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22年七項重要政策,明確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并就科技體制改革、基礎研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等方面作出部署。這是中央首次將科技政策列入新一年的工作安排,意在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體現了科技政策落地的緊迫性。
當前,國際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急需圍繞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的無休止進一步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為避免供應鏈斷鏈風險、保障產業鏈安全,需要面向產業鏈上下游重點環節加緊部署創新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文件,科技體制改革涵蓋管理體制、資源配置、科技評價、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就其內容看,政策不可謂不多、力度不可謂不大,科研項目、科研經費等放權減負已做到了應放盡放,但在落實過程中還有一些偏差,導致相關創新主體并未釋放全部活力。
推進科技政策扎實落地,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應用場景為牽引、融通發展為根本,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加強前沿技術布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為抓手,通過系統布局、跨界集成,構建國家創新能力體系;要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兩鏈”融合,加快突破產業鏈短板和痛點,進一步推動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做好科技創新與國家重大需求的銜接,打通科技、產業、金融連接通道,加速推進成果轉化應用;要推進科技評價改革,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落實好“軍令狀”“揭榜掛帥”等制度,在履行國家使命中成就科技人才、激發主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