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師嘛,就是要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同學們,就像月亮反射太陽的光,讓過去的故事照亮你們未來的路。”2022年中秋節恰逢教師節,網絡上一則短片《送月亮的人》被熱議。老師,就是那個送月亮的人,溫柔地照亮學子們前行的路。
我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兵教師”,我愿意做那個給學生“送月亮的人”。
入伍,緣于我從小受父親的影響。我的父親是一名潛艇兵,常常出海在外。我想念他時,經常趁母親出門時翻箱倒柜,找到一疊疊印著父親名字的燙金證書,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氣息和榮光。父親回家后,我會依偎在他懷里。燙金證書和帥氣的白軍裝,讓我對軍營心生向往。
1999年12月,父親從部隊轉業,我們也搬出了部隊家屬樓,白軍裝慢慢淡出了我的視野。2015年6月,我通過高考,被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錄取。在了解到國家關于大學生入伍可以保留學籍的政策后,我報名應征入伍。帶著對大海和白軍裝的渴望,在填報軍種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海軍。
從軍后,我日常工作的崗位在艦艇駕駛室下方,無法看到海面,這一度讓我感到沮喪。班長安慰我說:“雖然我們看不見大海,但是我們的工作卻對艦艇航行至關重要,我們能幫助艦艇指北,是艦船航行時的燈塔。”班長的這番話,也像一盞燈塔,照亮了我堅持前行的路。
在部隊的兩年,我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深得戰友們的贊賞。2017年9月,我退伍回學校繼續學業。臨行前,我去和艦長告別,他對我說:“只要你能保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不管在部隊還是在地方,都可以發光發熱!”
然而,退役復學之初,從軍人到學生的“落差”,令我一度無所適從。我想起艦長的話,雖然暫時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但我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于是我選擇去當一名志愿者。一些家長因為工作忙等原因,沒有辦法按時接孩子回家,我便利用課余時間去陪伴這些小朋友,給他們輔導作業。大學期間,我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300小時,獲評學校“優秀青年志愿者”。
2018年6月,浙江海洋大學和舟山警備區聯合成立了“浙江海洋大學國防青年先鋒連”,組織退伍大學生承擔軍訓任務、參與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開展征兵宣傳等。作為第一批成員,我積極參加了舟山警備區組織的集訓。先鋒連里有連長、排長、戰友,還有專屬的場地和器材室,大家一起訓練、一起談天說地,在訓練場上聽著久違的口號聲,我找回了在部隊的感覺。
經過培訓,我和戰友們開始投入校內的新生軍訓工作,后來還承擔了舟山市部分中小學的軍訓工作。由于表現出色,我被評為“2018級軍訓優秀指導員”“優秀教官”“優秀共青團員”,連續兩年被學校評為“優秀退伍大學生”。無論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是組織新生軍訓,我都嚴格要求自己,以最好的狀態傳遞軍人的能量。
青少年軍訓是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熱愛軍訓工作,帶訓期間還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大學畢業前,先后有幾個拓展基地向我拋出了橄欖枝,希望我畢業后去基地工作。但思來想去,我感覺戶外拓展只能在短時期內影響學生,而我更想帶給他們更深遠的影響——做一名老師,在教育事業中綻放自己的青春。

2022年9月,尹飛凡與學生在體育課上
2021年8月,我大學畢業,成為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事業編制教師,在寧波大學附屬春曉實驗學校任小學語文老師兼102班班主任。因為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又在大學期間擔任過軍訓教官,所以又兼任了三年級兩個班的體育老師。
執教的第一年,我接手了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工作。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幼小銜接階段,教師除了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每天的工作細碎繁雜:誰沒帶水杯,我聯系家長送來;誰的鉛筆不見了,我要充當“大偵探”幫忙尋找;兩個同學產生了小矛盾,我要扮演“法官”明辨是非;午飯時有同學把飯菜打翻了,我要幫忙打掃清理……我像兄長又像家長一樣照顧著他們,同時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
當我感到疲憊、煩躁時,就向父親傾訴。父親像我剛進部隊時一樣,給了我很多鼓勵。他告訴我:萬事開頭難,剛開始工作,有壓力是正常的,要多請教、多思考。在父親的指點下,我每天抽時間去旁聽其他老師的課,“偷師學藝”。
一段時間下來,我在教學上收獲很大,可是在紀律管理上,能“拿來”的方法卻很有限。我發現,很多方法更適合女老師,對男老師卻不太適用。比如,一年級的小學生行為習慣還未養成,課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需要老師不斷以“口令”形式引導。女老師常用的“口令”大多是:“一二三,靜下來。小眼睛,看老師。小嘴巴,閉閉攏。”這些口令對學生很有效,但是如果男老師用就會顯得缺少陽剛之氣。
經過摸索,我從部隊紀律中汲取經驗,總結出一套三個字變兩個字的口令形式,如:“一二,安靜!抬頭,挺胸!坐姿,端正!”這樣一改,班里的紀律有了很大的改善,課堂效率也大大提升。在兩次期末家長滿意度調查中,我都獲得了98%的好評率,這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上課時嚴格,下課時活潑。每到課間,小朋友都會圍上來,與我分享他們的快樂。我也會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當兵時拍攝的大海視頻,讓他們感受大海的磅礴。
“我長大了也要做一名軍人。”當很多小朋友說出這句話時,我感到很驚奇也很欣慰,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中,從軍種子已經在他們心中萌芽。
在我教師生涯的第二個教師節,我收到很多家長的祝福和感謝,感動之余,我也想說:感謝一路走來遇到的所有人,是你們讓我不斷地進步,我這個“上等兵”老師會記得“送月亮”的使命,大步向前,勇往直前……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附屬春曉實驗學校)
編輯/貢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