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洪明
【摘要】加強政府采購、工程招標代理機構(以下簡稱“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的管理對提升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率,優化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營商環境有重要意義。本文借助斯金納強化理論,分析當前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存在的問題,從監管層面提出加強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管理的措施,推動公共資源交易代理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強化理論;代理機構;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
近年來,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分別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取消了政府采購和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要求,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市場活動大幅提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0月9日,全國范圍內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數量達23743家,2019年底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共8832家。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在數量上幾何級增長的同時,代理機構專業水平也良莠不齊,影響了公共資源交易代理市場的健康發展。
目前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發展存在的問題
專業能力不強。部分從業人員缺少必要的崗前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服務只停留在“照貓畫虎”的文件編制和交易程序組織上;法律意識不強,一定程度上存在主動迎合招標人或委托單位意圖的現象。
管理不規范。部分代理機構的檔案管理處于無專門檔案室、無專人管理、無管理經驗、電子檔案無專業設備的“四無”狀態,沒有做到專業整理歸檔,缺乏防塵、防潮、防蟲等基本保管措施;部分代理機構存在人員互相借用情況等。
電子化交易的組織能力不強。部分代理機構受人員數量、結構、穩定性等因素影響,缺少必要的電子化操作崗前培訓,工作人員對電子化交易應用適應性不強,影響了電子化交易效率。
從強化理論視角分析上述問題的原因
強化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提出的,也稱為行為修正理論。該理論把人的行為歸因于外部環境的刺激,即當一種行為的后果得到肯定時,這種行為就會傾向于重復出現;而當一種行為的后果得到否定時,這種行為就會傾向于減弱或者停止。從監管層面來看,在強化理論視角下,公共資源代理機構存在相關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
激勵機制缺失
強化理論作為改造性激勵理論的一部分,強調行為結果對行為本身的影響。監管部門只有在行為結果和行為之間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對代理機構的行為進行引導,并加以規范、限制、修正和改造,不斷提升代理機構的專業化水平。目前,一方面《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均規定招標人(委托人)有權自行選擇采購代理機構,另一方面,因部分代理機構動用“關系網”“灰色”手段承攬業務,使監管部門施加于代理機構管理的強化物(檢查通報、處罰等)與代理機構最切身利益的業務量間的聯系不強。激勵機制缺失,使部分代理機構在提升專業能力、加強管理、適應新發展要求上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與監管部門的期待存在一定落差。
強化手段單一
強化包括正強化、負強化和自然消退三種類型。目前監管部門對代理機構的管理大多停留在負強化層面,即通過各類督導檢查(約談、整改等)、行政處罰等強制性、威懾性手段對代理機構不符合監管要求的行為進行否定,較少運用正強化(表揚、認可、獎勵等)手段對其在服務質量、專業水平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行為進行肯定評價,進而轉化為招標人(委托人)對優秀代理機構的選擇上。
信息反饋機制不完善
一方面,信息反饋渠道不統一。現階段,多數地方對代理機構的監督采取行業監管模式,即不同的行業監管部門分別對各自領域從業的代理機構進行監督管理,并在各自渠道發布監督信息,而代理機構通常是跨行業從事代理業務,形成了“信息孤島”。另一方面,信息反饋不及時。監管部門對代理機構和招標人(委托人)進行信息反饋沒有動態匯總、排名,使代理機構、招標人(委托人)對代理機構的整體業務水平和能力無法及時了解,使行為結果對行為的強化力度減弱。
強化理論下促進公共資源代理市場發展的對策建議
建立激勵機制
建議在代理機構從業行為與業務量之間建立聯系機制,使得服務質量高、業務能力強的代理機構被選用的機會多,反之則減少。一方面,因目前代理機構基本都在跨行業代理項目,分行業對代理機構的管理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應跨行業制定統一的代理機構從業行為評價規范標準,按照統一的評價規范標準,對代理機構開展的交易活動進行考核評價。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招標人(委托人)應根據考核評價結果擇優選擇代理機構。只有激勵機制的有效建立,才能促使代理機構在服務質量、業務水平和強化管理提升上下功夫,才能推動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市場有序競爭、健康發展。
改進強化手段
充分利用正、負強化和自然消退等手段加強對代理機構的管理。建立可量化的評價標準,實行分值管理,建立行為評價等級。一方面,可運用負強化和自然消退的手段對不希望發生的行為進行否定。例如,對代理機構違反法律法規除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外,也按照代理機構從業行為評價規范進行扣分??鄯智樾慰筛鶕袨榘l生的不同階段,分別由監管人員、交易平臺工作人員、招標人(委托人)、評標(審)專家在相應環節進行記錄扣分,填寫佐證材料,最后由行業監管部門認定。當代理機構分數在一定級別以下時,招標人(委托人)不得選擇其從事代理業務。另一方面,要運用正強化的手段對代理機構正向行為予以肯定。例如,對管理制度、設施完善的代理機構予以評價加分,也可通過組織業務考試方式對業務能力突出的代理機構進行加分等。建立評價修復機制,對產生后果不嚴重的行為,允許代理機構在規定期限內通過修復承諾、接受約談整改、參加修復培訓、履行行政處罰等方式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可申請恢復相應等級。
強化信息反饋
第一,建立統一的信息反饋渠道。可依托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立統一的信息反饋專欄,有效避免各行業監管部門分頭監管產生的“信息孤島”現象。同時可借助電子化手段,加強信息互通共享,建立代理機構行為評價系統,各方記錄主體可通過系統對公共資源領域代理機構從業情況進行記錄,監管部門通過系統進行認定和結果推送,系統對代理機構的信用評價結果自動進行匯總、定級,形成動態的電子管理檔案,為各方當事人行為評價信息利用提供高效渠道。第二,增強信息反饋的及時性。對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代理機構的行為評價,應在一定的期限內進行動態公示、排名,在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過程公開、公平、透明的同時,使代理機構、招標人(委托人)及時了解代理機構的整體業務水平和能力,根據結果及時調整下一步的行為。
(作者單位:威海市政務服務中心、威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參考文獻:
[1]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56.
[2]鐘力平,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及其應用[J].管理ABC,2008,(02):70-71.
(責編:戎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