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至28日,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新職業 新工匠”——“技能+”嘉年華活動在廣州市荔灣區永慶坊舉行。本次嘉年華活動分為線上互動和線下體驗同步進行,活動邀請了廣東省技師學院、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廣州市技師學院、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等多所技工院校的師生,通過攤位展示、舞臺演出、沙龍分享和巡游等形式,以青年人的視角聚焦和傳播廣東青年技能工匠的技術升級、技能應用和技改成果。多家行業龍頭企業也參與本次活動,為企業自主認證的新職業技能人才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并對各自新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和就業需求作相關介紹。
“新潮”方式體驗新職業
活動現場,各技工院校攤位劃分“現代科技類”“生活服務類”和“數字經濟類”三個板塊展示專業建設成果,向公眾推介新職業,同時設置互動體驗,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
一個小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機器人“管家”托著兩層酒杯旋轉升降,在一旁的家長忍不住開口問道:“這機器人搖來搖去,酒真的不會灑出來嗎?”“不會的,這只是威士忌酒杯,還可以放上紅酒杯,疊兩層,再進行高速運轉也同樣不會灑。”來自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的優秀畢業生黃旭勝為觀眾進行展示、答疑。無人機“飛手”則展示了人社部頒布的新職業——無人機駕駛員,孩子們戴上VR眼鏡,即可體驗無人機“飛手”的職業魅力。本次嘉年華該學院設置了無人機“飛手”、機器人“管家”和機器人“設計師”三個展位,生動展現了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服務機器人應用與維護,以及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三個專業的特色。
令觀眾同樣驚奇的是,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把“直播帶貨”搬到了嘉年華現場。該學院結合新職業互聯網營銷師的專業優勢安排了多場直播,內容涵蓋新職業介紹、非遺文創產品展演、非遺技藝鉤針編織講解、金曲彈唱、街舞表演等。在嘉年華的啟動儀式上,播放了由該學院徐欣老師和20人工智能班楊煜坤同學主創、主唱的活動主題曲《440000 我們粵來粵行》。“創作這首說唱就是想把‘三項工程給廣大群眾帶來的幸福感唱出來,在這個基礎上推介廣東21個地市的特色文化,展現廣東的文化自信。”發自內心,是楊煜坤創作的動力,富有地域特色的歌詞、精心打磨的編曲,一發布就被各大媒體轉發。“曲中很多想法和創意都由楊煜坤提出,他能從藝術的角度把自己親身的經歷寫出來,體現出他學習思政教育后培養出來的核心素養,可以說是新職業、新工匠的代表。”徐欣老師如此評價道。嘉年華期間,楊煜坤與學院知行之聲、音樂社、街舞社的小伙伴們為觀眾帶來多場街頭表演。驕傲,是楊煜坤的第一感受,參與嘉年華的所有技能青年學以致用,用自己的方式,不遺余力地去向廣大觀眾展示廣東技工的新變化與新發展,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技能學習,為廣東技工出新出彩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讓他備受備受鼓舞。他表示要更加努力,做出更多讓大家認可的作品,告訴大家讀技校也能成就出彩人生。
多元展示認識新工匠
嘉年華現場還開設了“世界技能大賽獲獎作品展”,展出歷屆世界技能大賽部分廣東冠軍選手的獲獎作品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金手印,展現了本土技能健兒取得的驕人成績。作品展的外觀視覺設計由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商品展示技術項目教練團隊設計,設計者之一、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商品展示技術項目冠軍、全國技術能手陳嘉榮介紹道:“此次設計以青年人為目標人群,在整體設計上以黃色調為主,加入了幾何圖形設計,符合時下年輕人追求個性與青春活力的風格,再結合嶺南文化的鑊耳屋、醒獅、滿洲窗等元素,吸引年輕人來參觀、打卡,以加大文化傳播的力度。”場內更是邀請了多名世界技能大賽冠軍及行業精英到現場進行職業分享,圍繞“新職業、新工匠”主題暢談個人技能成才的經歷,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關注新業態、投身新職業。
此外,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行業協會、企業舉辦新職業推介會。推介會上,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介紹了新職業的發布背景,并啟動了“新職業促進就業”行動。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繼續通過整合政企校資源,推動形成以產業龍頭企業真實崗位標準為引領、以院校招生和培養能力為基礎、以人才評價為紐帶的產教利益共同體,實現技能人才人力資本投資、人力資源使用、社會政策多方面社會價值,著力為產業培養“新工匠”,為“雙區”建設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記者? 周瑋凌? 通訊員? 粵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