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義烏50天為世界杯趕工10萬個足球”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本次卡塔爾世界杯70%的周邊產品市場,將被“義烏制造”所占領。世界杯還未正式開打前,義烏“戰事”就早已開始。
11月21日零時,卡塔爾世界杯打響揭幕戰。雖然中國男足無法登上前往多哈的航班,但“中國元素”從未缺席。
最近,關于“世界杯超過一半的周邊產品來自義烏”的話題熱度陡升,“義烏50天為世界杯趕工10萬個足球”的新聞也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世界杯還未正式開打前,義烏“戰事”就早已開始。
70%的義烏制造
義烏市金尊文體用品公司負責人陳顯春早早地接到了世界杯的外貿訂單:“3月份訂單都已經下過來了,夏天已經發出了一批世界杯訂單。”
從2014年開始,陳顯春每屆世界杯都會接到海外客戶發來的世界杯紀念獎杯、鑰匙扣、獎章等周邊產品的訂單。今年,他手里的訂單量同比增加了近50%。
一位智利的客戶在陳顯春那里下單了3個集裝箱的獎杯訂單,每個集裝箱貨柜68立方米。不過,到現在為止,這位客戶還在追加訂單。但提到世界杯相關產業的規模比例時,陳顯春覺得他們的規模還不算大,“在義烏企業里,我們的規模很小了”。
的確,像陳顯春這樣的商家在義烏很常見。《新京報》曾報道,在義烏,有的商家每天產能已經達到3000個足球,光是世界杯前后足球出口能達到100萬個,大約價值2000萬元。
有著“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一直是世界杯周邊商品的生產重鎮。
義烏跨境電商協會會長徐儼介紹,2010年1至5月,南非世界杯期間,經義烏海關出口的體育用品及設備為6554萬美元;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間,經義烏海關出口巴西的小商品達1.6億美元;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前4個月,義烏對俄羅斯的出口額超過了10億元。今年,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在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中,義烏制造幾乎占到70%。
南懷智能科技創始人彭博說:“大家都知道,世界杯的配套產業主要戰場就在中國義烏。從足球比賽用品到世界杯周邊商品,義烏再次顯示出中國制造的活力。”
誰是冠軍?義烏總能提前獲得“劇透”
在義烏,不乏掘金世界杯的商家。
有的商家50天趕工10萬個足球,也有商家每天加工三四千座“大力神”杯和上萬枚獎牌。
網友調侃,雖然中國隊沒有參加世界杯,但義烏代表隊卻早已出征。更是有商家表示,只要世界杯打進4強,通過一些國旗或者紀念品訂單等,基本就可以判斷出世界杯的最終冠軍是誰。
的確,許多義烏商家忙到沒時間關注賽事,但卻對各個球隊了如指掌。誰是冠軍?義烏總能提前獲得“劇透”。一名銷售32強球隊國旗的義烏商家預測:“從目前的銷售量來看,英格蘭、巴西以及阿根廷很可能是今年的大熱門。”
義烏為何能屢屢搶先一步
盡管一度遭遇疫情擾動,但在“世界杯概念”等因素加持下,義烏前三季度經濟數據表現不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31.59億元,同比增長5.4%,位列浙江17強縣市區第一,分別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全省2.3個百分點。
義烏為何能屢屢搶先一步,殺出重圍?光有強大的制造能力顯然不夠。
在義烏,視野從來都是面向全球的。
大部分體育用品或世界杯產品生產廠家都開通了跨境電商平臺服務,通過跨境形式定制采購,具備了突出的短期定制化供給力,能夠快速響應訂單需求。
不僅如此,義烏還在全國首創“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解決了商戶“單小、貨雜、品種多”的貿易難題。疫情發生以來,義烏發揮貿易方式和物流通道疊加優勢,創新“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出口模式,為跨境電商碎片化訂單提供便捷的拼箱出口服務。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疫情下境外采購商無法現場采購、線上展示體驗感不夠等難題,在海外市場,一個個微型“義烏市場”海外倉紛紛建起,如今已在全球陸續布局166家。
此外,不斷發展的小商品出口,也離不開暢通的物流支持。以“義新歐”中歐班列為例,從浙江義烏鐵路西站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僅需14天,比海運縮短近一半時間。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在兼顧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大局之下,義烏的小商品出口總能保持一貫的韌性。
白明分析指出,這背后,是因為義烏經過多年發展,本身商品種類齊全,能夠找到各種各樣的小商品。同時,在新的商業熱點出現時,義烏能夠第一時間抓住商機,甚至提前預判并作出反應。
這也許就是義烏小商品“征服”世界的關鍵所在。
(中國新聞網 謝陶/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