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遠邁國際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邁國旅”)副總經理陳雪妍表示,隨著二十大的即將召開以及人民日報對“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的發聲,很多在京單位對出入京有了具體的要求。遠邁國旅主要的業務對象是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國企的大型活動,在積極響應政策的前提下,遠邁國旅與主辦方協商將必須要開的活動基本安排在了十一月份中下旬和十二月份。在活動場地安排上遠邁國旅會推薦那些交通便利,疫情風險較小,對疫情把控能力強,鼓勵活動舉辦的城市。
陳雪妍認為,年底的市場環境主要還是看疫情的發展和控制情況以及二十大后的政策走向。“但是我們也欣喜感受到最近利好政策層出不窮,而且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后,各省的會展審批工作轉變了工作作風,積極擔當,鼓勵發展。因此對于沉寂了好久的主辦方和承辦方來說,我們正摩拳擦掌,積極應對來之不易的空間。”陳雪妍說。
面對當前的大環境,陳雪妍認為,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準確把握客戶的需求點,不斷拓展服務形式,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線上會議形式;時刻與客戶保持服務關系,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存力。此外,社會的大環境隨著疫情的變化不斷變幻,疫情形勢向好時,相關的政策也會隨之向好。會展企業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時機成熟時鼓勵客戶進行線下會議,為客戶準確選擇疫情控制較好、會展政策好的城市和場地。企業只有不斷適應當下宏觀環境的變化,不斷自我轉變,不斷拓展服務范圍,不斷發揮互聯網在現代會議中的作用,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陳雪妍表示,疫情已經持續三年的時間了,從武漢開始,各個省市的會展業都因為疫情陸續的按過暫停鍵,我國的抗疫取得了成效,但也付出了經濟的代價,時不時的停工停產,時不時的靜默封城、居家辦公,讓人們早已疲憊不堪。目前雖然疫情還在,但二十大的召開,可能是抗疫和發展經濟政策的分水嶺,我國下一步可能要探尋的是接受疫情的存在,且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同時逐步把恢復發展經濟作為主要任務。“商旅和會議市場作為服務業的重要部分,一定是政策的重點幫扶對象,所以我認為商旅和會議市場還是利好多。行業的信心比黃金都珍貴,每一個堅守的會展人都在期盼市場的利好。”陳雪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