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活動主題
本次活動以開展感恩教育為主題、系列活動為載體,精心培育隊員的健康心態,塑造隊員的健全人格。
二、活動背景
《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2021年版)》(以下簡稱《綱要》)關于“課程形式”的闡述主要有三個亮點,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首次提出了“協同教育”,目標是讓少先隊活動更好地融入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充分發揮各種校內外資源的作用,實現教育功能。
在道德養成方面,《綱要》的主要內容中明確提出“中華傳統美德”一項。而“心懷感恩”,正是華夏子孫世代相傳的美德。因此,我校圍繞“感恩,我們在行動”這個主題,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推進“協同教育”,增強隊員對家庭、學校與社會的責任感。
三、策劃思路
為了讓活動具有可操作性,利于推進,我們建議中隊圍繞“感恩生命,孝敬父母”“感恩老師,勤奮學習”“感恩社會,奉獻文明”這幾個主題來開展活動。
四、主要內容、形式
1. 內容:分享感恩——實際行動——總結感悟
2. 形式:本活動由學校德育管理小組領導,由大隊部具體組織管理,以中隊或年級為基礎單位開展。
五、主要做法、經過和特點
(一)主要做法
榜樣激勵、談話討論、情景體驗、講授明理、收獲感悟。
(二)經過、特點
1. 感恩生命,孝敬父母
“我愛父母有多少”:感恩父母就是一種美德,就是每個做兒女的責任,號召隊員們把感恩之心變成感恩之行。各中隊召開主題班隊會,發動隊員動腦筋想想,自己能為父母做些什么?
開展“我為父母獻真情”活動:每位隊員每天至少為家里做一件事,可以回家為父母收拾碗筷、打掃衛生,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為下班的父母倒一杯水、捶捶背、洗洗腳,放松身心。同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收拾書本等,以行動來減輕父母的負擔,表達對父母的愛。
2. 感恩老師,勤奮學習
“感恩老師見行動”:在校園里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行為規范、課堂常規,不惹老師生氣;主動為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搬椅子、送交作業等。
以各中隊為載體開展感恩活動,隊員們把感恩之情體現在行動上,還為老師制作了感恩賀卡。
3. 感恩社會,奉獻文明
引導隊員們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意識。通過“學雷鋒活動”“服務社區活動”等使隊員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祖國各方面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培養隊員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們的愛國熱情。
六、思想性、先進性、少先隊員自主性體現方式
通過這次活動,隊員們更加深入地感知感恩的重要性,增強了對父母、老師、社會的感恩之情。自主體驗方式是隊員們在活動過程中親身經歷、動手操作,通過自己對“感恩”的思考來增進理解,最后悟出道理,從而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七、少先隊活動設計創新點
為了更充分地讓隊員們感恩,通過實踐活動、制作卡片等活動來理解其精神,并且把感恩化為實際行動,映射在日常生活中。
八、少先隊員反饋和成效評估
1. 少先隊員反饋
某隊員感悟:媽媽,是您不辭辛苦地撫育我長大,奉獻了您無私的愛。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樂,永遠年輕漂亮!媽媽,我愛您!
2. 成效評估
隊員們親身體驗,達到了“明事理,懂感恩”的活動目標,立志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九、少先隊輔導員輔導思路
在整個活動中,基本明確了輔導員的“輔”,突出了隊員的自主性,提高了隊員的參與性。這次活動也為少先隊活動提供了真實有效的素材,從而達到了活動目的。最后輔導員根據活動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發放紅領巾獎章之感恩章。