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師簡介
曾? 靚
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高中文科名教師項目培養學員,福建師范大學地理教學專業教育碩士。曾任市人大代表,區政協常委、政協委員。現為深圳市龍華高級中學教育集團高中部地理高級教師,青海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2021年7月開始在廣東省紫金中學從事支教活動。
曾獲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廣東省優秀中學地理教師、廣東省地理奧賽優秀指導老師、廣東省中學生地球科學高中組決賽優秀指導老師、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市資源骨干教師、區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區優秀政協委員。
曾獲全國地理科普知識大賽一等獎、省教學設計一等獎、市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市優秀課例展示一等獎、市高三地理試題命題比賽一等獎、市班主任能力大賽二等獎等。
雙語教學設計《大氣受熱過程》獲得廣東省教學設計一等獎。論文《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學芻議》入選人教社《普通高中教科書教師培訓手冊》,在全國進行推廣,并為福建省普通高中職稱教師專項培訓開設新教材示范課《人口遷移》。
參與《尋美廣東·5-6年級》研學旅行教材,以及人教社《普通高中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地理必修第二冊》《思維練習冊》等多部教材教參的編寫。編撰論著有《歷史維度下的區域地理案例教學設計》《深圳地理讀本》《區域地理》《高中地理考試地圖冊》《學業水平測試·地理復習用書》等十余部。在《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公開發表《從推拉理論看“反向春運”》等教學論文十余篇。主持或參與多項省、市級課題。
教育家朱永新說過:“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曾靚用自己行動詮釋著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
支教:灑下汗水,收獲幸福
2021年7月以來,曾靚離開繁華的深圳、舍棄溫暖的家庭,來到廣東省紫金中學支教,擔任這所山區學校的高三地理教學、高三學部主管教學和課程與教學中心的管理工作。從支教的第一天起,曾靚便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精心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工作中,她嚴格要求自己,任勞任怨;課堂上,她用愛心去感染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快樂、輕松地學習;面對同事,她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相互了解,互相幫助,在他們身上汲取更多的優秀品質;行政管理工作中,她規范、高效和創新,開創了工作的新局面。
支教的日子,孩子們碩果累累,曾靚老師也桃李芬芳。
課堂:精心施教,打造智慧課堂
曾靚始終將智慧教育作為教育的過程和境界,認為課堂應該是智慧的課堂,管理應該是智慧的管理。她認為,智慧教育的真諦是給予學生以智慧,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分數,更應關注學生的未知世界、學生生命的智慧。示范教學中,曾靚的課被與會專家給予很高的評價,被稱為是“引導爭辯的課堂、充滿疑問的課堂、凸現探究的課堂和走向生活的課堂”。
正是由于曾靚的精心施教,使更多的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上地理課、渴望上地理課。在學校的歷次教學質量調查中,都得到學生的高度贊揚,不僅學生對教學評價高。多年來,曾靚所教班級的地理成績也均位于前列,各類統考成績均超過同類學校水平。
精心準備的課堂,孩子們收獲豐富,曾靚老師也桃李芬芳。
鉆研:刻苦追求,提升教育智慧
曾靚始終將成為一名智慧型、學者型、專家型的老師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她常說:“智慧靠智慧來培養”“為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就應該吸進整個光的海洋”。令同事們佩服的是,曾靚始終將學習作為生活的常態,大量閱讀各類書籍,既有專業方面,也有教育、管理類書籍;既有歷史、文學,也有經濟、時政類的書籍。她常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話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教而不學則窄,教而不研則淺”。提升教育智慧的另一途徑就是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在搞好課堂教學之余,曾靚能及時地對教育教學進行反思和研究,就教學所思所想撰寫教學論文或教學心得,其教育教學論文常見于各類公開發行的專業刊物。
不停地鉆研,增長了孩子們的見識,曾靚老師也桃李芬芳。
教育:奉獻愛心,行動詮釋師德
曾靚始終認為愛孩子應該是教師的首要職業品德,而且也堅信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潛能。只有從內心愛學生,以誠待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體諒并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難處,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曾靚自工作以來,擔任了15年的班主任,培養了一大批名校的大學生,被學生親切地稱為“靚姐姐”。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曾靚還發揮自身在心理教育方面的特長,時常客串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經常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為學生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講座。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曾靚還積極承擔培養青年教師的工作,扶持青年教師成長。尤其在教學研究上,經常主動幫助青年老師,帶領他們搞課題、研究教材教法,并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方法傳授給他們,使他們在職業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有愛的教育,溫柔了孩子們,曾靚老師也桃李芬芳。
名師說
作為一名教師,我始終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己任,把成為教育家型的教師作為自己的目標,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尤其是應試大環境的影響,和大多數中小學老師一樣,我的地理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仍然是“知識的位移、技能的訓練和應試的準備”,仍然沒能沖破“經驗”的樊籠。
大多數的教學過程依然停留在“術”的層面,即如何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解題技能上。盡管我深知這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至少不是教學的全部。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全面提高人的素養,地理教學最重要的則是從學科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不僅僅是地理知識的傳授和解題技能的訓練。因此,我也在不斷嘗試、不斷努力,希望我的教學能從“術”的層面躍升到“道”的頂峰。能從哲學的高度來看待地理教學,從哲學的高度來改進教學方式。
——曾? 靚
(通訊員? 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