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說難也難,說易也易。每天做點簡單易行的十個小運動,就會使你精力充沛,元氣滿滿。
常梳發——滋養頭部防脫發 梳頭有通暢血脈、滋養和堅固頭發的作用。梳頭時用手或者梳子都可以,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后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后腦掃回頸部。每次做的次數自己決定。
常揉腹——健脾胃調氣血 中醫認為,欲減肥,首當從脾調治。按揉腹部,可健脾助運。揉腹時應取仰臥位姿勢,以右手掌按順時針方向繞肚臍眼揉腹,先從肚臍眼開始轉圈兒,一圈接一圈逐步擴大,直至揉遍全腹。揉腹時用力適度,數十遍后換左手以相反的方向,揉數十遍。
常洗臉——面色紅潤皺紋少 這里所說的洗臉,指的是干洗,并不是用水洗,所以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掃面,方向應該是由下往上。再暖手后雙手同時向外畫圈。因為干洗臉時,手掌和臉部互相摩擦,從而使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旺盛,還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常搖頭——預防頸椎病 身子不動,頭水平往左轉過去,一直到不能動為止,停一會兒,再往右做一樣的動作。前后方向上,頭伸出去,模仿小鳥要飛的動作,往前上方伸出去,然后,再縮頭,往下、往內收縮,反復幾次。這個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常叩齒——預防牙齒松動 早晚各叩一回,每回100次。叩齒運動可以促進牙齒周圍的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營養及氧的供給,從而增進牙周健康,預防牙周病和牙齒松動。
常運眼睛——緩解視疲勞 雙手相互摩搓,微熱后放于雙眼之上,再以食指、中指輕輕按壓眼球,或按壓眼球四周。然后轉動眼球,先從右向左轉10次,再從左向右轉10次,如此3遍。
常搓足——緩解失眠癥狀 有些人總失眠,若伴有心煩、心悸不安、眩暈、耳鳴、健忘、五心煩熱等癥狀。建議這類人群睡前可以把手心搓熱,之后用熱的手心搓腳心。只要每天臨睡前搓5至10分鐘左右,堅持就能見效。
常按耳——緩解耳鳴、健忘癥狀 雙肘支在桌子上,閉目低頭,用兩掌心緊貼雙耳,十指放于后腦,食指抬起,搭放于中指之上,兩食指同時用力,從中指上滑下彈擊腦后枕骨的凹陷處(風池穴)。每天可做3次,每次做60下左右,動作輕重程度視耳鳴、耳聾的情況而定,如聽力較差動作可適當重一點,反之則輕些。
常搓手——補肺氣防感冒 每天搓手5分鐘,特別是重點搓熱大拇指下大魚際的部位,有很好的補肺氣、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的作用。如果感冒初起,剛剛有點鼻塞或鼻流清涕,立刻用食指指腹按摩鼻旁迎香穴。按揉之前要先涂抹有潤滑作用的面霜,將局部摩熱。
常提肛——緩解慢性盆腔炎 預防壓力性尿失禁、緩解慢性盆腔炎可多做提肛運動。這個動作就類似于小便時突然收縮肌肉,讓尿液中斷一樣;或是有意識地上提肛門。每次保持收緊3秒鐘,然后放松3秒鐘,連續做上15至20分鐘。熟練后,可慢慢延長收縮時間,以連續收縮10秒鐘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