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男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圓滿完成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供電保障任務,兌現了萬無一失的承諾,也打開了一扇觀察科技創新的窗口。從衛星遙感、數字孿生到人工智能、北斗定位,從冬奧供電保障指揮平臺到“四個智慧”配網冬奧保電平臺……科技感、未來感十足的技術創新應用,為“科技冬奧”寫下生動注腳。
如今,雖然北京冬奧盛會已經落幕,但科技創新產生的“溢出效應”日漸顯現。冬奧盛會保電上的科技成果,正在成為后冬奧時代全社會共享的冬奧碩果。
以“智”取勝 打造輸電運檢新模式
守護張北柔直線路以及進京輸電大通道、北京500千伏雙環網是國網冀北超高壓公司的重點工作。針對冬奧期間輸電線路覆冰舞動、風偏、山火、外力破壞易發區段和重要交叉跨越等特殊區段,該公司通過“衛星遙感+輸電通道可視化+人工”巡查的立體化巡護模式,提高了巡查的效率,確保了涉奧輸電線路安全可靠。
與此同時,在全國兩會期間,在向北京輸送綠電的重要輸電通道——中都換流站,該公司運維人員衛宇辰依托數字孿生系統對換流站全站設備進行全景監視,由該公司團隊自主研發的綜合應用5G通信、無人機、SLAM激光導航等先進技術的“智巡航母”時刻待命,全力應對各類突發狀況。
“我們使用數字孿生系統內嵌全站三維立體模型,不僅能夠進行遠程讀表巡視,還具備預警功能,一旦系統通過歷史數據比對發現異常,就會立即自動進行報警提示。”衛宇辰介紹說,超高壓公司創新應用兼具絕緣性能和智能運檢功能的“智巡航母”,為閥廳設備起火等隱患解決了后顧之憂。
自3月2日起,超高壓公司在全國兩會保電期間采用“衛星+可視化+人工”立體巡護模式和“高清視頻+運維特巡+專家巡診”多維協同巡檢模式對輸變電設備開展24小時巡護保障,確保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供電萬無一失。這些智慧手段不僅服務于冬奧保電工作,也持續提升著公司運檢工作質效。
數字賦能 探索管理輔助新路徑
與以往保電工作不同,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保電周期更長、范圍更廣、要求更高、環境更惡劣,給供電保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其中,一系列數字化平臺管理系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冬奧期間,公司依托數字孿生技術,搭建冬奧供電保障指揮平臺,實時監測電網信息、設備狀態信息、保電資源信息等數據;融合全景感知、人工智能、北斗定位、5G通訊等先進技術,構建“四個智慧”冬奧運維保障平臺,全面監視保電區域全部配網設備的運行情況,掌握巡視和搶修動態。可以說,數字化平臺的應用為冬奧供電保障插上了“數智”翅膀。
然而,數字化平臺的作用遠不止于此。由于河北廊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3月16日,國網冀北物資公司收到“抗疫保供”的緊急任務,連夜調配物力資源, 通過ESC平臺數字化“資源池”快速檢索到196條省內可用庫存,對接國網物資調配中心獲取省外可調實物信息,最大限度匹配清單中所列的各類物料。同時,通過ELP平臺實時監控運輸車輛狀態,及時協調運輸受阻問題,第一時間將3個批次9臺箱式變電站緊急物資全部安全、及時運至抗疫一線,全力保障了方艙醫院供電物資緊急供應。
近年來,公司在深化數字化平臺建設應用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未來,圍繞業務提質增效、減輕基層負擔,公司各專業還將充分利用兩庫一平臺能力,開展電能表圖像識別APP建設、營業廳視頻分析建設等,助力人工智能技術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深度融合,探索自主可控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和示范應用。
科研攻關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為確保冬奧期間安全可靠供電,公司圍繞賽事需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電網結構,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示范了一批前沿引領技術,轉化了一批綠色低碳技術,這些新技術、新工作方法都在冬奧保電戰役中得到了實踐檢驗。
3月2日,公司調控中心的發明專利《風電場群有功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裝置》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授權,該項專利提出了一種考慮電網多重約束的風電場有功控制方法,不但實現了新能源出力的精準控制,保障大規模風電匯集地區電網安全運行,顯著提升了新能源消納水平,截至目前已通過該方法累計增發新能源電量66億千瓦時。在冬奧期間,正是依托該專利提出的新能源控制方法,實現了綠電交易電量的優先調度和新能源現貨交易的順利執行,保障了冬奧場館100%使用綠電供應。
面對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形勢,公司黨委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全力推進張家口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支撐計劃,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示范工程,有序推進“低碳冬奧”“科技冬奧”兩大國家項目,優化“揭榜掛帥”“技術總師”等科研機制,深化技術標準和重大成果培育,科技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科研攻關不斷取得突破。
圓滿完成的冰雪之約,展現了公司科技創新的能力和底氣,面向未來,依靠科技力量提升運維水平的基礎更加堅實,打造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條件日趨完善。以冬奧盛會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加強技術成果的系統梳理,加速自主創新的推廣應用,將冬奧紅利轉化為發展動力,繼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群眾生活賦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