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0年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全球進入新冠大流行之后,如今已經快3年了,但全球依然處于疫情之中,世衛組織并未解除疫情警報。疫情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但疫情何時結束?結束的方式與方法又是什么呢?
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下降了近90%
11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給出了一個鼓舞人心的數據:與9個月前相比,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下降了近90%。
在今年2月,全球每周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死亡人數超過7.5萬人。到11月初,死亡人數已經下降至9400人。
譚德塞對此數據表示“樂觀”,但因病毒變種不斷出現,他敦促各國仍需要保持警惕。
自2020年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全球進入新冠大流行之后,如今已經快3年了,但全球依然處于疫情之中,世衛組織并未解除疫情警報。
今年9月,譚德塞表示,雖然疫情的結束“可見”,但是并未到來。對此,有人曾片面解讀,或過度樂觀地解釋為疫情實際已經結束,或悲觀地認為疫情的結束仍然遙遙無期。
放眼全球,雖然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是將近190多個國家與地區都取消了絕大多數的抗疫措施,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狀。譚德塞給出的也是針對全球整體疫情狀況的宏觀建議。
何時、如何結束新冠危機?112國專家給出共識
據世界實時統計數據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12日,全球報告了超過6.39億例新冠肺炎病例和661萬余個死亡病例,估計死亡人數高達2000萬。
疫情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但疫情何時結束?結束的方式與方法是什么?
11月3日,在《自然》雜志上,來自全球112個國家和地區的386名不同領域的專家發表了一份共識,就如何結束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進行了深入探討。
這項多學科和多國的共識,總共有41項聲明和57項前瞻性建議,可具體分為6個方面的應對措施,包括保持有效的信息傳遞(公共部門和衛生機構應及時發布與疫情有關的信息,加強民眾對有效信息的信任)、加強公共衛生系統的建設、提高對疫苗接種工作的重視程度、升級預防系統、開發新療法、減少不平等現象。
其中,最重要的建議包括采取全社會一體以及全政府一體的抗疫措施,以獲得基于疫苗的可長期實施的防疫措施。
專家們把“全社會一體”“全政府一體”列為最重要的措施,是因為看到了“舉國體制”在抗疫中的優勢。在西方的很多國家,同一個政府中關于抗疫也會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民眾自然無所適從。
在一個社會里,如果只有一部分人抗疫,那么疫情的擴散是無法阻擋的。推而廣之,在全球,如果其他國家都放棄了,只是一國在抗疫,那么這個國家還是無法獨善其身。
正因為單打獨斗對于抗疫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為了對付大流行,必須是全社會共同努力。不僅如此,政府的各個部門也需要相互協調,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及時應對民眾的需求。
而全社會、全政府努力的結果,實際上是要獲得“可長期實施”的基于疫苗的預防措施。這里的關鍵詞是“可長期實施”,表明病毒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在人類社會中存在。人類如果能選擇,選擇的只是自己的死活,要么與病毒共存,要么折騰死自己。
既然無法假裝病毒完全不存在,就要長期抗疫,“可持續的措施”便成為關鍵。
接種疫苗,就是一個有效的防疫手段。因為有了疫苗,人類才有與病毒共存的資格。對于非洲的一些窮困國家,如果沒有公共衛生的投入和財政的支持,就無法通過疫苗獲得有效的免疫保護,只有通過自然感染的方式“硬著陸”。對于疫苗接種率已經很高的國家,如果重點人群已經得到有效的保護,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或許是一個可以持續的抗疫措施。
優化疫情防控,中國衛健委發布20條
11月11日,中國衛健委發布了20條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簡稱新20條,詳情請見本期第10版)。在這些措施中,取消次密接的集中隔離、縮短密接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時間、取消國際航班的熔斷機制等措施引人注目。
之前對于密接和入境人員,實施的是“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的管理措施,新20條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隔離時間縮短了兩天,似乎沒有本質的區別,但畢竟讓大多數人看到了一步步走出疫情的希望。
回想一年前,中國實行的是“14+14”的入境隔離政策,在北方某地甚至加碼到了“21+7+28”。從“14+14”到“10+7”,從“7+3”再到“5+3”,中國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逐漸走出疫情。
中國一步步優化防疫措施,并不等于躺平,更不是宣告一開始的嚴防死守是個錯誤。正是因為一開始的嚴防死守,中國才能從容應對疫情。但是,中國不可能被疫情所綁架,犧牲人民恢復生活和發展的機會。
抗疫只是我們的手段,而抗疫的目的是為了大家能夠更好地生活。如果抗疫的措施已經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比病毒本身的影響還嚴重,那么我們就是忘記了抗疫的初心。新20條的初衷就是為防疫減負。
近3年的疫情已經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無人能夠完全幸免,區別只是程度。對于很多產業和企業,都有著百廢待興的感覺,都期待能夠恢復正常的工作。在新20條出來之后,內地、香港的股市都大漲。這漲的是股市,更是信心,也是希望。
從世界范圍來看,疫情讓許多政府、個人對疫情放松了警惕,也不再像新冠病毒爆發早期那樣關注了,但新冠肺炎仍是一個持續的、危險的健康威脅。
因此,專家組呼吁:各國不應降低警惕,需要付出持續的努力、使用各類資源去拯救生命!現階段,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結束,警惕仍然需要。當然,靈活變通地調整策略以應對新冠病毒亦是重中之重。
(《生命時報》、環球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