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有效方法。閱讀是一個輸入的過程,寫作則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如何閱讀才能產生有效輸出?本文以兩本經典讀物閱讀為例,指導同學們如何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大家可以嘗試運用到你的下一次讀書筆記中。
《樹猶如此》
【作者介紹】
白先勇,回族,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廣西南寧,籍貫廣西桂林,美籍華人作家,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畢業于臺灣大學、美國愛荷華大學。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昆曲研究推廣計劃”榮譽主任。著有長篇小說《孽子》,短篇小說集《臺北人》《寂寞的十七歲》《紐約客》等,散文集《驀然回首》《第六只手指》《樹猶如此》等,舞臺劇《游園驚夢》等。其中《臺北人》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七位。2018年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和第五屆郁達夫小說獎“短篇小說獎”。
【作品介紹】
《樹猶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選集,收錄了他回憶個人經歷、親友交往的文章。全書分四個部分:至念、青春、師友和關愛。其中紀念亡友的《樹猶如此》(本書書名即源自此文)將至深痛楚沉淀其中,被稱為“以血淚和人間最純真的感情完成的生命之歌”。
【片段摘錄一】
你一生中只要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愛過一個人,那一刻也就是永恒。你一生中有那么一段路,有一個人與你互相扶持,共御風雨,那么那一段也就勝過終生了。
【適用主題】
友情不在時間長短而在全心投入;不求天長地久但求身心相待;愛就是相互扶助。
【運用示例】
人們總會用“地久天長”作為對美好情感的祝福語,殊不知時間長短并非考量情感的最佳尺度。正如白先勇所言:“你一生中只要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愛過一個人,那一刻也就是永恒。”情感的分量和質量的衡量標準應該是人們的“投入程度”。全心全意,一刻就是永恒;三心二意的情感,再久也不過是一杯淡而無味的白開水,甚至是一種折磨。
【片段摘錄二】
文學或許不能幫助一個國家的工業或商業的發展,但文學是有用的,它是一種情感的教育。想做一個完整的人,文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適用主題】
文學的最大功用是陶冶人的情操;文學是精神世界的營養品;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運用示例】
我們所謂的“讀書”,絕非單指讀那些“有用之書”,諸如教科書、工具書以及形形色色的技術類書籍,更包括閱讀文學類書籍。這些書在很多人眼中不過是用來“休閑”,甚至是為了“打發時光”,事實上,它們在陶冶人的情操、滋潤人的心靈這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白先勇先生曾說過:“想做一個完整的人,文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誠哉斯言!
《塵埃落定》
【作者介紹】
阿來,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中國當代作家。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轉向小說創作。1994年完成首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1998年,長篇小說《塵埃落定》出版。2009年3月,當選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同年出版長篇小說《空山》。2014年,出版長篇非虛構作品《瞻對》。2018年,發表中篇小說《蘑菇圈》。2019年,完成長篇小說《云中記》。2021年4月,擔任第四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評委。現擔任四川省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主任。
【作品介紹】
《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首次出版于1998年。作品描寫了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并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展現了獨特的藏族風情以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2000年,《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塵埃落定》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片段摘錄一】
就在這時,我突然明白,就是以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里,保持著它的完整、它的純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全部得到。
【適用主題】
客觀看待世界接受它的不完美;不屬于你的不必強求;勉強得到的東西不屬于你。
【運用示例】
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并不屬于你,我們沒有必要強求。一份情感,如果我們無視對方的心愿,一心貪為己有,只會使這份情感支離破碎。阿來在《塵埃落定》中寫道:“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里,保持著它的完整、它的純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全部得到。”就像一朵花,掐下之后將會香消玉殞。
【片段摘錄二】
土司很銳利地看了太太一眼,說:“我寧愿相信一個傻子的話,有時候,聰明人大多了,叫人放心不下。”
【適用主題】
過于聰明乃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愚蠢;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大智若愚。
【運用示例】
很多成語都凝聚著中國人的智慧,比如說“大智若愚”。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會極富涵養,不露鋒芒,他們道出的,往往是世間最質樸的道理,不事雕琢,不藏心機,故而常人聽來多像傻話。《塵埃落定》中的土司曾說過一句話:“我寧愿相信一個傻子的話,有時候,聰明人大多了,叫人放心不下。”真誠的“傻子”,往往會比虛偽的“聰明人”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