safety of laboratory personnel, so a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good operation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ies.
Keywords: food testing; management strategy; laboratory
目前,我國設有食品類專業的高等院校有很多,主要以食品為核心,分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兩個專業,其中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核心實驗室。該實驗室不僅是學生培養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的重要場所,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1]。因用于食品檢測的部分實驗材料有毒或儀器設備具有危險性等,近年來,常發生一些實驗室安全事故,不僅威脅著實驗人員的安全,影響科研工作的進展,產生的有害廢棄物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2]。因此,為了盡可能杜絕此類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安全風險的出現,保證各項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確保實驗室人員的安全,社會的和諧穩定,需要就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探究相應的實驗室安全提升措施,從而為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的有序運行提供保障。
1 目前食品檢測類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現狀
1.1 試劑耗材管理不規范
在食品類專業檢測實驗室中,一些易燃易爆以及易制毒的試劑和耗材的使用對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尤其重要,所以應重視試劑耗材的質量問題、儲存問題、管理問題、使用問題、廢棄處理問題等。從廠家的供應到檢驗都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其質量要求符合實驗檢測工作;現階段試劑存放大多存在分類存放不達標,存放設備不達標,消防措施不合格等問題,如果實驗室無法對試劑進行分類存放,隨著試劑數量的增加,久存試劑也會增加,長期閑置,會帶來較大的實驗室安全隱患。此外,試劑耗材的種類較多,消耗也比較大,如果沒有立冊標明以及專人管理,在使用方面會出現多取或少取,試劑實際數量和現存數量不符的現象,易造成年久信息不暢,無法溯源的情況。
1.2 安全意識薄弱
目前,實驗室人員存在安全意識淡薄和安全知識掌握不全面的問題[3]。食品檢測類實驗室不僅開設了生物化學、食品分析、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生物化學等多門教學課程實驗,在教學實驗過程中不僅會用到強酸、強堿試劑和各種危險化學試劑,還會涉及高溫、高壓、高速的實驗儀器操作。而管理人員以及實驗人員可能對上述操作或儀器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同時,實驗室安全培訓力度不到位也是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尤其是對于新進人員,未經培訓進入實驗室,實驗經驗有限。在操作危險試劑和儀器設備的過程中,一些小的失誤都有可能造成一場實驗安全事故。
1.3 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
對于實驗室專職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無論是職稱、待遇還是培訓方面,導致實驗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4]。此外,頻繁更換實驗室專職管理人員,致使其一直在沒有完全熟悉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情況下工作,這樣易給實驗室留下安全隱患。食品檢測管理人員不僅要有檢測理論知識,還需要有實踐操作能力,但大多數的實驗室只開展單一的消防培訓,缺乏一些實驗室安全管理和對易燃易爆試劑和高溫高壓特殊設備的培訓,沒有形成一支專業強大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隊伍。
1.4 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
近年來,眾多院校的實驗室雖然設立了學校、學院和系的三級安全責任制度,并簽訂了實驗室安全責任書,但一些教師存在僥幸心理,沒有嚴格按照實驗室安全制度來執行,僅在學校定期檢查時,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雖然實驗室的管理體系在逐漸改善,但還是存在一些安全管理細則不健全、實驗室管理效率低、監管體系松懈和應急方案不完善的問題。
1.5 安全保障體系不健全
當前,大多數的實驗室設有專門的實驗室安全經費用于對實驗室的一些設備進行日常的安全維護,但一些實驗室會把主要經費用于教學和科研,對安全建設投入很少,使得實驗室的設備得不到定期的維護和保養,同時也缺乏一些安全防護設施。這些基礎性的設施配置不足,從而使實驗室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2 對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的探究
2.1 實驗室安全制度體系——監督管理
完善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責令管理人員務必做到有效監督,獎罰分明。要定期巡查實驗室的日常管理情況,不定期突擊檢查,重點關注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和地點。同時要對存放大量試劑的庫房,定期進行安全排查,對實驗室試劑的存放條件進行檢查,例如試劑標簽是否合理規范、試劑分類是否合理、試劑使用記錄是否完整、實驗室的溫度、濕度是否符合要求、易燃、易爆試劑是否安全存放、試劑柜是否雙人雙鎖、廢棄的化學試劑是否處理得當等。將各項安全管理措施都落到實處,不斷對實驗室的安全制度進行評估,有效彌補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完善監督管理體制,防范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
2.2 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嚴格執行
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要求,結合“三級聯動”責任體系,實驗室應該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責任體系[5]。明確規定實驗室的各級責任人,對安全責任進行分工,并明確每一級的安全責任人的責任范圍和責任界限,形成一個學校規劃、學院監督,實驗室嚴格執行的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
2.3 實驗室安全教育——深入強化
2020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教育系統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重點提到“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開設實驗室安全相關專業及課程,把實驗安全教育納入相關人才培養方案”[5]。實驗室也應高度重視安全教育,新生和管理人員在進入實驗室以前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和考試,合格者允許進入,開設實驗室安全選修課,把實驗室安全知識作為教育的基礎部分,并且定期舉行安全知識講座,實驗室安全文化月等活動,加深學生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同時對特殊設備進行培訓操作方可使用。組織學生進行應急安全教育和演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應變能力,還能考察學院各部門聯合應急能力。此外,定期對實驗室人員進行安全能力考核并對其進行評估,結合安全知識教育效果進行改進和優化。
2.4 實驗室條件保障——加大投入
實驗室應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彌補管理存在的一些漏洞。在硬件方面,配備人臉識別系統、水電保護裝置、遠程控制裝置、危險物監控裝置和火警報警設備等,以及在一些特殊的大型儀器四周安裝安全光柵和防護圍欄等;在軟件方面,要不斷對實驗室進行定期檢查和風險評估,以期更好地進行信息化管理,在實驗室安裝一些安全監控平臺、巡檢平臺,對實驗室進行全過程、全面地管理。同時應為實驗室配備專業人員和監督人員,明確所采購試劑的安全等級,防止采購的試劑不符合實驗室安全等級,從而全方位提高實驗室的安全能力,減少安全風險。此外,實驗室應該配置一些基本安全消防設施和其他的安全設施,如滅火器、滅火沙、滅火毯、洗眼器、護目鏡、防毒面具和應急醫療箱等。
2.5 實驗室安全信息化——與時俱進
目前,實驗室安全信息化已成為必然趨勢,設立實驗室安全信息化平臺,可以對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和虛擬情況進行模擬,并通過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的現代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實踐和應急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實驗室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大大提高了實驗人員的積極性。同時,由于食品檢測實驗室的特殊性,尤其是一些大型儀器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很高,為了實時監控實驗室的環境參數,可以安裝溫濕度預警系統、氣體濃度測定預警系統、火災預警系統的三合一智能化監控平臺。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第一時間進行自動報警并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降低風險。此外,傳統的紙質檔案具有不易保存,種類多,查詢不便,浪費空間等弊端,建立實驗室的智能檔案庫可以有效地克服這些缺陷,方便管理人員有效查閱學習一些儀器操作規程、危化品的存放條件、管理制度、預防應急措施。這些措施能有效預防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實驗室的智能檔案庫可以方便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快速追溯試劑的使用情況、樣品登記記錄、溫濕度記錄以及儀器使用記錄等,有效追溯實驗全過程。
2.6 實驗室安全文化環境——培育營造
良好的實驗室安全氛圍不僅有助于實驗人員樹立較強的安全責任感和責任心,還能提高他們的安全素養。可以通過實驗室安全宣傳圖畫,實驗室安全廣告畫,實驗室安全手冊等從觀念上來影響實驗人員,讓實驗室安全意識逐漸深入人心。每個實驗室都應該在危險性設備旁貼上醒目的安全警告牌,例如高溫干燥箱旁放置“小心高溫”,水浴鍋旁設有“注意水位線”的警示語。同時,實驗室設立專門的宣傳欄,著力營造良好的實驗室安全氛圍,激發實驗人員關愛安全和生命的自覺意識。
2.7 實驗室安全管理效果——客觀評價
實驗室安全管理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綜合管理體系,如何對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進行更客觀有效地評價,是實驗室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可通過問卷調查,也可以通過統計實驗室事故發生率和上報率以及智能平臺的評估等方面對實驗室安全管理進行效果評價。從中篩選出能客觀有效地反映實驗室安全工作的指標,對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估,促使實驗室管理制度和措施不斷完善和提高。
3 結語
本文就目前食品檢測專業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現狀進行闡述,并進一步討論如何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措施。通過健全管理體制和安全責任體系,強化實驗室安全教育,加大投入實驗室安全保障,借助現代科技信息化,組建一支專業化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隊伍,進而保障實驗室安全管理。這能為食品質量與安全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安全保障。盡管上述探索措施的提出能夠為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的安全運行提供支撐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一直是一個復雜變化的動態過程。只有政府和高校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共同努力,逐漸細化完善,最終才能真正建立起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長效機制,進而為食品檢測類專業實驗室的有序運行提供長久
保障。
參考文獻
[1]文宇萍,崔泰花,金清.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室實體化建設與管理[J].實驗科學與技術,2022,20(2):156-160.
[2]趙玨,劉雪蕾,李恩敬.普通高校實驗室生物廢棄物管理實踐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5):246-250
[3]張洪坤.高校食品檢測類實驗室安全防控體系構建[J].食品工程,2021(2):17-19.
[4]魏登,李鳳林,劉艷霞,等.高校食品類專業生物安全風險綜合評估及防范機制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39(22):62-64.
[5]安宇,郭子萌,王彪,等.高校實驗室事故致因分析與安全管理研究[J].安全,2022,43(8):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