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鋒
【摘要】數學思維品質是衡量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指標,培養數學思維品質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路徑,也是數學教學的主旨任務。學生是思維的主體,數學思維品質的發展需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究,自我發現,從而使思維品質得到磨礪和提升。
【關鍵詞】我探究;我發現;數學思維品質
數學思維品質是指數學思維的個性化特征,主要包含了思維的嚴謹性、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獨創性六個方面。數學思維品質反映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思維的速度、力度、寬度、深度等。數學思維品質是衡量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指標,培養數學思維品質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路徑,也是數學教學的主旨任務。學生是思維的主體,數學思維品質的提升需要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究,自我發現,從而使思維品質得到磨礪和提升。筆者結合數學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生數學思維品質培養的具體實踐路徑。
一、激發數學興趣,激活思維主動性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生成意義、理解建構的過程。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倡導學生主體,主張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學生主體性的標志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既要主動實踐,又要主動思考。然而,學生由于年幼無知,他們暫時對學習的意義認識不夠,因此,多數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較差,學習主體性得不到充分體現。這就要求教師設法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設法激活學生思維主動性,讓他們成為能動的思考者。
主動思維是培養思維品質的前提,如何使學生主動思考,這是所有教師關注的問題。激情增趣是點燃主動思維的有效策略,興趣是成功的秘訣,快樂是思維的動力,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只有形成愉悅的心情,才會催生學習欲望,才會展開積極思考,內在潛能才會激活,思維之花才會盛開。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數學興趣,誘發學生思考,激活思維主動性。情境是激趣誘思的最好方法,情境激發情感,情境促進認知,筆者在數學教學中,借助情境創設,變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有趣,實現以境生情、以情激趣、以境生疑、以境促思。
二、自我探究發現,提高思維嚴謹性
數學是研究數學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科學,嚴謹性是數學的重要特點,也是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征。數學的嚴謹性體現在邏輯的嚴密,推理的嚴格,語言的精煉,結論的準確。數學的嚴謹性決定了思維的嚴謹性,嚴謹的思維如同一根鏈條,環環相扣、滴水不漏。思維嚴謹是數學思維品質的基本要求,培養嚴謹思維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從學生的課堂回答與數學作業可以看出,許多小學生的思維嚴謹性缺失,他們回答問題不精煉、不完整,思維明顯碎片化、不連貫,作業時審題不仔細,推理不周密,導致思維方向偏離,錯誤百出。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有許多,有學生自身的,也有教師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抓得太緊,講得太多,灌輸太多,學生機械聽講,缺乏自主探究,沒能自我發現,沒有自主嘗試,沒能弄懂道理。要真正有效提高學生思維嚴謹性,必須讓學生成為思維主體,自我探究發現,嘗試錯誤,找出錯因,經歷思維加工,學會嚴密推理,在探究發現過程中養成嚴謹思考的習慣,提高嚴謹的思維品質。
三、借助快速問答,訓練思維敏捷性
我們常用才思敏捷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敏捷性高,用反應遲鈍表示某人的思維敏捷性差。思維敏捷性是數學思維的一種品質特征,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養。思維敏捷性是指能夠對遇到的情況作出快速反應,正確判斷和高效解決問題。思維敏捷性反映了人的思維過程的速度,思維速度越快敏捷度越高,反之,思維敏捷度越弱。思維敏捷性強的人在觀念、聯想、表達等方面都比較流暢。一些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要求學生作業練習“又對又快”,其實是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思維要求,即要求學生思維敏捷。
計算是數學的基礎,計算的敏捷是思維敏捷性的前提,培養數學思維品質可以從訓練學生計算敏捷性開始。俗話說“熟能生巧”提高學生敏捷性思維,重在提高學生的熟練度。在計算訓練中,筆者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計算方法外,還教給學生一些計算要領和簡便算法,加強學生快速反應和直覺思維訓練。教師可以組織開展速算速記等練習,借助快速問答活動,訓練學生計算思維的敏捷性。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筆者會在課堂開始組織學生進行快速問答練習,如設計0.25×4、0.25×0.4、2.5×4、0.04×0.25等一些題組,讓學生搶答,快速說出答案,通過觀察發現,比較尋找規律,巧妙運用規律,以提高思考速度,較好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四、啟動多元感官,助長思維靈活性
思維靈活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品質,是指善于隨機應變,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改變思路、方法,提出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策略,從而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思維靈活的學生能夠將知識融會貫通,善于變通思路,舉一反三。思維靈活的學生見多識廣,思路開闊,善于另辟蹊徑。要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必須減少定向思維,打破慣性思維。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一題多解、變式練習等方面的訓練,幫助學生觸類旁通,靈活變換解題方法。
思維從感官開始,思維的靈活度常常受到感官的影響,學生感知覺能力影響著思維的靈活性。要想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可以啟動學生多元感官,提高感知覺能力,助長思維的靈活性。我們在數學課堂中,應當解放學生感官,讓學生動眼、動耳、動手、動腦、多觀察,多傾聽、多運動,多思考。在觀察時,我們應引導學生多視角觀察,學會改變觀察角度,以觀促思,在傾聽時,要教學生學會傾聽不同聲音,從而汲取不同觀點和經驗,以聽促思。
五、實施分層推進,提升思維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廣度、深度和難度。根據其程度的不同分為淺表思維與深刻思維,淺表思維認識膚淺,只看到現象不知道本質。深刻思維站得高看得遠,能夠洞察出事物的本質。培養深刻性思維,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要多組織學生開展比較、分析、概括、推理等活動,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思考,尤其可以設計問題鏈條,采取連續追問,用富有梯度性的提問,引導學生有序思考、深入思考。我們在設計問題或者組織一些練習時,要考慮到具有層次性,要由淺入深,分層推進,引領學生的思維逐級而上,步步攀升。
六、同伴辯論碰撞,歷練思維批判性
現今許多學生的思維缺乏批判性,他們多數對老師往往是言聽計從,從不敢對老師存在的問題進行質疑,對同學的觀點多數是盲目崇拜,不會主動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反駁。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高品質思維,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不僅能夠批判質疑他人、他事,而且善于自我反思、自我批評。批判性思維的人,不唯師、不唯書,有獨特的個性,敢于向權威挑戰。批判性思維的人,堅持真理,實事求是,能夠看到事物的正反兩面,不片面、不自恃。有批判才有創新,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基礎。未來社會需要更多的批判性思維的人,我們要把培養批判性思維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努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與批判精神。
西塞羅認為:“辯才是人類最光輝的美德之一。”辯論是一種交流方式,雙方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批判對方的觀點。辯論中雖然有歧義,有爭論,但卻是交換思想的最好方式。辯論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更是培養學生思維批判性的最佳策略。我們在數學課堂中,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辯論主題,用一些開放問題、歧義問題、兩難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火花,激勵學生辯駁爭論,勇敢說出各自理由,大膽批判質疑對方。通過同伴辯論碰撞思維,歷練思維批判性。例如,在教學《可能性》一課中,學生在玩摸牌游戲前,我向學生提出“40次中摸到紅桃大約多少次?摸到黑桃大約多少次?”這個開放性的沒有唯一答案的問題,引發了學生的爭議,有學生說摸到紅桃次數大約30次,摸到黑桃次數大約10次,有學生說摸到紅桃和黑桃的次數也有可能相等。在學生辯論之后,我讓他們動手摸球驗證。辯論讓學生思維得以交鋒,較好地培養了學生批判性思維。
自主探究、自我發現是數學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路徑,讓我們在數學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手段,以發現為方法,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斌,付興容.問題解決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