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楨
當心臟血管狹窄超過70%的時候,在應激的情況下,造成供血不能滿足心臟做功的需要,便會引起心肌缺血癥狀如心絞痛,甚至導致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最典型的癥狀是心絞痛。
一、典型的心肌缺血癥狀
所謂典型癥狀,也就是比較“標準”的心絞痛癥狀:
1.和運動有關。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而不是運動停下來后才出現。這是因為運動過程中,心臟用血用氧多,心臟做功多,嚴重狹窄血管供血不足,便出現癥狀。特別是在情緒激動、寒冷或飽餐后快走、上坡等過程中容易出現。
2.位置:典型的心絞痛出現于胸骨后正中下2/3部位。患者常訴胸悶、壓榨樣疼痛,透不過氣來,或頸部發緊。胸痛不適范圍大概巴掌大小,有的可伴有左上肢疼痛。
3.停止活動或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緩解。病人出現癥狀后活動被迫停下來,抑或含服擴血管藥物如硝酸甘油,數分鐘后上述癥狀可得到緩解,這是典型的心肌缺血的表現。
4.如果病人伴有肥胖,血壓、血脂、血糖異常,吸煙或早發的冠心病家族史,或病人年齡較大,就更支持是心臟血管狹窄和心肌缺血。
因此,運動過程中出現胸骨后悶疼,休息數分鐘緩解,一定不要大意,一定要到醫院找大夫診治!
二、不典型的心肌缺血癥狀
也有一些心肌缺血癥狀不那么典型,也就是不那么“標準”:
1.可放射為牙痛、頸痛、腹痛。上面說到的是典型的心臟血管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的臨床表現(心絞痛),但臨床上卻發現有一部分患者表現為不典型的疼痛,如牙痛、頸部疼痛、腹痛等。
2.持續數分鐘到十幾分鐘,可反復出現。不過,以上這些不同位置的不典型疼痛,持續的時間和緩解方式卻與典型心絞痛類似,大約持續數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經過休息或者抗心肌缺血治療(比如含服硝酸甘油)以后,疼痛可以得到緩解。
持續加重或者反復出現的胸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三、注意和心臟神經官能癥相區別
焦慮、神經衰弱引起的心臟神經官能癥,也會出現胸痛的癥狀,但具有下面這樣的特點:
1.時間過短或過長,不是心肌缺血。胸疼部位變化不固定,呈游走性,持續時間短,短于一分鐘(幾秒鐘),或長時間的隱痛,含服硝酸甘油無效。
2.針刺樣、小范圍疼痛,不是心肌缺血。部位非常局限,范圍常小于兩公分,或呈針刺樣疼痛。
3.心臟神經官能癥病人多數沒有高危致病因素。神經官能癥常見于更年期女性,多與精神壓力刺激有關,伴有焦慮、失眠、易出汗等癥狀,多數人沒有肥胖、吸煙以及血壓、血脂、血糖異常等高危因素,只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而非心肌缺血引起。
編輯/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