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二
圖片來源:攝圖網
回顧:6月29日,2022年“一帶一路”記者組織論壇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在京召開。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記者組織負責人和媒體代表圍繞“媒體的社會責任”主題深入交流,并共同見證了“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官網正式上線。
觀點解讀
“一帶一路”記者組織論壇由中國記協主辦,至今已舉辦五屆。“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是中國記協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記者組織于2019年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記協主席何平和“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輪值主席、哈薩克斯坦記聯秘書長巴揚·拉瑪扎諾娃作主旨演講。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主持論壇。
中國記協主席何平表示,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局勢復雜動蕩,人類社會面臨重重挑戰。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絲路精神的歷史昭示,也是當今世界的現實選擇。各國媒體應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客觀報道世界的發展和進步。中國記協愿與各國記者組織一道,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各國民眾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共識和信心。
“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輪值主席、哈薩克斯坦記聯秘書長巴揚·拉瑪扎諾娃表示,“媒體的社會責任”這一主題非常重要,在世界各國都具有現實意義。當前已進入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時期,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面對信息多元化帶來的沖擊,應該提高記者的社會責任、政治素養,始終和人民站在一起,把人民的利益裝在心中。
波蘭媒體協會主席馬雷克·特拉赤克已連續五屆參加“一帶一路”記者組織論壇。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是面向全球的合作倡議,有助于各國增進了解,推動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成員、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記聯主席莉迪亞·法卡萊認為,各國新聞機構應秉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務實合作;“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成員、俄羅斯記聯主席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表示,當前形勢下,各國團結一致、相互支持和理解比以往更加重要。媒體應發揮團結社會的作用,共同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
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浩和埃及、墨西哥、孟加拉、盧旺達、白俄羅斯、斯里蘭卡等國記者組織負責人在論壇研討環節發言。“一帶一路”記者組織合作平臺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弘揚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深化“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記者組織交流合作,促進各國人民友好往來。
《新聞文化建設》 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