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國際經貿交流中心副總經理孫斌斌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大量展會定檔最后兩個月,加之年底原本就是年會旺季,因此場館預訂情況正逐步向好。目前場館還有部分空檔期,歡迎會展同仁咨詢辦展、辦會。
孫斌斌認為,目前全球已經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放寬入境限制,同時香港“0+3”措施實施以來成效顯著,很多大型活動和行業盛事在香港不斷地安排和舉行;國內的“動態清零”政策和“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也將為會展活動提供空間。她相信在各項政策效能進一步釋放的過程中,年底兩個月的市場環境會得到優化。隨著不少重量級的會議會展活動將相繼召開,會展經濟效益將會輻射到其他領域,助推市場經濟活力。
作為一家新場館,威海國際經貿交流中心在會展行業受疫情嚴重影響、面臨不確定性風險的大環境下投入運營,可以說面臨了巨大的挑戰。但今年8月份首展“第二屆韓國(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的成功舉辦,讓場館運營團隊對會展行業的平臺價值堅定了信心。“本屆韓博會在中韓建交30周年之際舉辦,吸引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和2000余人采購商在此對接、洽談,單日平均人流量近3萬人次,簽約重點項目15個,總投資額60多億元,帶動進出口金額近100億元,可以說取得了圓滿成功。”孫斌斌表示,隨著首展的成功舉辦,場館運營團隊也將不斷地總結和探索場館的升級管理以及業務創新經驗,深耕會展核心業務、拓展體娛賽事領域、拉動文旅消費需求,打造會展、會議、酒店、旅游、文創、體育等多元業態會展綜合體,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孫斌斌表示,習近平主席在5月舉辦的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這說明了會展商旅市場未來前景仍然可期。從商旅會議活動的根本目的來看,對客戶的拜訪以及面對面交流對于多數企業來說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即使未來商旅以及會議市場將和網絡線上會議并存,也無法取代線下活動。隨著二十大成功舉辦,北京馬拉松定檔,疫情防控形勢向好,臨近年終,各大企業的年會、培訓和員工獎勵游需求也將進一步促進會展商旅業務的復蘇,預測年底會有一波辦展辦會小波峰,總體形勢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