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瀛
似夢非夢,記不起夢里的故事說到何處,當我迷迷糊糊地從夢中驚醒,最后的那一聲蟬聲已戛然而止。秋風已起,十八歲悄然而至。“十八歲了嗎?”我問鏡子里的自己,試圖在臉上尋找所留下的什么痕跡,卻發現什么也找不到。我忍不住回頭望望,發現好多回憶都是模糊的。我不禁想要在十八歲給自己留下些什么,讓自己曾經的記憶更加值得珍存。“既然生命有了一個不尋常的開頭,就應當有一個不尋常的結尾。”某位作家如是說。而我想,我注重的是生命的過程吧!比如學習,又比如親情、友情、愛情。但愛情我們還夠之不及,那么其它是不是該珍惜、呵護?記得還在初三的時候,對于高中的幻想就如一個華美絢爛的夢,出現在每一個想象未來的夜晚。而高一輕輕圈起句號的時候,自己仍對初中戀戀不舍,因為覺得自己的高一少了初中的友誼,少了初中的激情,也就少了那承載寂寞的船兒,把寂寞泄露出來,迷朦了歡笑與積極。原來,自己的夢只是一個接一個,美麗的夢永遠在遠方,遙不可及。
但是十八歲了,所做的夢不可能還是那么不切實際,不可能還只是細數著昨日的歡笑,更不可能再這么寂寞。“人生不售返程車票,一旦出發了,絕不能返回。”我聽羅曼·羅蘭說:“人不能生活在回憶當中,不能生活在對美好的往昔的懷念或對去世友人的哀念中。一個人應當把心思放在未來,放到需要自己去做點什么的事情上。”這話是至理名言,不是嗎?那么該做什么?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我做著一個又一個的美夢的時候,差點就迷失了方向,趕不上駛向夢想的列車。高二的學習,不會再像初中、高一那樣,如果說初中的學習是快樂的,那么高一的學習是愜意的。然而高二的學習是緊張而無味的,擺在面前的是學習,轉過身去,也還是學習。
而十八歲,當你決定不再寂寞,便沒有學習的不情愿,困難與否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條踏實的路,路的盡頭,夢的果實你可以摘取;十八歲,當你決定不再寂寞,便不會在意不開心的路你一個人走,黃葉飄飄,秋卻不再落寂,至少你沒有遺忘,那枝頭上有屬于秋天的沉甸甸的收獲。
未來在青春里彎成了一個問號,十八歲我有一個堅定的回答——不再寂寞。
(指導老師:付麗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