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边@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胸懷天下這一寶貴歷史經驗,從世界和平與發展大義出發,為處理當代國際關系、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的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應對21世紀各種挑戰、促進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和互相借鑒貢獻了中國智慧。
一、全面準確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凝聚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之一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共同體思想主要著眼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去構建和諧世界。如今,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不僅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共同體思想,而且極大地發展和拓展了這一思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更多基于當今世界的客觀現實,力圖從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以各國人民能接受的最小成本,實現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這種中國式的世界大同理想和路徑更具有綜合性、長遠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更容易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和分享。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鮮明的真理性、時代性、實踐性,是一個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的科學理論體系,展現了胸懷天下、面向未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寬闊胸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之一,科學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反映了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的高度統一,對中國和平發展、世界繁榮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由此可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的重要方面。
和平發展是中國夢最基本的元素、最鮮明的特色。中國式現代化不同于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而是始終奉行和平發展,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從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國人民對和平安寧的期盼更加殷切。在安全領域,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發揮了建設性的作用;在經濟發展領域,中國大力推動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區域性合作機制。這些都是建立在各國平等和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的,為建立雙邊和多邊伙伴關系搭建了平臺,并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和平穩定作出了卓越貢獻,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命運發展休戚與共、互相促進的內在關系。
(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問題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更加強勁。同時,人類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這就使得“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問題成為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另一方面,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鑒于此,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匯聚著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向往的最大公約數,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困難挑戰
如今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仍在蔓延,我們還面臨著諸多困難挑戰。只有正視這些困難挑戰,才能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更好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嚴重破壞世界秩序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始終是全球治理面臨的重大難題,往往伴隨著社會動蕩和戰火連綿,為世界人民所深惡痛絕。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殖民時代的產物,它將世界視為零和博弈的“叢林戰場”,以恃強凌弱為基本邏輯、強權即正義為基本信條、自我利益高于一切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導的“全球統治”體系,應該被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所改變。
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陰霾仍然籠罩在世界上空,深刻威脅著國際秩序的穩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埋下隱患,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必須面對的重大難題。因此,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符合時代潮流、順應歷史規律。
(二)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國家治理帶來嚴峻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了各國經濟和全球產業鏈。過去幾年,全球遭遇了自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全球衛生治理和全球經濟治理面臨嚴峻挑戰和重重考驗。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全球治理需求與全球治理能力之間的差距,這對全球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是挑戰。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全球治理出現“部分失靈”,特別是部分西方國家治理的失效,使得國際社會未能有效阻止疫情的蔓延。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非傳統安全領域內的全球治理變得愈發重要,全球治理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軍事和外交領域,還包括疾病蔓延、生態環境和恐怖主義等非傳統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全球抗疫需要世界各國、國際組織和中國通力合作,提升全球治理的能力。
(三)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成障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要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全球金融危機后,孤立主義、民族主義思潮泛起,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經濟復蘇乏力,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促進本國經濟復蘇。例如,美國的系列“退群”行為,不顧其他國家利益,間接或直接導致全球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增長,招致國際社會的普遍批評。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給世界經濟發展造成障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的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也給各國共商共建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諸多障礙。
三、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新局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這為我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方向。
(一)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
要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定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要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以對話彌合分歧,以談判化解爭端,堅決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脅處理國際爭端,堅決反對打著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幌子肆意干涉別國內政。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推動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要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推進開放合作助力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同各方一道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為世界共同發展增添新動力。
(二)全面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
當今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寧,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為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和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相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以“六個堅持”為主要內容,即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全球安全倡議以“六個堅持”為核心要義,即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要全面推動和落實這兩大倡議,呼應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促進發展進步和實現共同安全的美好愿望,為完善全球發展和安全治理體系發揮建設性作用。
(三)堅持不懈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推動聯合國成為各國共同維護普遍安全、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運的核心平臺。要致力于穩定國際秩序,大力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法治化,堅持各國平等參與決策、享受權利、履行義務,確保國際法統一適用,反對雙重標準和例外主義。要堅持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在廣泛協商、凝聚共識的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反對以多邊主義之名行單邊主義之實。應反對保護主義,反對“筑墻設壘”和“脫鉤斷鏈”,反對單邊制裁和極限施壓,同時支持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發揮應有作用。可建設性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規則制定,積極推動國際氣候變化合作,促進國際發展合作,參與網絡、深海、極地、外空等國際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方案。
(四)堅持命運與共,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和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共同應對,才能戰而勝之。要積極推進國際抗疫合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加強國際聯防聯控,堅決遏制疫情蔓延。要倡導完善全球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高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應急物資儲備和保障能力、打擊虛假信息能力、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能力??筛鶕嶋H需要開展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發展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援助,推動疫苗成為發展中國家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為促進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權健康權繼續作出貢獻。
(五)積極倡導文明交流互鑒,建設開放包容、美美與共的世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繼續與外國政黨深入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共同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治理能力、更好為民造福,攜手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貢獻。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反對冷戰思維、以意識形態劃線、搞零和博弈。要以兼收并蓄的態度,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堅決反對“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要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增進我國同各國民心相通,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討論題: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何重大意義?
2.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