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盼盼
摘要:在“互聯網+”和“雙創”背景下,新興媒體不斷涌現,使受眾對新媒體的使用頻率顯著增強,對媒體的接觸習慣也在發生改變,尤其是對大學生創業群體而言。為探究吉林省大學生初創群體在進行“雙創”實踐活動中對于媒體矩陣的運用情況,尤其是不同媒體類型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不同影響,筆者整理出了融媒體矩陣清單,并采用媒體矩陣使用問卷、結構化訪談問卷以及創業意向問卷等對500名大學生創業群體進行了調研。調查結果表明,社交媒體和移動短視頻的使用頻率較高,且受眾的媒體接觸習慣發生改變,其對大學生創業意向和創業自我效能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大學生創業活動產生了積極影響。
關鍵詞:融媒體矩陣;創業意向;使用頻率;影響
基金項目:2020年吉林省高教學會高教科研課題《吉林省大學生創業群體融媒體矩陣綜合運用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JX2020D440)。
近年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不斷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由于國家和各地方分別出臺了一系列創業促就業的扶持政策,為大學生這一些重要創業群體提供了極大的政策、技術和資金支持,客觀上為大學生營造了更優質的創業環境。但在融媒體時代下,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的途徑變得日益多元化,在眾多途徑中探究融媒體矩陣的使用情況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據統計,中國網民規模已超10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88億,占網民總人數的87.8%[1]。網民規模的迅猛增長主要得益于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移動平臺的出現,以及與電商直播相結合的新興營銷模式的崛起。電子商務與短視頻的結合始于2018年,龐大的網民規模促進了短視頻直播帶貨的發展。社交媒體和短視頻由于自身的傳播特性促使很多大學生開始利用短視頻等自媒體進行創業就業,這些媒介手段不僅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等產生一定影響,同時還能夠彌補大學生創業資源不足等問題,因而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融媒體矩陣中,社交媒體和移動短視頻成為大學生進行和參與創業活動的最佳選擇。
一、核心概念闡釋
“矩陣”原本是一個數學概念,后來借用到傳播學領域后,尚未形成統一概念,一般含義為傳播主體將融通共用的資源、內容,為觸達目標群體而進行的多種媒體渠道組合,如媒體矩陣、新媒體矩陣、融媒體矩陣等。從用戶規劃使用的角度,也分為橫向矩陣和縱向矩陣兩種類型。橫向矩陣指傳播主體規劃使用全媒體平臺的布局,包括自有APP、網站和微信、微博等各類新媒體平臺,也稱為外矩陣;縱向矩陣主要指企業在某個媒體平臺的生態布局,是其各個產品線的縱深布局,如微信平臺的訂閱號、服務號、社群、個人號及小程序等也稱為內矩陣。
媒體矩陣是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條件下,傳播媒介種類增加的必然產物,因結構靈活、技術先進、觀念更貼近受眾需求,在傳播過程中呈現出內容多元、風險分散、傳播效果協同放大等功用,而日漸受到傳播主體的重視。
二、研究背景
當前,探討融媒體矩陣對大學生初創群體創業意向的意義與影響的研究比較匱乏,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創業活動開始后,且都是從組織層面而非個體角度去探討和研究媒體矩陣的使用對創業資源的配置等,但從個體層面去研究和探討媒體矩陣對創業意向影響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主要以大學生創業群體為研究對象,根據調研匯總其在創業過程中對于融媒體矩陣的使用情況,從而探究融媒體矩陣的使用情況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2]。為了更好地探究和預測個體行為,研究引入了創業自我效能感這一變量,研究大學生創業群體對媒體矩陣的運用是否會實現大學生創業群體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進而探究其是否會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產生影響。(注:這里不著重探討性別在社交媒體使用與創業意向之間所起到的調節效應。)
三、媒體矩陣的綜合運用與創業意向的關系假設
個體的行為學習途徑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依靠個體的直接經驗;另一方面是通過觀察示范者的行為獲得。[3]而大學生創業群體由于資源占有和直接創業經驗往往比較匱乏,其創業行為更多地需要依靠示范者效應引導其創業行為,影響其創業意向。當前,隨著社交媒體和移動短視頻的飛速發展,因此成為了大學生創業群體運用較多的媒體形式,同時新媒體還可以幫助大學生拓寬人際關系網絡,獲取行業新動向與市場需求,從而做出科學有效的創業決策[4],獲取信息資源的成本也大幅降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形成。
為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社交媒體使用正向影響大學生創業意向。
(一)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法,選取了吉林省長春市兩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刪去其中無效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360份。其中男生占49.5%,女生占50.5%;大一占13.8%、大二占38.4%、大三占20.1%、大四占27.7%;對于大學生群體常使用的媒體矩陣的調查結果顯示,使用傳統媒體獲取創業就業信息的大學生群體僅占8.6%;常使用的社交媒體中QQ占26%、微信占42%、微博占27%、貼吧占5%、抖音等移動短視頻占94.3%;B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等其他視頻平臺占35.3%(詳見圖1、圖2)。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融媒體矩陣的綜合運用在大學生創業活動中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形成。從各媒體的使用情況來看,社交媒體和移動短視頻成為大學生創業群體進行創業選擇的最佳途徑。
(二)研究結果
研究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對各變量的平均數、標準差和相關系數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果如下(詳見表1)。
從上表中相關性來看,基于社交的社交媒體使用與創業意向呈顯著正相關。
上述研究表明,媒體矩陣中社交媒體確實在大學生創業活動中能夠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而綜合運用社交媒體矩陣有助于拓寬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網絡,積累創業經驗,獲取更多創業資源,為其提供商業模式選擇和商業平臺,更能夠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愿,激發其創業行為。而要充分發揮媒體矩陣對大學生創業實踐的積極作用與影響,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等各方對大學生的媒體使用與接觸情況進行有效引導和管理。
高校方面,要依據當前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建立全新“雙創”教育服務體系。
第一,借助融媒體矩陣構建“雙創”教學服務聯動機制。
第二,搭建“雙創”實踐指導平臺。例如,合理運用融媒體矩陣、建立“雙創”網站、實時更新創業就業信息、提供創業咨詢指導和服務、利用社交媒體矩陣和短視頻平臺定期發布相關科學研究成果等,完成線上交互。同時,在線下搭建校企合作實踐平臺,實行雙導師制,企業導師為創業學員提供技術、市場等實踐性幫助。
第三,在進行“雙創”教育引導的同時不斷加強創業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培養創業文化氛圍,不斷完善創業教育體系,開設創業相關課程,如社交媒體創業與營銷等,指導大學生利用社交媒體矩陣作為營銷平臺去展開一些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場推廣活動,同時還需要針對性別開展差別化、細分化的創業教育。
除了社會和學校的政策扶持外,作為初級群體的家庭在大學生創業中也至關重要,家庭成員是大學生社交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強弱甚至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家庭的支持程度,因此,家庭作為大學生創業的重要一環,要給予大學生更多支持與鼓勵,與學校和社會一起協同合作,助力大學生創業實踐,助力“雙創”事業發展。政府更協助高校一起為大學生搭建社交平臺,有效整合創業資源,從而為大學生創業群體提供更高質量的就業崗位[5]。與此同時,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也要不斷培養和增強創新意識與實踐意識,不斷提高自身媒介素養[6],及時總結融媒體時代的媒介發展規律,并充分借助融媒體矩陣的傳播優勢與特性積累創業資源,拓展關系網絡,提高創業成功率。
四、守正與創新
如何做到守正?要借助融媒體平臺,鼓勵大學生進行專業創作,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打造出一批用于社會實踐的實體化產品。要充分發揮垂直媒體的優勢與傳媒學科特點,走傳媒富民之路,通過項目創業推動和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國家戰略目標。
如何推動“雙創”教育?其推動要素是創新,是要通過分類實施來促進創業實踐,高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首先需要具備孵化空間,為學生團隊提供平臺。要有相關資金投入,同時還要進行分層指導,如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雙創”意識和理念,扶持和孵化高年級學生的優質項目,推進校企合作。
總之,“雙創”教育的前提是創意,推動要素是創新,通過分類實施促進創業實踐,為行業和國家發展賦能。
五、結語
媒體融合的發展不僅能夠滿足大數據與信息化的時代需要,同時也為大學生創業群體尤其是入孵“雙創”企業的初創群體提供了極大的技術支撐,幫助大學生拓寬就業人脈,有效獲取就業資源,降低獲取信息資源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本文為探究融媒體時代綜合運用媒體矩陣是否會對大學生的創業意向產生正向影響做了一系列調研,并得出“媒體矩陣的綜合運用對大學生的創業意向會產生積極影響”這一重要結論,這一結論對于研究融媒體矩陣的作用對創業領域的影響有著積極意義,為大學生初創群體拓寬了創業渠道,為社會為國家創業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高校拓展創業課程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拓寬了現實路徑,指明了創新創業教育方向。因此,國家、高校、家庭以及大學生創業群體自身都要積極探索創業渠道,搭建融媒體矩陣和高效的媒體平臺,助力鄉村振興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仲昊,翁俊歡.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創業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24):77-78.
[2] 陳瑩,雷祺,姚盛輝.社交媒體使用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J].青年論壇,2021(3):503.
[3] 趙云珠,盛曉娟,楊平.社交網絡學習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商貿,2019(4):241-243.
[4] 姚瑩瑩,車麗萍,樊重俊,等.移動電子商務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J].電子商務,2015(7):60-61.
[5] 許昆鵬.創業榜樣示范對創業意愿的作用機制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7):29-32.
[6] 梁艷霞,焦健華,陳燦輝.“雙創”背景下大學生自媒體創業發展困厄與突破[J].中國市場,2020(24):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